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研究-- 浅谈纸钞上的凹版印刷防伪_我爱纸币收藏

   

    通过藏友博客的信息几乎是{dy}时间订了一本收藏工具书,书名为《国际流通货币全书》,昨天,到手后稍加浏览,真是爱不释手,xx是一本非常翔实的工具书,以后要好好研读一番了,这里再次感谢‘3202440’藏友提供的好信息!

    昨日晚间中央7套播放了一个小短片,内容是防xx的知识和方法,其中用了看、听、摸、测四个字进行概括,其中这个摸字我认为非常关键,摸什么其实就是在摸纸钞上凹版印刷留下的凹凸痕迹。下面就凹版印刷的一些特点和发展趋势谈点个人看法。

    凹版印刷,是用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印版多为铜板或钢板为材质。雕刻凹印是在金属板平面上雕刻凹下的图文再制成凹版,并在凹版上施墨、印刷的过程。它是非常古老且非常有效的一项防伪技术。

    近代的近代的雕刻凹版,起自1460年。在意大利的佛罗兰亭(Florentine)有一个金刻雕刻技师 ,名叫腓尼格拉(Maso Finiguerra),一日,因秉烛加班夜刻,蜡烛油误滴落于所刻之金属版上,次晨见版上蜡膜,揭起,则凹纹处所涂色料竟移附蜡膜上,成突起状花纹,鲜艳异常。菲式有所悟,遂改涂颜色油墨于雕刻版上,擦去平面无凹纹部分油墨,以纸覆版面重压之,竟得精美印刷品,于是发明了雕刻凹版印刷。

     凹印区别于平印{zd0}的难点在于制版的难度和多工序的复杂程度,还有印制中设备的精度控制、压力控制等等,技术非常复杂,因此,至今仍然在纸钞的防伪技术运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凹版印刷的特点在上图中一目了然,其一、油墨厚实饱满,立体感强。其二、所印出的色彩明显区别与平印,色彩感更强、更浓重。其三、手摸凹凸感强烈,油墨犹如浮于纸面。这三个主要特点非常容易被民众在不使用任何检测设备的情况下,用肉眼和触感识别,从而达到鉴伪的目的。


    荷兰50盾上的面额数字运用了凹版印刷,立体感十足,而且内部的网状纹理清晰可辨,这样的凹印几乎只用肉眼就可辨别真伪,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世界纸钞范围内也是非常少见的,由此,众多藏友力挺荷兰盾纸钞不无道理!

80版人民币50元(真币)



80版人民币50元(xx)

     以前的文中本人就提到在鉴伪的过程中一定到准确识别凹版印刷,它是鉴伪的基础。就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印到强钞一样的凹印水平,因此,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尤为必要。

     上图两张第四版人民币50元,一真一伪,真伪就在平凹印的差别上,价格却差之几十倍。上图中“1980”年号部分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明显带有凹印中的固有特征,即数字边缘明显带有数十吨压力下形成的油墨泼散点,而且立体感明显,而xx中将“1990”年版号挖去,粘贴上自印的平印1980年纸条,年号部分平印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平凹印的识别的确是鉴别真伪的基础。

    对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其凹版印刷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早期的凹版印刷要主要观察纹理、线条间泼散的有无情况,时至今日一些未采用深凹版印刷的凹印依然可以采用此法进行识别,如上图中的美元,凹印几乎数百年没有太大变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印刷机械的进步和更加优质的凹印油墨的开发,大多数国家纸钞中均出现了深凹印的纸钞,相比以往,这种纸钞油墨更加厚实,更加就有立体感,触感更强烈,色彩也更鲜艳。防伪效果也更好。

    近些年的凹版印刷其泼散点突出的特点已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鲜亮的立体感更强的凹印油墨。比如上图中的日元不但油墨鲜亮,而且凹印文字中更有图文的细微变化,增加了仿造的难度。

    未完



郑重声明:资讯 【收藏与研究-- 浅谈纸钞上的凹版印刷防伪_我爱纸币收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