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弄堂 邬达克经典建筑设计 新华路211弄、329弄,时称外国弄堂,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弄居住的许多国家的外侨,故名。 整个外国弄堂是由开发商美国人雷文法兰,于1922年成立的上海普益地产公司,为当时国内商贾和在上海的上层侨民建造的。 新华路(旧称安和寺和法华路)外国弄堂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人,xx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拉地斯拉夫(1893-1958)设计 ,邬达克当时在上海的开发设计理念是:交通方便、拥有产权、居住舒适、外形美观。 新华路211弄1号是上海滩20世纪二三十年代xx建筑师邬达克的典型住宅建筑作品之一。这座建筑充分运用了西班牙建筑的建 筑语言和构图,特别是两座烟囱出口以尖拱使整幢建筑个性突出,成为较典型的西班牙风格住宅。 这座独立的花园别墅,占地934平方米,建于1940年前后。该花园别墅主体二层、局部三层,二层女儿墙为红色简瓦压顶,局部三层红筒瓦坡屋面,整幢建筑系砖木结构,体形活泼,造价经济,外墙面普通水泥托,反S型铁质栏杆,是典型的西班牙形式,入口大门上部有弧形门头顶盖,配以右侧方形,左侧圆拱形窗户,立面造型异常别致,南面门窗间有螺旋形花纹小柱和圆形柱廊。两座贴墙伸出屋面的砖烟囱顶部,饰以三个联列式尖拱,特别体现建筑的个性,使整个建筑形成了向上的动感。300平方米的花园里绿树成荫、中间有一块地毯似的茵茵草坪。 建筑室内地坪铺柳安木地板,花式木门,半圆顶钢窗,厨房设备一应俱全,主屋旁边有储藏小屋。有现代化的浴室、厕所以及暖气系 统。整座建筑底层为客厅、餐厅和书房,南面是拱券走廊,二、三楼为卧室、起居室,各室均有壁炉。 新华路211弄1号的原主人是上海哥伦比亚唱片厂英籍经理。上海解放后,英籍经理回国,有王姓代理人代管。上海乐团成立,租借了这幢房子,由民族乐团使用。当时每间房里都有一些原主人留下来的家具,有的一直保留至今。现在厨房里的一张长桌、壁橱都是原主人留下来的。 1957年底,原房屋主人曾经来上海看过房子。1980年前后,原主人的女儿来中国旅游,专程寻访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老屋,拍了许多照片。 陆家嘴楼林里的“颖川小筑”绅商陈桂春老宅 陈桂春住宅又称“颖川小筑”,是浦东新区地域内一幢富有中西建筑特色的上海近代优秀民居建筑,位于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南侧(现作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向游人开放)。该建筑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17年,由当地绅商陈桂春建造的这座融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中西庭院式民居住宅,当地人还称它为“绞圈房子”。住宅由天井、花园、主楼、客厅、厢房、备弄等部分组成。“颖川小筑”现修缮一新,作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向游人开 放。 “倾城之恋”张爱玲上海旧居:爱丁堡公寓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yt}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 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上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无疑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楼――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的,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楼前一排梧桐,倒是依旧生气勃勃的模样。 这坐落在静安寺附近热闹街头的房子,便是才女张爱玲的公寓旧居,当年的名字是爱丁堡公寓。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住在51室;1942年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她笔下妙趣横生的《公寓生活记趣》,说的便是这座大楼里的喜忧了。 “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纯粹的装饰品……梅雨时节,门前积水最深。街道上xx干了。