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维修电工珍藏题库~9_光辉岁月_新浪博客
385.地线在使用及管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地线在使用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
    1)应使用符合地线技术标准的合格地线,严禁使用自制地线。
    2)地线应编号使用,存放在固定地点。
    3)防止漏拆、漏挂地线。地线在现场的实际位置应与"电气模拟图"一致,交接班应进行核对。拆、挂地线均应由值班人员进行,做好记录并登记。
    4)地线每半年应检查一次,发现缺陷及时修理。无法修理的地线应更换新的。
    5)全厂(所)应保留一定数量的备用地线,以供替换。
386.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有多高?拆、挂地线时有哪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答 拆、挂地线时,要求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并注意防止带电挂地线,以避免xx、高空跌落摔伤、感应电压电伤等人身事故的发生。前两类事故,原因明显易于理解。后一类事故不为人们所重视,有的人说:"闸都拉了,哪还有电!"。因此,拆挂地线时,感应电压伤人或电死人的事时有发生。下面有必要着重介绍一下感应电压的情况。(1)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包括静电感应电压及电磁感应电压两部分。静电感应电压在感应电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
1)静电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电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静电耦合,三相分布电容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产生的对地零序电压即为静电感应电压。运行的高压及超高压系统对检修停电设备普遍存在着静电感应,特别是检修系统与运行系统相互平行、交叉、跨越时,尤其严重。
2)电磁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磁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电磁耦合三相互感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感应的对地零序电压,称为电磁感应电压。
3)停电设备上总的感应电压。在运行设备电磁场作用下,停电设备对地具有的总电位为+。考虑单一回路间的电磁耦合,可以来计算感应电压。在变电所,电磁耦合的实际情况很复杂:出线多,回路集中;设备交错布置(或上下层布置),环境复杂;不同运行回路的电磁耦合情况,相互影响并交织重叠,很难估计。总之,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在计算感应电压时,一一考虑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做不到的。
4)感应电压的实测。了解本单位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现场实测。实测时,先将设备停电,并使用高内阻的静电电压表。由于现场条件(设备布置、负荷电流、绝缘状况、气候条件)不同,各单位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测得的感应电压分布规律大致相似,而数值可能不相等,是正常的。总之,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决不可忽视,特别是双回线上的感应电压更不可低估。通过人身的电流按不大于5mA考虑,人体表面电阻一般取800~2000Ω,人能承受的电压约为4~10V左右。因此,不采取安全措施,直接接触已停电的高压设备,感应电压对操作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2)停电设备上拆、挂地线的要求。
1)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地线。验明设备无电后,立即将停电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后装导体端与设备相连(由近到远)。
2)拆、挂接地线,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以免受感应电压的伤害。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分别可耐压8kV及15kV,对保证人身安全是有效的。
3)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安装接地刀闸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系统直接接触的机会,以防止操作人员触电。
4)拆、挂地线的部位如装有接地刀闸,应先合入,待拆、挂地线的操作完毕再拉开,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例如,某发电厂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办,就发生了人身事故。当时,要拆停电的110kV双回线111线路侧地线,操作票上已写了"合111线路侧接地刀闸111-72",但操作人员嫌麻烦,实际操作未执行。在未戴绝缘手套、无任何保安措施的情况下拆线路侧的地线,数千伏的感应电压电伤操作人的手、脚,并从隔离开关111-2架构上摔下,造成颅骨破裂死亡的人身事故。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操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进行自我保护多么重要;违反操作规程多么危险。
5)使用的地线必须是合格的地线,严禁将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地线接成长地线,临时凑合使用。
6)不允许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粗看起来两者无甚差别,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如图1-4(a)所示,装有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对称三相
金属性短路,N点既是地线短路的中性点,也是电气的零电位点,接地电阻R中无电流。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s,取Ik=17.57kA(相当110kV系统短路容量3500MVA),实测接地线铜线电阻Rs=1000~3000mΩ,UE=18~53V,远低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因此,三相短路接地线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1-4(b)所示,用三组单相的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电气零电位点移至大地上。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Rs),取接地电阻R=0.5Ω,U′E=8785V,远远高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故不可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单相接地线可用于重复接地。
