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甲醇市场可望实现供需平衡

     2009年,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国内甲醇企业平均开工率仅40%,出现了行业性亏损。不少人于是得出结论:中国的甲醇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然而,在上周举行的中国甲醇合成技术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却表示:目前过剩的只是落后产能。随着煤化工产业政策的出台、落后甲醇产能的淘汰,以及几个重要消费领域的启动,国内甲醇市场将出现供需平衡。

  全国煤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贺永德分析认为: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1133万吨,同比增长12%;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增长了3.07倍。加上民间实际消费量,国内甲醇表观消费量实际超过1738万吨,继续保持了二位数的增长。如果扣除300多万吨掺混于汽油中的甲醇,2009年,国内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DMF、二甲醚等甲醇传统消费领域消耗的甲醇约1400万吨。今后几年,假如上述领域甲醇需求量年均仅增长5%,2012年消耗的甲醇将达1620多万吨。

  煤制烯烃是今后甲醇{zj1}潜力的消费市场,目前,全国各地规划的煤制烯烃总产能超过2000万吨。其中,大唐多伦46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装置于去年11月投料,神华包头60万吨/年和神华宁东52万吨/年两套装置均将在年内建成投产。另外还有4套60万吨/年MTO及一套60万吨/年MTP项目将于2012年前建成投产。这些项目一年消耗的甲醇将超过1370万吨。

  假设M15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短期内难以出台,汽车燃料领域消费的甲醇继续保持目前350万吨/年的水平,那么,2012年前后,国内甲醇总消费量将达3340余万吨。根据统计,目前在建的甲醇项目全部投产后,到2012年,我国甲醇总产能将达5100万吨,比实际消费量过剩1760万吨。但实际上,随着国家煤化工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环保、能耗标准要求的提高,今后几年,20万吨/年以下联醇等高能耗、小规模的落后产能必将遭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淘汰。目前,这部分落后产能占我国甲醇总产能48%,约920万吨。淘汰后,国内甲醇实际产能只有4180万吨,按平均80%开工率计算,年产量约3344万吨,与国内需求吻合。

  “低比例甲醇汽油的推广指日可待,该领域消费的甲醇将明显增加。”全国醇醚燃料与醇醚汽车专委会副秘书长降连葆介绍说,备受业内xx的M15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已起草完毕,年内有望颁布实施。而从山西省近几年的试点情况看,M15车用甲醇汽油很受消费者欢迎,其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均优于同标号汽油。一旦标准出台,甲醇汽油很快就可得到推广。按我国年消耗汽油7000万吨计算,即便只有一半汽车使用M15车用甲醇汽油,一年消耗的甲醇也将超过500万吨,国内甲醇总需求量因此将增至3500万吨。

  陕西省发改委石化处处长阎征则表示,从国家层面考虑,今明两年,将结束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以及煤制天然气的示范,进入总结和实施推广阶段。相关的煤化工产业政策、规划将很快出台,对包括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羰基合成醋酸、煤制合成氨等将规定严格的准入条件,以及环保、能耗、规模指标甚至技术路线等要求。届时,30万吨/年以下的能耗高、资源利用不充分、污染重的落后甲醇产能肯定会被强行淘汰。根据全国醇醚协会的统计,这类甲醇产能高达1100万吨。这样,到2012年,我国甲醇实际产能只有4000万吨,而在甲醇制烯烃、甲醇汽油两个新兴领域以及传统领域的共同推动下,消费量则可能突破3600万吨。

  “如果部分气头甲醇企业减产或停产,国内甲醇有效产能还将减少,出现产不足需。”贺永德补充说。他说,目前国内天然气与进口天然气价格相差2元/立方米以上,上调天然气价格已成定局。假如天然气价格上涨0.4元/立方米,气头企业的甲醇成本就会攀升至2000元/吨以上,xx成本更高,丧失与大型烟煤甲醇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大批气头甲醇企业将被迫退出甲醇市场,减少国内甲醇有效产能。

  至于部分业内人士担心的中东等国外低价甲醇倾销的问题,贺永德表示:类似2009年的倾销今后将很难出现。这是因为天然气价格近年来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以美国为例,天然气价格已经由0.5元/立方米一路上涨至1.9元/立方米,迫使500多万吨/年甲醇装置陆续关闭,拉美也停运了240万吨的甲醇生产线。虽然中东国家去年一度低价倾销甲醇,但他们的目的是通过低价先占领市场。一旦市场到手后,他们就会逐渐提价,以图获取更多利润。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国际甲醇价格基本与国内持平,甚至略高于国内价格。因此,今后来自中东等地低价甲醇的冲击将十分有限,中国甲醇市场将呈现总体的供需平衡。预计“十二五”期间,受煤炭、天然气、电力涨价等因素支撑,国内甲醇价格将维持在2500~3500元/吨,企业平均开工率将达到80%左右,甲醇产业将步入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期。

郑重声明:资讯 【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甲醇市场可望实现供需平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