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世博(下) (编导 王晓路 摄像 高翔 )
(导视)为了挽救地球,低碳生活成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智能互联,将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城市生活。 未来生活究竟有多么美好?本期《都市写真》带您 到上海世博会上去寻找精彩的答案
(记者现场出像:)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武汉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事实上,这也是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城市共同的发展目标。我身后的上海世博会{zj0}城市示范区就有许多凝聚了低碳智慧的典型建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解说)城市{zj0}实践区位于浦西世博园内,它集中展示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做出公认有创新价值的建筑实体,欧洲发达国家带来的实践方案几乎都包含了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步伐,它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习惯。 (记者现场出像)(这里是城市{zj0}示范区的西班牙马德里馆,我现在所在的建筑物叫“空气树”。这里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上方的这个电扇,如果它转动起来需要多少度电?我相信您的答案一定错了,实际上,它不需要一度电,提供这个巨大电扇转动的能源来自建筑物上方许多小的风扇,而让这些小风扇转动起来是风能。) (解说)西班牙人用一个简单、直观的实验告诉我们,想让一个直径达2米的巨型风扇转动起来并不一定非要依靠电能,来自大自然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干净”的能源。马德里馆最得意的作品是他们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马德里市在本世纪初就实现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它也是世界上{dy}个对不分类投放垃圾的市民实行罚款的城市。市民必须将可回收塑料及金属类废物投放到黄色垃圾箱,其余废物投放到灰色垃圾箱,玻璃、废纸、废电池等则需要投放到设立于公共场所的专用垃圾箱,这样的做法使得马德里的垃圾处理水平和效率处于{sjlx}水平。 (记者现场出像)(降低建筑能耗,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高招。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法国的阿尔萨斯案例馆,它是减少建筑能耗的一个典型案例。你可以注意到我身后这个高达8米的建筑立面是一块块的植物覆盖的。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植物都是真实的植物,不是我们的塑料花。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阳光对建筑立面的直接照射;另外一个呢,可以用这些鲜活的植物来装饰这个建筑立面。) (解说)建筑节能是打造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它主要是通过对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改进,{zd0}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耗,从而降低居住者对空调和暖气等耗电设备的依赖。 (记者现场出像)(阿尔萨斯馆的另一堵建筑立面就更有特色了。它是一个水幕墙,有流水从这个建筑立面的表面流过,它可以把这个建筑产生的热量迅速带走,降低阳光对建筑的直接照射。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个水幕墙是受电脑控制的。当阳光强的时候,这个水幕流动的速度就很快,如果没有阳光的时候,这个水幕墙的流水会自动停止,减少对能量的需求。) (解说)即便是在灿烂的午后阳光之下,走进浦西世博园的德国“汉堡之家”,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丝丝清凉。用设计师克里斯蒂娜·鲁姆舒瑟尔的话来说,这是德国{zh0}的节能建筑,也是中国境内首栋获得认证的“被动房”,也就是“超低能耗房”。冬天无需暖气,夏天不用空调,主要利用太阳能、地热、人体热等能源造就了四季恒温。 (记者现场出像)(汉堡馆更像是一座用红砖砌成的火柴盒,这样的建筑造型在今天肯定是不流行了,但是这里面却反映了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汉堡馆是一个被称之为被动式的建筑。也就是说它这个建筑的外容积和内容积基本是一致的。减少了额外的受热面积。它{zd0}的落地窗是建在北边,是阳光照射最小的地方。大家可以注意到,它整个立面的窗子大小并不一致,窗子的大小是根据房间的大小来决定它的大小的。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zd0}的减少热量交换。) (采访)(上海世博会德国汉堡案例馆工作人员王冉冉介绍“被动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解说)“汉堡之家”其实是汉堡正在进行的、欧洲{zd0}的城市建设项目——“港口新城”的一幢实体建筑的复制版,但是世博园内的这一幢比汉堡所有的“被动房”还要节约一半能源。因此,称它是全汉堡{zh0}的节能建筑,一点也不夸张。 (记者现场出像)(低碳生活究竟能发展到何种程度,我身后的英国伦敦贝丁顿社区呢给了我们一个{jz}的答案,它是全世界{dy}个零碳社区,也就是说它实现了无人工能源输入、无人工垃圾输出。) (解说)伦敦贝丁顿社区是全世界{dy}个投入使用的“零碳社区”,整个社区建造在一片废弃的垃圾场上面,占地11公顷,共99套住宅,2002年完工。建筑师比尔·邓斯特的设计理念是希望建造一个“零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 (采访)(上海世博会英国零碳馆工作人员:我们零碳馆讲究的是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说在这栋建筑修成以后做到对室外的二氧化碳零排放。从能源方面讲,我们所采用的能源都是不需要化学燃烧释放二氧化碳的,我们是采用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循环能源。