阿拉还得花钱雇黄包车渡过那白茫茫的护城河……屋顶花园里常常有孩子们溜冰,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听得阿拉一粒粒牙齿在牙仁里发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会掉下来”,她这样写道。 然而抱怨之余似乎还能体味到更多琐碎的乐趣,比如“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候忘了关窗户,回来一开门,一房的风声雨味,放眼望出去,是碧蓝的潇潇的夜”,再比如“提起虫豸之类,六楼上苍蝇几乎绝迹,蚊子少许有两个。 大街上过路的行人,但凡读过张爱玲的,路过时总会停下来看看,眼神中自然就有了点幽幽的味道。也经常看到些穿着入时的女孩子 在这里拍照留念,想来也是对张爱玲推崇备至的。 如果轻轻推开虚掩的大门,就能看见昏暗门厅里坐着的电梯管理员,张爱玲经常提起的老式的奥斯汀电梯内,却漆上了刺眼的绿油漆 。 电梯上到六楼,便是当年胡兰成求见张爱玲的地方。因为敲门不应,胡从门缝下塞进了一张纸条,一场孽源就此蔓延开来。 对于张爱玲来说,爱情只要欢娱静好即可,甚至不顾胡兰成正为日本人做事。当胡离开上海时,张对她说:你可化名张牵,亦可叫张招,天涯海角,总有我在牵你招你。而胡兰成似乎无意厮守终身。1946年11月,胡兰成悄悄回上海张爱玲寓所,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便去张爱玲床吻别。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哽咽中叫了一声“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是他们{zh1}一次见面。 在胡兰成离去之后,张爱玲坐拥旧公寓里的老时光而不能自拔,正像她曾对胡兰成说过的,在这里“我将只是萎谢了。” 沙发花园 西班牙花园里弄住宅 地 址:淮海中路1285号。 级 别: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 建造年代:1939年。 原名沙发花园,系英籍犹太人沙发的私人花园,与新康花园相连。花园格式,有草坪、喷水池等,景色类似复兴公园。 1939年,浙江兴业银行购得此园地后,新建70幢三层高的花园里弄住宅,由英籍建筑师事务所马海洋行设计,仍名沙发花园。园内住宅类别较多,有独立式、两户联立式、多户联立式等。建筑形体活泼多样,大多是西班牙式建筑,砖木结构,栅门、窗栅、阳台、栏杆都用铸铁精制而成,室内宽敞明亮,硬木打蜡地板,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另也有少量现代式,为老上海中产阶层的理想家园。 五十年代改名上方花园,寓有幽静美好之意,由我国xx出版家、该弄居民张元济题名书写。张元济虽然是声名赫赫的文化名人,能够住入这样的住宅还是借了儿子张树年的光,原来张树年就在建造上方花园的浙江兴业银行供职。1942年初,有3名穿西装的日本人,坐了汽车找到上方花园24号,要求与张元济谈谈。张元济用纸写了“两国交战,不便接谈”,叫儿子递出门外,日本人只得退走。 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故居就坐落在上方花园住宅区,为淮海中路 1285弄16号。潘序伦早年与周韬奋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并于1921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会计专业,取得博 士学位后,他即回国投身于会计事业 福履新村 香港船王董浩云住宅 建国西路(福履理路)365弄5号,建于三十年代初,为已故香港船王董浩云当年在上海的一处私宅。这是一座简化的西班牙式风格的独立住宅。红色西班牙筒瓦,水泥拉毛粉刷,墙面 无多余装饰。阳台铁制栏杆与室内木制楼梯栏杆亦具有西班牙特色。建筑主要部分为平屋顶,结合局部坡屋顶,并利用平面的凹凸以及阳台、露台、门窗等形成基本形象。 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即于1935年9月出生于此,并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直到1949年才随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住宅为西班牙建筑风格。 海关总税务司官邸 丁贵堂住宅 在汾阳路和复兴中路交叉口的东侧篱笆中可以窥见一幢奶黄色、十分漂亮的花园洋房,这就是沪上挺有名气的丁贵堂住宅。建于1932 年,是海关为总税务司建的官邸。由于担任总税务司职的都是洋人,这座官邸居然都由外国人占用。到抗日战争时期,丁贵堂开始在总税务司任副职,才住入这幢洋房。 住宅属典型的西班牙建筑风格。高二层,假三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对称布局。主楼底层有三个连续的拱形券门形成门廊,门及窗樘内竖立西班牙螺旋形柱作为外廊柱。券门上、屋檐下、窗周围均有精巧纤细的水泥沙浆雕饰。