7)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接地网的接头上。实测证明,良好的接地可将停电设备上的电位降至1~2V。有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将地线的接地端连在设备架构上或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动杆上,这是不允许的。
(3)拆、挂地线应注意的事项。
    1)已挂地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2)所挂地线与检修设备及工作人员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直接接触。因为:①一旦突然来电短路,地线导体温度必将骤然升高,甚至可达730℃以上,地线太近可能xx工作人员;②万一地线熔断,则电弧、发热、电动力的作用,对人身更加危险。
    3)地线已拆除的设备应视为带电设备,不得再用手去触摸。
387 防止误操作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防止误操作的基本措施。
1)抓"安全{dy}"的思想教育,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生产的"安全{dy}"就是"质量{dy}",安全发供电是确保国民经济生产发展的基础,是满足人民生活稳定的保证。因此,要不断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认识及责任心,防止误操作,确保发供电的安全,为用户服务。
2)抓保证安全的基础工作。贯彻规章制度、对发供电及用户的倒闸操作实行严格管理、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的教育等,都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工作,要长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出实效。3)抓技术培训,提高值班人员的素质,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指:①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②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③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三能指:①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②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及排除故障;③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4)加强运行管理,不断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做到正确、具体、符合实际,避免在技术指导上出错误。发生事故要按"三不放过"〖ZW(Y〗三不放过是指:①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5)抓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并要求与新建工程做到三同时:与主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功能上努力做到五防:①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②防误拉合断路器;③防带电挂地线;④防带地线合闸;⑤防误入带电间隔。为操作安全提供客观的保障。
388. 倒闸操作中应重点防止哪些误操作事故?
答 :50%以上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在10kV及以下系统;另外以下五种误操作,约占电气误操作事故的80%以上,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是我们日常防止误操作的重点。
(1)误拉、误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2)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3)带电挂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
(4)带地线合闸。
(5)非同期并列。
除以上5点外,防止操作人员高空坠落、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架构、避免人身触电,也是倒闸操作中须注意的重点。
389.防止误拉、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措施有哪些?
答 不少误操作事故都直接或间接与误拉、误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有关。防止误操作的具体措施是:
(1)倒闸操作发令、接令或联系操作,要正确、清楚,并坚持重复命令,有条件的要录音。
(2)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操作后坚持复查。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1)三对照:①对照操作任务、运行方式,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②对照"电气模拟图"审查操作票并预演;③对照设备编号无误后再操作。
2)三禁止:①禁止操作人、监护人一齐动手操作,失去监护;②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③禁止边操作、边做与其无关的工作(或聊天),分散精力。
3)五不干:①操作任务不清不干;②应有操作票而无操作票时不干;③操作票不合格不干;④应有监护而无监护人不干;⑤设备编号不清不干。
(3)预定的重大操作或运行方式将发生特殊的变化,电气运行专责工程师(技术员)应提前制订"临时措施",对倒闸操作工作进行指导,做出全面安排,提出相应要求及注意事项、事故预想等,使值班人员操作时心中有数。
(4)通过平时技术培训(考问讲解,事故演习),使值班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领会规程条文的精神实质。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编号,造成误拉运行中的备用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致使110kV全部线路的阻抗保护失去电压误动跳闸,全所停电。
390.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有哪些措施?
