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的发展史——第三篇-首都电力巾帼服务队-搜狐博客

电表的发展史——第三篇  电表的发展史——第三篇

     在二十世纪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感应式电能表发展方向主要是在缩小体积和改善工作性能方面。二十世纪初,感应式电能表就得到了飞速发展。1905年出现了增加非工作磁路改进90°的方法,使电能表的各项参数有了很大提高。而后,随着一些性能较好的高导磁材料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电能仪表的重量并缩小了其体积,每只表的质量降到了1.5~2kg,而且降低了其功率消耗。从三十年xx始,电能表采用铬钢、铝镍合金代替原来的钨铜,并通过降低电能表转盘的转速来降低其损耗,同时改善了电能表的负荷特性。当时,国外的感应式电能表的过负荷能力达到600%以上,而且采用双宝石轴承和磁力轴承,使电能表寿命长达15~30年。感应式电能表的突出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维修方便、造价低廉,但是它也存在的许多缺点,如:准确度低、适用频率窄、功能单一等等。至此,感应式电能表在电能计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郑重声明:资讯 【电表的发展史——第三篇-首都电力巾帼服务队-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