二层前有宽敞的阳台,阳台上及楼梯边用花铁栅栏杆。三层为阁楼,有老虎窗。室内装修十分讲究,冬天有壁炉生火,宅前有一对石象守护。这幢别致的房屋是当时沪上大名鼎鼎的奥匈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 天平路40号:张叔驯住宅 简洁舒展形体流转 这是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和日本式庭园风格相结合的成功佳作。建于1943 年,主要特征是:强调立体构图,讲究体形上的集合权衡和立面上的虚实对比,室内注意空间分隔和墙面色彩,实现室内空间流动和内外 空间的有机结合,并力求接近大自然。 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二层,南立面底层有圆拱券廊,三层有露台,形体舒展而开敞,装饰简洁,有地中海建筑连续拱券之间有附墙柱 〈Engaged Column〉的形式,雕刻类似科林斯式柱头图案。建筑西侧车道处底层架空,采用柱墩支撑扁券,柱墩外有方形附墙柱。墙体浅红色粉刷,局部门窗镶有白框。 该建筑在解放前为国民党上海市市长机要秘书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成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所在地。1960年,xxx总理来 上海视察,文艺界人士表示求医难,周总理当即指示解决。1961年10月,市文管会搬出天平路40号,这里改成文艺医院。 张学良公馆地址:皋兰路1号 西班牙建筑典范 皋兰路一号被称为西班牙建筑的典范。 1934 年张学良从欧洲考察回国来到上海,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到了高乃依路也就是现在的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并租了下来。 它是一幢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 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 张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新中国成立后,丁贵堂由xxx总理任命为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举家迁至北京,原宅改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至今。 西班牙式住宅:番禺路60号 孙科私人别墅 孙科住宅(今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行政办公楼),位于番禺路60号。砖木混合结构,3层,建筑面积1051平方米。 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筑,建筑风格受巴洛克影响,进口门廊气派较大,其主要特点 是屋顶采用筒瓦铺设,檐口装饰考究,窗框形式多变,有平拱、弧拱、圆拱,采用巴洛克弧线;壁炉烟囱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 貌。外墙立面简洁明快,有现代建筑气派。 内部木装修做工考究精巧,且保存完整,室内楼梯用柚木制作,卧室、客厅、书房 均采用柳安镶嵌成罗席纹地板,底层大平台和二楼大阳台可欣赏花园景色。 住宅前是典型的中国式庭园,周边绿化和中间大草坪,并布置带形弯曲水池,景色怡人。 上海{zd0}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小区 永康新村 地 址:太原路63弄、永康路175弄。 级 别: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建筑年代:建于1930年。 建筑风格:前者方向朝南,二层砖木结构,屋前有小花园,房屋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墙面爬满了爬山虎。后者方向朝南,三层混合结构 ,屋前也有小花园。 1994年,徐汇区房管局将该小区建筑修葺一新,为上海{zd0}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小区。 精美细致西班牙风格 永乐电影公司 永福路上的这幢小楼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式建筑。 小楼有着浅黄色的拉毛墙面,入口面向东北,屋顶上铺着西班牙筒瓦。窗楣上、外窗台上以及南墙的壁龛周围镶有瓷砖,窗上装饰有西班牙螺旋柱。二楼中间是架着葡萄架的大阳台。底层中央部分由连续拱券组成的五开间拱廊。底层大厅对称设置的四扇落地门和外面的拱廊相通,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铁花装饰。东墙暖气上方有个小巧的拱形壁龛。高至画镜 线的壁炉古朴粗犷。 