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评选出“中国xx名村”、“xx杰出村官”。这xx名村是:江苏华西村、山西大寨村、北京韩村河村、河南南街村、上海九星村、安徽小岗村、浙江花园村、云南福保村、浙江滕头村、江西进顺村。这xx名村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值得大力学习和借鉴。
华西村:城镇化的先行者
华西村定下了“下千日之功,实现一千亿”的新目标,即在今后3年约1000天的时间里,全村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吴仁宝任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在职42年间,该村从20世纪60年xx始成为“全国典型”,数十年中“红旗”不倒,现任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2006年5月,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向社会宣布,今后5年内,将每年为参与西部计划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200个专用就业岗位。华西村承诺,大学生初来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在待遇和收入方面,按市场规律来论功行赏,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多大的贡献拿多少奖金。能拿100万元更好,拿得越多,表明对华西的贡献越大,在华西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大寨村:发展产业与生态旅游
大寨的新农村建设对中国许多农村来说,很有借鉴意义。而且在中国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大寨就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郭凤莲去年又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凤莲满怀信心地说:未来几年大寨将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工业将走向联合化,产品绿色化,环境将走向生态化。
韩村河村:乡镇企业“头号状元”
韩建集团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保证了韩村河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各项工程的资金投入。从1994年集团开始为村民建别墅楼,目前韩村河已完成了581栋别墅楼、21门公寓式多层住宅楼的建设,累计投资5.3亿元,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全村910户2700多人全部搬进了新居,人均住房达68平方米。有“京郊{dy}村”之誉。在完成旧村改造的基础上,韩村河还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实现村政事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
南街村:树集体主义为旗帜
从1993年起,南街村开始建设高标准的住宅楼,按不同人口分配。一套住室耗资近8万元人民币。南街村的街道、建筑等水平大大超过临颍县城,甚至还要超过漯河市。南街村建有医院,医疗费是全免的,而且村民如有大病需要到外面就医,费用也是由村里出的,省、市、县三级人民医院都是南街村的定点医院,村民去看病拿着村里的介绍信就行,不用带钱。
集体婚礼是南街村集体主义的一个象征。举行集体婚礼的目的是杜绝浪费,培养新人的集体主义观念。虽然不强制参加集体婚礼,但是如果忌讳参加集体婚礼就等于不服从村当局意见。也许是这个原因,据说至今还没有新郎、新娘拒绝参加集体婚礼。在集体主义的压力下,参加集体婚礼似乎事实上已经成了村民的“义务”。
长期在南街村工作,并做出较大贡献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里给予他们“名誉村民”资格。得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享受与本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因此申请当“名誉村民”的人非常多。
九星村:兴办商品批发市场
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被誉为“上海{dy}村”。在全国xx杰出“村官”吴恩福的驾御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2005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80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3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dy}。九星村是村民股权改制的代表村落,实现了人人有股份,从村民变成股民的转变,这将是上海市郊今后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全村先后投资修建23条总长20多公里的道路,建造8座桥梁,50多座标准化公厕;全村7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448元;村民子女上大学、读硕士,每人每年分别补贴5000元与8000元;去年实行集体资产切块改制,平均每个村民量化xx1.8万元。2006年村里为已经迁居城镇的643个农户每人发放物业补贴1200元,比去年提高25%。九星村有三座“善事堂”,村里人在这里办喜事是免费的。
九星通过兴办大型综合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成就了今天。目前,九星村建成了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万多间、分设22个专业区域的上海规模{zd0}的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5400多户商家、18000余名经商务工人员,被誉为华东地区{zd0}的市场村和申城市场的航母。2006年4月16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了上海郊区12个村“中国特色村”称号,九星村以其村办市场特色,荣获这一殊荣。
小岗村:从“大包干”到“合地入股”