答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是最常见的误操作事故。自1980年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普遍应用之后,这种事故有所下降,但并未杜绝。不少单位仍时有发生,后果仍然严重。
(1)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事故原因。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分析总结,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拉合回路时,回路负荷电流,超过了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允许值。
2)拉合环路时,环路电流及断口电压差超过了容许限度。
3)人为误操作。如走错间隔拉错隔离开关,或断路器未拉开就拉合隔离开关等。
(2)隔离开关开断能力的分析。电路操作时,电流超过0.5A,或切断电压高于30V,都会产生电弧。电弧长度与极间电压成正比。只要隔离开关在允许操作范围内进行操作(见本书第997题),虽产生电弧均可自然熄灭,也不会引起短路,即隔离开关具有开断一定小电流的能力。但这种开断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主要是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特殊的灭弧装置。当被开断的电压及电流超过允许的范围,隔离开关触头产生的电弧就不能熄灭,电路也拉不开,并发生弧光短路,即造成所谓带负荷拉隔离开关的事故。
(3)隔离开关的实际开断能力。
1)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能力。隔离开关安全开断小电流的能力,与开断电路的参数,操作时的环境(风向,风力),隔离开关的型式、结构、相间距离、安装方式、操作速度等因素有
关。1980年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中规定,全电压下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2A的空载变压器励磁电流(感性电流)及5A无负荷线路的充电电流(容性电流);根据《电机工程手册第5册》(电机工程手册编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规定,隔离开关开断小电流的能力:操作感性电路,10kV及以下系统为2~4A(L2小的隔离开关应取小值);10kV以上为2A。操作容性电路,35kV及以下系统为2A;35kV以上系统为0.5~1A。
2)隔离开关开断环路的能力。有关规定:拉合环路,限于10kV及以下系统,且应在环路的均衡电流不超过70A的情况下进行。另外,环路操作也可按照"等弧长"原则来确定。所谓"等弧长"原则,是指:把隔离开关在全电压下允许开断的小电流值IG所产生的弧长定为允许弧长LG;在同一电压系统中该隔离开关拉合的环流电流为I,所产生的弧长为L,当L≤LG,所求出的电压差即为允许电压差ΔUG。只要环路开断后的实际电压差ΔU≤ΔUG,环路操作不但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安全的。如果预测环路断开点的实际电压差ΔU<ΔUG,则允许隔离开关进行环路操作。否则,必须将ΔU降低到允许值后才能操作。降低ΔU的方法有:①降低环路电流I,以降低压降。②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均压(降低电压差及相角差):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合母联断路器及分段断路器;调整发电机、调相机的无功功率,改变电压,使其相等。③降低环路内的阻抗。应尽量避免经系统电磁网拉合环路。
(4)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具体措施。
1)按照隔离开关允许的使用范围及条件进行操作。拉合负荷电路时,严格控制电流值,确保在全电压下开断的小电流值在允许值之内。
2)拉合规程规定之外的环路,必须谨慎,要有相应的技术措施。①操作前应经过计算或试验,使ΔU<ΔUG,操作方案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②选择有利的操作方式,尽量使用室外隔离开关进行操作(L2大)。③设备、环境、人身安全应符合要求:隔离开关{zh0}有引弧角,且禁止使用慢分合的隔离开关拉合环路;隔离开关与周围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应不小于L2),主导电部分上方不得有建筑物,以防飞弧引起接地短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尽可能远方操作。如手动操作,就地要有保证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
④拉合环路电流,应与对应的允许断口电压差相配合。环路电流太大时,不得进行环路操作。3)加强操作监护,对号检查,防止走错间隔、动错设备、错误合拉隔离开关。同时,对隔离开关普遍加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4)拉合隔离开关前,现场检查断路器,必须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经操作后,操作机构的定位销一定要销好,防止因机构滑脱接通或断开负荷电路。
5)倒母线及拉合母线隔离开关,属于等电位操作,ΔU=0,故必须保证母联断路器合入,同时取下该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以防止跳闸。
6)隔离开关检修时,与其相邻运行的隔离开关机构应锁住,以防止误拉合。
7)手车断路器的机械闭锁必须可靠,检修后应实际操作进行验收,以防止将手车带负荷拉出或推入间隔,引起短路。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391.           防止带电挂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有哪些措施?
答: 带电挂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除引起接地短路,损坏设备停电外,因电弧温度很高(表面达3000~4000℃,中心约10000℃),往往xx操作人员,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残废或死亡。因此,带电挂地线必须{jd1}禁止。防止事故的具体措施是:
(1)断路器、隔离开关拉闸后,必须检查实际位置是否拉开,以免回路电源未切断。
(2)坚持验电,及时发现带电回路,查明原因。
(3)正确判断正常带电与感应电的区别,防止误把带电当静电。
(4)隔离开关拉开后,若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应防止将有电一侧的接地刀闸合入,造成短路。当隔离开关两侧均装有接地刀闸时,一旦隔离开关拉开,接地刀闸与主刀闸之间的机械闭锁即失去作用,此时任意一侧接地刀闸都可以自由合入。若疏忽大意,必将酿成事故。现场操作中经常会碰到隔离开关拉开后,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情况。例如,图1-12(a)为母线电压互感器TV停电,隔离开关QS拉开后,A侧(母线)带电,B侧不带电;图1-12(b)为QF2停电,QS拉开后,A侧(变压器)带电,B侧不带电;图112(c)为旁路断路器QP带线路L,QS拉开后,A侧(线路)带电,B侧不带电。上述情况中,应合的是B侧不带电的接地刀闸QE2,决不允许把A侧带电的QE1合入。而QS、QE1、QE2三组接地刀闸传动机构有时是组装在一起的,极易弄错。为此,在合QE2前,应先将传动机构轻轻活动一下(但不真合),检查确为已停电的B侧接地刀闸在动,再使劲合上。
(5)普遍安装带电显示器,并闭锁接地刀闸,有电时不允许接地刀闸合入。
(6)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392.防止带地线合闸有哪些措施?
