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湖南金海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勇- 钢构在线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专访:湖南金海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勇

2010-06-11 08:31:07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湖南金海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海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建筑钢结构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与探索的现代化集团企业。集团公司以湖南金海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下设湖南金海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海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湖南金海钢结构设计研发中心、湖南金海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等四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集团公司总部地处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仙岭中路88号,紧临长沙汽车南站,居“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核心区域。具有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含地基基础工程),钢结构专项设计乙级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8004环境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集团是中国建筑金属协会理事单位和建筑钢结构定点制作与安装企业,2007年行业综合实力评估位居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第29位。

 

记者:您好!曾总,金海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短短十余年间,便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钢结构行业中的xxxx,您能介绍一下咱们金海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哪些重要阶段吗?

曾董:金海十年说短不短,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企业的发展过程十分艰难的。特别是初创阶段,凭借十万元资本,在无技术、无资金的情况下,要做自己并不熟悉的钢结构工程,付出的比别人肯定要多。我们经历了1999年至2002年的摸索阶段,2002年至2006年的初创阶段,2006年至2008年的起步阶段,2009年以后的发展阶段这四个关键阶段。


 记者:我听说您是军人出身,您认为自己身上哪些优秀的军人品质对企业影响{zd0}?
 
曾董:没错,我是军人出身,而且是一名有战争经历的军人。军人的优秀品质很多,但我认为军人的品质对我们的企业影响{zd0}的应该是超强的意志力与拼搏精神。
 
记者:金海集团目前拥有四个子公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金海集团在未来发展和战略上又是如何进行规划的?
 
曾董:金海集团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和理顺内部管理关系而成立的。在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围绕钢结构及其关联产业做大做强,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与产品提质和市场扩容的发展战略。
 
记者:{yl}企业做品牌,做文化。企业要长远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咱们在品牌建设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曾董:的确如此,企业的品牌与企业文化的价值是一个企业的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海从初创开始,就特别注重品牌的塑造。比如说,我们倡导的以诚信与产品质量为客户创造{zd0}的价值。十年来,我们所承建的数百项工程没有由于信誉与产品质量的问题,让客户投诉的案例。企业文化建设也是逐步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目前我们开始起步,在公司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可以跟得上发展形势的。
 
记者:咱们金海现在拥有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可谓是行业资质登顶。您能介绍下资质升级给咱们集团都有哪些影响?咱们在企业资质升级的推动下,建设了哪些精品工程?
 
曾董:钢结构专业一级资质是这个专业的{zg}资质,它跟一级以下资质{zd0}的区别是项目范围的不受限制,给企业的市场开拓扩大了空间,但同时对企业的要求和管理也更高了。我们企业升为一级资质后,主要做了山河智能、陕汽环通、冷江天宝、中冶长天等单体工程量都较大的项目。
 
记者: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绿色建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竞争也是十分激烈。金海集团作为湖南xxxx企业,您如何看待钢结构这个市场?
 
曾董:钢结构建筑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抗震、工业化程度高、可重复利用等优越性正广泛的被人们认可。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钢结构建筑作品的不断涌现,人们已从了解、认识到接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建筑钢结构产品会更多的推广和应用。但目前市场管理比较混乱,造成了无序竞争的局面,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资质准入条件的管理,禁止挂了和转包等非法现象的存在,这样才能避免目前存在的质量、技术与价格方面的风险存在。也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记者:2008年10月,金海投资了数亿元成立金海重工九华基地。2009年10月,金海集团与湖南大学成立“钢结构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这是湖南省内成立的{dy}家产学研相结合的钢行业内联合研发机构。看来金海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科技创新上都很有前瞻性,您这两次战略部署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吗?
 
 曾董:金海发展到今天,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过来的,也是靠一种坚强的毅力和社会责任感驱使下走过来的。在规模很小的时候,曾有竞争对手说金海是作坊,我从不规避。因为我深知,民营企业都必须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包括我们从1999年成立公司没有工厂到2002年的作坊式工厂,到2006年拥有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到2010年我们将拥有12万平方米高标准的厂房。技术科研机构我们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的钢结构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积累,也是我们金海要步入国内行业{yl}企业必备的基本条件。当然,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在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等方面下功夫使金海真正意义上成长为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专访:湖南金海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勇- 钢构在线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