从植物方面,在英国贝丁顿社区,每家在建筑物侧面这里会有一个绿地,菜地或者花园。那么植物能源也可以被利用) (解说) 贝丁顿社区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顶上一个个五颜六色随风摇摆的风帽,这也成为了生态村的标志性景观。这是住宅楼的通风设备,所有风帽随着风向不断转动,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输入每个房间,同时将室内空气排出。进来的空气被出去的空气加热,因此室内温度不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有所下降。 (采访)(记者:但是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的? 上海世博会英国零碳馆工作人员:通常来说,我们会有两种解决方法,{dy}种是垃圾发酵产生沼气,第二种是焚烧垃圾产生电能,就在社区内处理。) (解说)日本馆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2020年建成的“零碳城市”模型。 (采访)(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宣传推进总监上草美纪介绍相关情况)
(导视)为了挽救地球,低碳生活成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智能互联,将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城市生活。 未来生活究竟有多么美好?本期《都市写真》带您 到上海世博会上去寻找精彩的答案
(记者现场出像)(刚才在城市{zj0}示范区,我们了解到现代科技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也相信未来的50年、100年我们的城市生活一定将更美好,那么未来的城市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城市未来馆将会给您一个明确的答案。) (解说)城市未来馆的主题是:梦想xx人类城市的未来。它首先通过一些科幻影片片段描述了今天的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视觉想象。(同期声画)接下来,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陈列着不同时期的先哲们对的理想城市的幻想,它们有的已经成为今天的现实,有的仍期待着今天的人们继续努力。未来城市展区则突出了未来生活和谐、美好、节能、智能的主题。(同期声画)城市未来馆的尽头是一个高达35米的巨型屏幕,未来在这里变得触手可及。一群可爱的孩子带领参观者去未来游历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在“花园之城”,城市街道成为孩子们的运动场;在“知识之城”,人们不用到学校就能学会所有知识;在“水之城”,城市的河流就是一个水上公园;在“太空之城”,人们在天上长大,还能去太空旅游;在“能源之城”,汽车产生的能源足够整个城市使用。 (同期声)(未来之城影像画面) (解说)儿童是未来的主人,许多场馆都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去展示未来城市生活的面貌。俄罗斯馆新闻官阿琳娜·斯洛娃女士说:孩子们想象中的未来城市有更多的色彩,他们对未来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城市。澳大利亚馆也是通过三个不同肤色的孩子的讲述描绘了未来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活。 (同期声)(澳大利亚馆相关影像) (解说)技术进步是实现未来梦想的重要力量,在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场馆都展出了已经或是即将投入生活的高科技技术。韩国企业联合馆就展示了触摸感应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同期声画)日本馆则推出了松下公司研发的家庭信息终端系统,这个由3面世界{zd0}的152英寸等离子屏幕组成的、宽达10米的“家庭信息墙”为人们展示了未来信息沟通的种种可能。 (同期声)(“家庭信息墙”演示) (解说)日本馆还推出由丰田公司研发的依靠电能行驶的单人交通工具——i-real,这款造型奇特的概念车可以通过最少的能耗实现人类自由出行的愿望。 (同期声)(丰田概念车演示) (解说)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是上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zd0}发明成果,由此衍生的无限互联技术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的“天下一家”展馆将这种生活做了生动的演绎。 (采访)(上海世博会“天下一家”展馆工作人员相关演示讲解。1可视门禁(人脸识别系统相当于一把钥匙。)2虚拟钢琴键盘(随时随地可以弹奏钢琴,触摸屏幕上的红色小点,就可以弹出优美的旋律了。)3智能试衣镜(有了它可以轻松的搭配漂亮的衣服鞋子。)4食物工厂(人工光源培养,在家就能吃到新鲜蔬菜,这些蔬菜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冰箱上的健康食谱。) (解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今天的城市是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更了解到了未来我们将如何更好地保护地球,延续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期待。 (黑场结束) (记者现场出像)(这里是世博园文化演艺中心,这也是我们本次世博之旅拍摄的{zh1}一组镜头,在七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每天步行8个小时,走访了60多个场馆,拍摄了近500分钟的画面素材,那么七天的这个采访给我的感受是世博会更应该是孩子们的梦想的起点,因为他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历史的渊源,而不是历史的纷争,看到的是文化的差异,而不是种族的歧视,我相信每一个看过世博会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好,我们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收看!)
《都市写真》栏目2010年 月 日播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