答: 防止带地线合闸事故与日常技术管理和遵章守纪密切相关,具体执行以下措施。
(1)加强地线的管理。按编号使用地线;拆、挂地线要做记录并登记。
(2)防止在设备系统上遗留地线。
1)拆、挂地线或拉合接地刀闸,要在"电气模拟图"上做好标记,并与现场的实际位置相符。交接班检查设备时,同时要查对现场地线的位置、数量是否正确,与"电气模拟图"是否一致。
2)禁止任何人不经值班人员同意,在设备系统上私自拆、挂地线,挪动地线的位置,或增加地线的数量。
3)设备{dy}次送电或检修后送电,值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地线的实际情况;调度人员下令送电前,事先应与发电厂、变电所、用户的值班人员核对地线,防止漏拆接地线。
(3)对于一经操作可能向检修地点送电的隔离开关,其操作机构要锁住,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防止误操作。
(4)正常倒母线,严禁将检修设备的母线隔离开关误合入。事故倒母线,要按照"先拉后合"的原则操作,即先将故障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拉开,然后再将运行母线上的母线隔离开关合入,严禁将两母线的母线隔离开关同时合入并列,使运行的母线再短路。
(5)设备检修后的注意事项:
1)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应保持在断开位置,以免接通检修回路的地线,送电时引起人为短路。
2)防止工具、仪器、梯子等物件遗留在设备上,送电后引起接地或短路。
3)送电前,坚持摇测设备绝缘电阻。万一遗留地线,通过摇绝缘可以发现。
(6)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的事故再发生。
393.防止非同期并列有哪些措施?
答 :非同期并列事故,一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一次系统不符合并列条件,误合闸。②同期用的电压互感器或同期装置电压回路,接线错误,没有定相。③人员误操作,误并列。非同期并列,不但危及发电机、变压器,还严重影响电网及供电系统,造成振荡和甩负荷。就电气设备本身而言,非同期并列的危害甚至超过短路故障。防止非同期并列的具体措施是:
(1)设备变更时要坚持定相。发电机、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线路新投入(大修后投入),或一次回路有改变、接线有更动,并列前均应定相。
(2)防止并列时人为发生误操作。
1)值班人员应熟知全厂(所)的同期回路及同期点。
2)在同一时间里不允许投入两个同期电源开关,以免在同期回路发生非同期并列。
3)手动同期并列时,要经过同期继电器闭锁,在允许相位差合闸。严禁将同期短接开关合入,失去闭锁,在任意相位差合闸。
4)工作厂用变压器、备用厂用变压器,分别接自不同频率的电源系统时,不准直接并列。此时,倒换变压器要采取"拉联"的办法,即手动拉开工作厂用变压器的电源断路器,使备用厂用变压器的断路器联动入。
5)电网电源联络线跳闸,未经检查同期或调度下令许可,严禁强送或合环。
(3)保证同期回路接线正确、同期装置动作良好。
1)同期(电压)回路接线如有变更,应通过定相试验检查无误、正确可靠,同期装置方可使用。
2)同期装置的闭锁角不可整定过大。
3)自动(半自动)准同期装置,应通过假同期试验、录波检查特性(导前时间、频差Δf、压差ΔU)正常,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采用自动准同期装置并列时,同时也可将手动同期装置投入。通过同期表的运转,来监视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情况。特别注意观察是否在同期表的同期点并列合闸。
(4)断路器的同期回路或合闸回路有工作时,对应一次回路的隔离开关应拉开,以防断路器误合入、误并列。
(5)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394.倒闸操作中值班人员应怎样对待电气闭锁装置?
