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修旧如旧”——文献修复的{zg}境界 |
|
中国古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据统计早已超过3000万册。除人们耳熟能详的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外,还有珍贵的甲骨、金石、竹简、木牍、帛书类文献,以及碑帖拓片、历代舆图、名人手稿等等。自造纸术、印刷术出现,纸质文献跃升到主流地位,截至民国时期,纸质文献已流传两千多年,清末文献距今也有近百年历史。这些流传至今的古文献对我们而言,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的文献资料,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文物价值越来越高,其中许多孤本、珍本古籍的文物价值并不低于传统意义上的瓷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流传至今的中国历史文献,大部分入藏在各类图书馆之中,一直以来都以其资料价值服务于社会,即便是文物价值较高的善本、孤本、珍本,只要是社会需要,图书馆都会提供给读者利用。正是图书馆的这种社会性,使文献在长时间利用状态下,破损情况日益严重。但是多数图书馆对文献重视程度不同,加上修复队伍及修复理念等诸多原因,虽然意识到文献的文物价值,但限于修复技术短缺,多数时候是被动保护,即尽量减少文献的利用;而不是尝试积极保护,也就是通过“修旧如旧”的修复手段,延长文献寿命,更好地利用这部分文化遗产。 文献修复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前人在摸索中总结出“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的修复原则。 “修旧如旧”的原则古已有之。早在魏晋时期,贾思勰在其所著《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一节写道:“书有毁裂,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式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原理,随宣裂斜纸者,则令书蜷缩。” 所谓“修旧如旧”就是本着以保持古籍原貌为基础的修复技术。当文献所有者发现文献破损时,首先想到是怎样恢复其原貌,即尽量保持其原有特点,目的是保证文献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文献修复受到损失。但是“旧”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收藏在各单位的古籍,经过千年以上历史,其中许多并不是原封不动保存至今。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文献,已经有所改变。这些改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前者是纸张因各种自然因素变暗、变脆、开裂,或者出现霉斑、虫蛀等现象;后者则是由于破损而被持有者加以修补,但是这种修补不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随意用手头可利用的原料修补,或者虽然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但是经过修复已经改变了原有的装帧形式。 “修旧如新”是在保持文献内容基础上,为美化文献外观、延长使用寿命而改变文献原貌的修复技术,即经过修复的文献,从外观上看和新书一样。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中,有的用纸薄,有的书品小,加上各种因素导致其破损严重。为了使这部分古籍能够流传下去,修复前辈们通过“衬纸”的手段,即在已经修补好的书页背面加衬一张新纸,以达到加固书页目的。由于衬纸的关系,原书的厚度、长度、宽度都有所改变,于是在古籍装帧形式中就有了“金镶玉”、“接书脑”等术语。 “新”与“旧”是相对的。尽管文献修复技术及手段更加完善,经过千余年的修复实践形成的传统技术仍然是{sx},“修旧如旧”是文献修复的{zg}境界, “修旧如新” 只有万不得已而为之。 文献修复不同于工厂流水作业,各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文献修复人员除要掌握修复全过程的技术之外,还要掌握与修复有关的知识内容,如用纸、装帧形式等,并且掌握一定的历史、古汉语知识。历史文献存在千年以上,与之相关的造纸、印刷、装帧技术随时间推移而改变。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特点不同,在修复过程中,如果混淆了其中的某些知识点,就无法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使其文物价值降低。因此,提升文献修复人员的文物意识与文化修养异常紧迫。 笔者认为,文献修复人员除要*实践摸索掌握全面的修复技术外,头脑中还要有文献不单纯是文献,它还是文物的意识。修复工作除技术层面外,同时还具有艺术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