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专访:“二次出山就是要造新能源汽车”(上) - 邢文军- 职业日志 ...

2009年,沉寂七年的仰融在美国抛出了一个“二次造车”的庞大计划: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生产基地,在中国投资超过600亿元,建成300万套发动机总成和10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向地方政府承诺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重出江湖的仰融不改当年的惊人气魄,这样一个跨越中美两国的造车计划给业界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究竟是痴人说梦,还是神话再续?人们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这背后的谜底。2010年5月24日,美国正道汽车董事长仰融在位于加州帕萨迪纳市南科罗拉多大道800号8层888尚未结束装修的新办公室里接受了《中国汽车要闻》总编辑邢文军先生的专访,并在工作午餐中携其高级管理团队成员进一步和邢总编座谈。访谈内容包括仰融“二次造车”计划在美国和中国的{zx1}进展,技术突破,以及该计划的融资等情况。

 

美国项目发展动态

 

与美国天然气协会结盟推动混合动力汽车

仰融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自己“二次出山”的切入点是制造新能源汽车,不走传统汽车的老路。今年1月19日,正道汽车(Hybrid Kinetic Motors Corp.)与乔治亚罗-意大利设计室签订了合作协议,乔治亚罗-意大利设计室将为正道汽车设计7歀新一代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使用具有专利研究的1.5升内燃机,能源效率要比传统内燃机提高20-25%。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正道汽车陆续与美国天燃气产业协会,天然气汽车协会和煤层气协会签署了共同推进天然气汽车发展的宣言。

 

根据美国天然气汽车协会(Natural Gas Vehicles for America)的资料显示,美国可利用气体委员会(Potential Gas Committee)已探明美国天然气储量比此前估计的多了35%, 2,074万亿立方的天然气储量相当于3,500亿桶石油。此外,天然气的使用也很便捷。通过150万英里长的输气管道和配送通道等方式,几乎每一个街区和社区都可以使用天然气。

 

仰融说:“我们和美国天燃气行业协会沟通很顺畅,他们在向国会听证、游说等方面协助我们,我们也协助他们在国际会议上去讲天然气的可行性、能源效率都比汽油高20-25%,从动力能源上讲更节能环保。”

 

据了解,美国参议员John Kerry 和Joe Lieberman等已经提出一项正式的天然气法案等待国会xx通过,法案强调了天然气对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可以减少美国对世界石油的依赖程度。法案还提出了对天然气汽车购买的鼓励政策,建议将对轻型天然气汽车的减税优惠从5,000美元增加到10,000元,重型天然气汽车减税优惠从4万美元增加到8万美元。

 

同时,xx政府早已通过法案,对每个加气站的投资建设提供25万美元补贴,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加气站的建设需要50-75万美元,但由于截止目前产业和行业并没有积极响应,此项法案始终未能实施。

 

气油电混和动力汽车

 

仰融认为,气油电混和动力的方案既环保又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国际汽车巨头最近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认为,2013年后世界汽车的发展方向基本是混和动力。对于国内有人评论中国在天然气汽车的研究和应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看不出正道汽车的气油电混合动力车有哪些明显的优势一说,仰融说,今天中国的天然气汽车是不比国际上晚,而电动车也不晚,这两个平台是同步的,但是中国的发动机研发技术基本是止于零状态,天然气是燃料,取代汽油而已,发动机的燃烧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基本目前中国各大汽车商是拷贝、抄袭、模仿,产生了很多纠纷。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汽车也是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的,它没有原来发动机的时代新的技术,譬如说新的点火技术、压缩技术等,中国没有。它内在地没有提高效率,一开始改装的天然气汽车反而降低了20%的效率。

 

仰融说,正道汽车光是在动力总成技术上,就花费了2亿美元。气油电发动机是采用了德国FEV公司独有的VCR可变压缩比技术,正道汽车付了开发费。正道汽车的混合动力自动变速箱也是由FEV公司开发,但是,正道汽车已经买断 了该技术的专利,2016年之前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的。仰融说,该变速箱今年一月份在底特律国际车展期间已经在FEV展台上展出。

 

正道汽车研发项目

除了正道集团通过购买浙江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为发展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经纯电动汽车之外,仰融介绍正道汽车还在其他相关更加先进的电池和发动机项目上加大投资研发力度。

 

非锂电池材料研究

 “如果1000万辆车中有10%使用混合动力的话,世界上的锂就快用完了,所以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锂的资源,”仰融说。他透露,公司正在研究一种使用非锂材料的电池,目前已经发现一种不紧缺的新材料有可能取代锂。他表示,经过测试后初步判断,这种材料做成的电池比常规的锂稳定,可靠,能量密度提高了30%,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我们今天是做锂电池。但是时间不会太长,我们会推出非锂正极材料的电池。这说明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涉足很深了,只不过以前没有冒出来,没有对外宣传,”仰融说。

 

纳米发动机研究

仰融介绍,伯明翰大学有个正道汽车推进实验室,是一个研究生产纳米发动机的科研基地,共有专家几十个人,该实验室的装备全{sjlx}。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涡轮发动机,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向涡轮发动机转变,转速每分钟20万转,只有拳头大小。仰融介绍,这个发动机可以带动一个25千瓦的发电机组,给一辆车上的30-45千瓦的车载电池进行充电,充满电的续航能力是400公里。再加上车载充电的方式可以在续航400公里的话,就是800公里。

