汉代 白玉三螭出廓璧_老土大红_新浪博客



                                   汉代  白玉三螭出廓璧

    螭是古器上大量出现的饰纹,也有许多单独的螭雕作品。按照古人的说法,螭是龙的一种,古代文献中对螭有多种描述。宋元时期的考古图录中以实物为依据,将古器物上的某种动物装饰定名为螭。元人朱德润《古玉图》中,就定名“雕玉盘螭环”三件、“汉双螭钩”一件。依宋元人的定名,后人把古器物上类似于壁虎形的神兽称之为螭。现代学者通过对古文献及文物的考察,认为古人的这一定名基本是正确的。汉代以前文献中所指的螭,就是我们现在认定的古器物上的那种神兽。

    汉代白玉三螭出廓璧,总高9.3厘米,直径7.6厘米,璧总厚2厘米(其中璧体厚0.6厘米),和田白玉质,局部带糖色和浸沁。一面浮雕螭三只,其中一只首尾完整,两只身子半隐,螭体皆呈“S”形,极具动感,鬃毛、尾巴为绞丝纹,螭身如背、股、腿等满布细阴线,出廓那只螭的口部还琢有细小穿孔;另一面浮雕谷纹,谷纹饱满,出芽,排列整齐。此三螭璧,作为佩饰,等级较高,稀少珍贵。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汉代 白玉三螭出廓璧_老土大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