在这幢住宅中,精美细致成了装饰的主题。室内的设计与装修和室外的形象特征一 脉相承,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地址:永福路52号 建筑年代:建于1932年。 建筑风格: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建筑高两层,有地下室,方向朝南,二层砖木结构,现保存基本完好。墙面为弧线形水泥拉毛粉刷,较平缓的屋顶铺设西班牙筒瓦。南立面有半圆拱券敞廊,敞廊上二层露台设有棚架,整体舒展而开敞,地中海建筑风味浓郁。露台栏杆正中部位及局部窗下有突出墙面的花台,底层局部墙面有半圆拱券壁龛,下设跌落状花台。壁龛周边及花台外表墙面均有菱形花格绿釉贴花装饰,都是西班牙风格中常见手法。北立面入口门弧形券洞上部墙面有弧券形出檐,同样铺设西班牙筒瓦。墙面局部有几何镂空图案,部分墙面及窗台有连续小拱券支托挑出面层(Corbel Table)。室内底层客厅有石雕绞绳柱式,柱和墙之间有铸铁隔扇,上雕精巧复杂的动植物图案。客厅顶棚为木制方格吊顶。现在情况:现为上海永乐电影电视公司 德国总领事馆 永福路151号。 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建造于1935年。 整体基本呈现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建筑三层,白色涂料拉毛墙面,平缓的双坡屋顶下有连续小拱券装饰。楼梯间有连续圆拱窗。建筑 面积1050平方米。 “海上小白宫”公董局总董官邸 汾阳路79号住宅,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建于1905年,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小白宫之称的该建筑为砖混结构的花园住宅,是法国后期古典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典范。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此办公。解放初期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195 4年为中苏友好机关办公地点。1960年后,上海市工艺美术迁入办公,现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 汾阳路太原路交接处的一座高墙深院,占了这个街口的一半。夏天,高大的树枝从墙内探出身来,伸向街心,给夏日的上街沿,投下浓浓的绿荫,远远地就可以猜出,这又是个不同凡响的地方。小河弯弯地由粗而细,像一条精卧的美人鱼。河边长着苔藓的老樟树枝,正探身河心汲水,那弯腰的姿势,很美。听说当年这河里有个维纳斯,可惜在“xx”中消失了 那座“白宫”雪白的墙身,宽阔的半圆形露台,就像洒开的百褶裙;两侧流水般款款而下的合抱式楼梯更你一种典雅的感觉。其建筑立面 为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外观庄严,室内有多处装饰具有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此座建筑就是原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的官邸,1900年至1905年建造,供历届总董居住。总董在这座花园中发号施令,神气十足、八 面威风。不过其中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可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就拿总董这个位置来说吧,当年可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在19世纪末,公董局和法国驻沪领事之间一直有摩擦。到了高傲自大的白来尼子爵出任驻沪领事的时候,这种争吵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尤其是与公董局的实权派梅纳和施米特,结怨甚深。领事议案经常被否决,领事指派的董事被公然对抗,还对领事指派董事的权利提出怀疑。就这样互相之间争吵不休,直到在巡捕房问题上进行了{zh1}的摊牌。作为法租界的治安队伍,巡捕房一直是受领事指挥的,但是公董局对此一直不满,并通过一项议案,企图夺取领事对巡捕房的控制权。此举激怒了白来尼,他以总领事的身份签署命令,以公董局的越轨行为为由,宣布解散公董局,停止包括总董比索内在内的5位董事的一切职务,同时还命令巡捕房封锁公董局,如有违抗,可使用武力。终于一举打败了公董局。 但是这些前任董事不甘心轻易投降,他们迟迟不肯移交公文档案,试图使新成立的临时委员会无法工作。白来尼感到不耐烦了,就通过法庭,以“意欲违抗法律”的罪名限令他们交出文件,否则就予以逮捕,并要交纳10万法郎的保证金和500法郎罚款。有2位前董事去法庭的时候没有准备,结果被扣押,只到他们3天后筹到10万法郎后才被释放。