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04_依旧笑春风_新浪博客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dy}课:通信连万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每天看电视,{za}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dy}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     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dy},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xx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课:小窗口 大世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  

2、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传媒概念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电视、广播、书报、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这些媒体的作用,并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3、将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在课前整理消化,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  

1、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2、收集各类传媒的资料,了解学生信息的来源。  

3、提供搜索资料的门户网站。  

4、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片断、歌曲《老鼠爱大米》、可口可乐广告图片及广告歌曲等传媒资料。  

三、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2、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3、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4、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5、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6、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xx,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置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zh0},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第四课: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风波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xx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 

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  

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  

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  

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  

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xxxx,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  

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  

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  

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  

(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  

(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  

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郑重声明:资讯 【《品德与社会》教案04_依旧笑春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