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主要生产粮食,原来是一个很穷的小村子。户不满百,人只有三百七十多人。“大包干”前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xx”的“三靠村”。“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便是当地过去的写照。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其主要内容是不再搞“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种植结构。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农民向国家和集体交纳一定的税赋。大包干如星星之火,第二年就燃遍了近五千万人口的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凤阳县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历史上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珍贵档案资料,经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省档案局在凤阳县小岗村建立了健全大包干专题档案资料以及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领域专门档案,建立“一户一档”和以开放服务为目的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整个纪念馆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厅同时悬挂了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照片。
二十多年过去了,和周边一些乡镇相比,小岗稍显富裕。但是,和这些年来全国相继涌现的明星村相比,小岗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信息的不对称,农民不仅要靠天吃饭,甚至还要更多地靠市场看别人的脸色吃饭。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和风险,绝大部分农民往往无所适从。
花园村:实施高科技兴村
花园村地处浙江中部的东阳市南马镇。原花园村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2004年10月,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组建成花园村,现花园村农户1636户,总人口4310人,耕地1200亩,总面积5平方公里。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20.86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520元。
福保村:因地制宜开发产业
“住在滇池边,吃饭要靠天,无雨遭干旱,雨来又被淹。”这是20多年前那个贫穷、落后、闭塞、“靠天吃饭”的小渔村的真实写照。如今,小渔村已变成了“云南小康示范{dy}村”。2005年,福保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上缴国家税金逾1500万元。
福保村位于昆明南郊滇池畔,距市区12公里,现有农户816户,总人口2561人,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占有土地0.65亩,拥有12家乡镇企业,固定资产8.5亿元,2001年全村乡镇企业总收入5.6亿元,其中1个企业产值上亿元,3个进入“云南省首届百强乡镇企业”。农业方面,结合昆明城市的蔬菜供应需求,多年以前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建起了韭菜基地。工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多年来,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了500倍,该村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田间作业机械。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108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每个劳动力创造税金1万元。1993年12月,xxx同志就视察过福保村,对福保提出了发展要求。
昆明市区12公里的福保文化城是昆明市郊的福保村创办的。福保村位于500里滇池岸边,通过发展工业掘得{dy}桶金后,近年来投资文化产业,建成福保文化城。文化城内有世界基尼斯之最——大型水上游乐世界,2006年4月又建成大型水上景观艺术歌舞盛宴《福天宝地》。这里的舞台不是木建筑,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一池绿水。水上舞台长宽各50米,可容纳500名演员同台表演。更让人称道的是,舞台上的水与几百米外的滇池相连。
滕头村:生态农村的典范
几十年前,这个地方有句俗话:“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老支书傅嘉良带领村民历时15个春秋,把1200多块高低不一、亩产只有100多公斤的靠天田,改造成大小划一、排灌畅通的高产“吨粮田。”同时又对农田水利进行了深层次的建设:开渠、挖河、修路,还构筑了暗灌暗排、沟渠纵横的地下秘密武器系统。1971年,为了增加集体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滕头村干部带领村民在田头种上了柑橘树,成为我国{dy}条柑橘观赏林。“一犁耕到头”是滕头人最初的梦想。现在橘树观赏林已经扩展到村子的各个交通要道、环绕在厂房边,构成别致的风景。
我们在村里看到一种独特的景观:清清的小河是葡萄藤,葡萄藤下是鸟笼,鸟笼下边是鱼池,这就是滕头人构思立体农业的一个典型代表:葡萄河。葡萄结子喂鸟、鸟粪喂鱼,河里的污泥再用来肥田,如此形成的生物链,只是滕头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滕头的立体农业有这么几种形势:果粮杂间作、地面立体养殖、山林立体种植等6种立体模式,节约了耕地47亩。
1993年,滕头村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1997年,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教育基地”。滕头村在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已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良农业生态环境、美化绿化村容村貌。滕头村在90年代初就成立了全省{wy}的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追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进顺村:“江西{dy}村”扛了12年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