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低碳”一下

我也“低碳”一下

2010-06-04 15:31:55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我也“低碳”一下

 

近年也不知何时何处刮来一股“低碳”风。以至“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商品”、“低碳建材”、“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男女”、……风靡一时。可是,谁也说不清“低碳”为何物或意味着什么?顾名思义,“低碳”者,降低碳也!如何降?使用低碳化合物,减少高碳化合物的使用。目的是减少能源(碳能)的消耗和碳终端产物二氧化碳的排放。简而言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正因为事关重大,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所以为全人类所关心。于是世界各国创导“低碳”运动,“低碳”运动被誉为第五次全球产业革命。对于我们人口众多,能源缺乏的中国,“低碳”自然被列入GDP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不可谓不重视。
   
可是,中国人办事,历来是“虎头蛇尾”,风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就拿中国建材产业而言,为响应“低碳”,推出了金隅集团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的低排,创造财富百万。给人影像似乎建材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建材{zd0}的浪费是塑料建材,它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建材。塑料属于高碳化合物,不仅要消耗低碳能源(原油),还要消耗电力、燃料,故谓之“高能耗”;塑料不易分解,废弃于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故谓“高污染”;塑料焚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故谓“高排放”。有机建材此“三高”远胜过无机建材。中国建材行业,居然没有提及,真是咄咄怪事!

说怪也不怪,中国人对新鲜事物历来是:“十多十少”,即

 

宣传的多,行动的少;

文件多,执行少;

应付的多,落实的少;

样板的多,普及的少;

说空话的多,做实事的少;

下命令的多,解难题的少;

泛泛而谈的多,政策落实的少

做表面文章的多,干具体工作的少;

短期行为的多,长久坚持的少;

下达任务的多,检查落实的少。

 

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政策与制度。民众似水,水由山而下,但也能迫其上山。此激励机制也!当今建材行业,民企几乎一统天下。其生存和发展,一不靠产品质量;二不靠价格竟争。靠资本取胜,靠广告取胜、靠关系取胜。“低碳”与其何干?拿其奈何?如若像有些国家,实行“高碳”税,逼其“低碳”,再不行下命令取缔“高碳”产品。看有谁敢不执行,问题就在于敢不敢动真格的?!

建材行业如若塑料建材能实行“低碳”化,以50%的无碳无机物取代高碳有机物。中国GDP立即可增加百亿乃至千亿。我20余年的经验,如50%的无机物取代塑料,产品质量不仅不会降低,反能大幅度提高,就是难以实施和推广。如此好的“低碳”项目竟无人问津,可惜矣!国家危机潜伏,不能为此分忧,也只能遗憾终身的了。

 

 

王德兴(笔名:缅晗;昵称:倔老头)

  13032517275  qq1391686877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我也“低碳”一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