 

“我们现在研发的发动机是手指那么粗,每分钟一百万转,无轴承,没有润滑剂,就是用纳米基本上悬浮,通过燃烧以后悬浮,无摩擦运转,要是有的话也是微粒的。也就是说,我有可能在汽车上采用十个机组,这十个机组如果并联,统一带动一个发电机,集中通过一系列控制器,给电机进行供电。这样就是有可能取消或者使内燃机的能源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仰融说。

 

如果这项纳米技术成为现实的话,仰融说将计划于2020年投入生产。据介绍,仰融已于2007年7月24日全球买断了这项纳米发动机技术专利。

 

国内项目发展动态

 

收购佳贝思是一个药引子

5月初,仰融的香港正道集团发布公告称以1.8亿元收购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bfb}的股权。此举是仰融近期比较惹人xx的一个大动作。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收购对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正道汽车是雪中送炭;还有人认为,此举看似为造车计划铺路,实际更是为此后的资本运作造势。不管怎样,正道集团在此消息发布后股价飙升。5月24日,正道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将推迟寄发对佳贝思的收购通函,因公司需要对编制及落实目标公司财务实地审查,推迟收购通函至不迟于6月30日。

 

仰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收购佳贝思是一个“药引子”,此后正道汽车在美国也要投资建设电池厂,既可以为正道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配置电池,又可以作为上纯电动车做准备。仰融说,目前佳贝思每千瓦时的成本在美国同行里是{zd1}的,基本上小于300美元一千瓦时。佳贝思的电池已经卖到了美国,在今年底特律车展期间举办的美国电动车比赛中,前三名中两辆汽车使用的电池来自佳贝思。“佳贝思的管理,工艺,技术是一般大厂没想到的,这就是我们决定收购它的原因。”仰融称他的计划是在2020年以后把电池成本降到200美元一千瓦时,也就是在2020年的价格水平。

 

仰融介绍,正道汽车目前正在与一家基金谈判,准备在美国一个密执安州投资建设纯电动汽车厂和电池基地,为北美的正道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密执安州政府也愿意出资,免费提供土地,帮我们盖好厂房,提供配套和一部分运作资金。我们提出了三三制,我们出三分之一,州政府出三分之一,xx政府也出三分之一,”仰融说。

 

仰融认为,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美元一千瓦时的时候,就可以向世人宣布纯电动车是可行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正道汽车的纯电动汽车目标是续航能力达到400公里,时速超过每小时130公里,车长超过4米。

 

国内投资建设120条电池生产线

正道集团在此前收购佳贝思的公告中表示,收购后将对佳贝思进行产能扩充,并将佳贝思作为正道集团开发xx动力电池的基地。仰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称,正道汽车目前在中国规划100万辆汽车混合动力模块,按6,000千瓦/小时计算,就是60亿瓦时,需要再投资建设120条电池生产线。这些电池生产线{dy}期将分在中国的10个省。在非锂电池材料投入使用之前,计划以佳贝思现有技术来生产电池。

 

二次造车规模是关键

在工厂的规划方面,正道正在和供应商以及物流外运公司在谈判,布局四大工艺、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仰融说正道已经基本选定在山东淄博设立发动机的毛坯基地,和中铝集团在淄博的下属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百万级的新车生产发动机缸体和缸盖。

 

“我们的计划是充分发挥中国的价格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如果说我在全球是一个冲压中心,如果我北美的量不超过100万辆的话,也建个冲压中心,我搞个10几个产品也是这样,虽然成本省下来了,但公司可能就倒闭了。如果要核算成本的话,我必须考虑量产经济,作为量产经济,如果一套模具一百万套,那我一定是世界上{zpy}的,”仰融说。

 

仰融透露,正道选择将缸体缸盖厂盖在淄博铝厂旁边,这样,铝合金合成冶炼以后,通过地下通道将铝包输送到浇铸厂,小于一公里的路线,就在厂旁边建浇铸厂,直接把铝水运过来以后浇铸。不需要先做成铝锭再回炉熔炼然。

 

仰融说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重复污染。“我把缸体缸盖基地不是建在边远山区,而是就在山东这样的发达地区,由铝厂的铝水,不用浇铸铝锭,而是浇筑到我的模具里去,就完成了铸造环节,我还一吨铝水省负担40块钱,”仰说。“如果每个厂都是30万台,50万台一定不经济。因此我们想把冲压中心辐射的距离拉长,拉到美国,我认为也是可以的。天津计划的300万台套冲压中心,100万套供美国,100万套供中国,还有100万套供欧洲。

 

仰融说,由于公司将采用全新的铸造技术和浇铸技术以及原材料配方技术,他的发动机缸体,如果做内燃机使用的话,“为可以20年不落后”。

——To be continued

作者:《中国汽车要闻》邢文军 曹晓芳

郑重声明:资讯 【仰融专访:“二次出山就是要造新能源汽车”(上) - 邢文军- 职业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