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国汽车模具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从模具工业的实力看,我国也称得上是模具生产的大国,目前有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 ,职工约50多万人。从事模具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已达30多家,设有模具专业的大专院校已达50多家。2000年我国模具总产值约280亿元。从生产规模上看,{dy}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天津汽车模具公司、成都飞机汽车模中心等单位的设备也在世界先进行列之中,既然有这么强的实力,为什么一方面国内模具厂任务不饱满,而另一方面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模具呢?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是汽车模具交货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成为模具进口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汽车模具零部件标准化程度比较低,专业化程度只有15%左右,品种规格比较少,缺少精密高效标准件,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能反映一个国家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性产品,如各种快换结构标准件:球锁紧凸模,螺纹紧固凸模,弹力弹簧,含油导板和导套,螺纹弹顶销等,目前在国家标准中尚属空白。在汽车冲模标准中虽已列入,但与国外同类产品在尺寸规格,技术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不能全面代替进口模具配套及国产化要求。
  而国外的标准化程度高(发达国家已达80%左右),而且品种多、性能好、规格全。既便于协作加工,又便于标准件的采购,承制厂商只需要加工成型凸凹模之类的专用件,就可装配成所需的模具,大大减轻了模具制造厂的负担,因此大大地缩短了交货周期,争得了用户的定单。一位模具专家说:“交货期往往是能否接到订单的{dy}要素”
  汽车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较低的原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
  (1)国内模具标准件商品化的种类少,专业化生产水平低,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2)部分模具制造厂家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计划经济影响,以及为了安排剩余劳动力,往往把标准件当作专用件自行生产制造;
  (3)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之引用国外标准,造成标准庞杂,不统一。
  另外我国模具标准件加工设备比较落后,基本上尚处在机械加工向数控加工过渡阶段。而发达国家采用高效率的机床,模具加工已经过手工制作,机械加工、数控加工、自动加工,正在向无人化制造的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了解我国汽车模具标准化工作的现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