后来此事被捅到了法国外交部,外交部研究后,决定以后由总领事兼任总董,从此总董便成为法租界内的{zg}权利。 民国{dy}总理唐绍仪旧居 武康路40弄1号、2号两栋房子,解放前叫福开森18号、20号,圈在一座大花园里。花园内有花棚、喷水池、平整的绿草地,小楼两侧高大的树枝,已越出楼头的尖顶,遮住了小楼意大利式纹饰,在僻静的武康路上,显得十分典雅、高贵。可是这里屡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是一幢疑窦丛生的小楼。 1937年,“八一三”战火之后,大名鼎鼎的民国{dy}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出于安全考虑,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租界内,住进了这幢小楼。当时外界已有传言,说唐绍仪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原田等时有来往。《文汇报》也于1938年3月12日刊登了《上海市民函唐绍仪》的公开信,信中恳切地劝唐:“应以开国元勋的资格,发表光明正大的宣言,与国人共争民族的独立自主。”事实上,大汉奸梁鸿志,温宗尧早就看中唐绍仪这个久经官场的老人,力劝他“出山做总统”,企图拉他下水当汉奸,组成傀儡政府。国民党政府侦知这些情况后,派人劝说唐绍仪避居香港,以保晚节,说是少川先生只要愿意,到香港后定有照应。可是唐绍仪迟迟没有动身。国民党方面认为他形迹可疑,有可能已经投靠日本人。于是戴笠手下“铁血铲奸”的队伍立即行动了,派了匪徒出身的杀手相强伟秘密潜往上海,通过永安公司的分部经理谢志磐(唐的广东同事)与军统驻上海区区长赵理君配合行动。 1938年9月29日,赵理君谎称是一古董商,往唐绍仪家里打电话,说是有一只宋代青瓷花瓶愿以低价出售。唐一向对古瓷兴趣 很浓,凡历代珍品均不惜重价收购,他的书房和客厅里便陈设了不少明清青花瓷器。 第二天下午,赵理君、相强伟和谢志磐一行,将花瓶、明代宝剑及其他古玩装在一个特制的木匣内,在匣底暗藏一把利斧,来到唐宅 。唐宅门口有越南巡捕(安南门卫)把门,因谢志磐与唐是同乡好友,是唐府常客,也就扬手放行了。 三人坐定之后,赵理君先拿出一把宝剑让唐把玩,唐左看右看,辨不清真假,但又觉得形制可爱,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唐叫佣人给客人点烟,佣人找不到火柴(其实是赵理君把火柴藏起来了),就到其他房间去取。佣人一走,刺杀唐某的时机已到,只见赵理君趁唐专注地低头看瓷器的时候,伸手将暗藏的利斧抽出,绕到唐的身后,劈头朝着他后脑砍去。可怜这位大名鼎鼎的民国总理,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倒在血泊里。赵理君见大功告成,出门登上自己的轿车扬长而去。等到唐的佣人找到火柴回来,屋里只剩已经断了气的唐绍仪,方才大 声叫起来。 法租界巡捕房破案是厉害的,他们当天就查明,三个凶手中的谢志磐是国民党军统地下除奸人员,于果想方设法搜捕。谢志磐xxxx唐绍仪后,总感到有人在跟踪他,要替唐xx,于是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时间一久,变得精神有些失常,被秘密送进重庆一家医院里xx。谢在医院里,见到医生为他xx也恐慌不安,就拿出xx作防备,由此引起医院怀疑,向警方报告了情况。当时重庆卫戍总部稽查处处长不明内情,派侦缉队长王克全前往侦察,被谢发觉,谢认为 “仇家”已到,举枪瞄准,被王先发制人,一枪击毙。这一下情况更为复杂,戴笠怕对谢的调查会将刺唐案全部曝光,就把王撤职,又过了些日子,王克全又莫名其妙地“xx”了,于是再一次引起轰动。 唐绍仪毕竟是民国以来的重要人物,而且军统方面并没有掌握到唐氏投敌的确切证据,于是引起国民党元老们的极大不满。为了平息风波,蒋介石下令拨付唐氏家属丧葬费5000元,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褒扬这位78岁的老人,同时蒋介石、汪精卫、孔祥熙、林森、于右任、居正、宋子文、孙科、陈果夫、陈立夫等国民党军政要人,也都相继发来唁电,对唐的不幸遇害深致哀悼……这么一来,好像刺唐一案又不是国民党方面的旨意,使外人感到更加扑朔迷离,讹传四起。 直到近十年来,研究国民史方面的专家们仍在探讨唐绍仪的死因。唐绍仪的小女儿唐宝榕写下文章,解释当年唐绍仪迟迟未去香港的原因,乃是蒋介石、孔祥熙、居正、宋子文、戴季陶等人嘱他在沪试探日方要求和谈的条件,所以他才与原田见面。唐宝榕还出示孔祥熙亲笔函的复印件。唐绍仪的其他亲属也证明土肥原来见唐绍仪之事,实属唐绍仪的女婿岑德广擅自做主,岑德广与大汉奸殷汝耕关系密切,唐绍仪还当面斥责过他。 如此说来,军统斧劈唐绍仪可能是起冤案,而赵理君等下场亦不好,谢志磐已如前所述,赵理君则不知夹紧尾巴做人,在河南与中统 发生摩擦,活埋了对方6个人,蒋介石闻讯大怒,下令将其枪决。戴笠得知后痛哭不已,以后他每次到成都,都要到泉驿军统公墓凭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