答: 倒闸操作中,发现电气闭锁装置动作,首先应停止操作,冷静分析,并报告值班负责人,要{jd1}禁止盲目解锁继续操作。此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1)操作人员是否走错间隔,操作的设备是否有误,有无误操作。
(2)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
1)检查断路器状态是否正常,该拉的是否已断开。
2)检查接地刀闸是否拉开,接地线是否拆除。
3)要接地的部位是否带有工作电压,带电显示装置是否动作,是否闭锁了接地刀闸。
(3)检查操作票的操作步骤与运行方式、设备状况是否相符。
(4)电气闭锁装置的电源、熔断器、二次回路是否正常。
经检查确因电气闭锁装置本身有缺陷,需要解锁操作,应经值班负责人的同意。
395.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是:
(1)尽速限制事故的发展,xx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必要时将设备停电、机组停运。
(2)尽力设法保证厂用电源,必要时按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执行"紧急情况下保证厂用电措施"。
(3)坚持正常设备的运行。在可能的条件下,在未直接受到事故牵连和损害的机组上增加负荷,以保持全厂出力不变,使电网电压、频率正常;调整系统潮流或限制用户,xx设备过负荷。
(4)根据表计、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动作及信号显示,作全面分析,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5)迅速进行检查和试验,查明故障点并进行隔离,及时恢复停运的设备,尽快对用户恢复供电(供热)。
(6)做好安全措施,通知检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或抢修。值班人员在事故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联系,操作要做到"稳、准、快",服从命令听指挥。
396. 什么叫做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它们是怎样定义的?
答: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电器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数据之一。特别是高压电气设备的长期连续工作电压,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经济技术的合理性以及机电制造工业水平等因素,按照长期正常工作时产生{zd0}经济效果所规定的系列等级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
(1)电力网及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和电力网在运行中供电给用电设备,由于输电线路具有电压损失,因此,线路首端电压将高于其末端的电压,沿线路各处分布的负荷将感受到不同的电压。因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可能按照变化的线路电压制造,而必须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标准化生产。所以,它只能力求接近于实际工作电压。通常,将输电线路、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的算术平均值定义为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也即作为该电力网上连接的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由于电力网存在电压损失,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也存在着与自身特性有关的偏移,它们允许的偏移范围一般不超出±5%,即电力网首端母线上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等于母线电压,应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出5%,以满足系统电压质量的要求。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定义法则相适应。由于我国制造的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都是指空载状态而言的,满负荷运行时,该绕组本身电压损失约为5%。这样的话,对于各压变压器,一次低压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二次高压侧的额定电压,应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10%。这样,在带额定负荷运行时,才能保证线路首端(母线)电压比电力网额定电压约高5%。对于降压变压器来说,一次高压侧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对于二次低压侧,当其电压等级较低时额定电压比电力网额定电压高5%,当其电压等级较高时额定电压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则应高
10%。
397.安全工作对电气值班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答:值班人员在岗位值班期间是生产运行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所辖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监视、测量、维护、处理事故等工作。熟悉设备是运行实践本身的必然要求。作为值班负责人或单独值班员,要胜任工作,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技术功底。要达到这些要求,则都离不开努力钻研业务,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进行锻炼,并且不间断地总结运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迅速地处理那些意想不到的故障和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398. 电气值班工作中,若有必要移越遮栏工作时应怎么办?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电气值班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打开带电设备网门或移开遮栏才能进行详细察看或工作的情况。对此,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作为特殊情况对待。打开网门移开遮栏前,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得到值长或值班负责人同意,拟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2)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进行工作,必须拆散措助和使用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
(3)若要越过网门或遮栏,首先应按照表3设备不停电时的电气安全距离的规定,留足工作人员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并采取其它必要的措施。之后,才能进行工作。需要指出:①移越遮栏的工作是指设备正常运行时的情况,运行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应严格禁止。②移越遮栏所要进行的工作应是在运行人员维护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应符合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③移越遮栏的工作虽属特殊,仍应严格把握尺度,严格审查其是否非常必要,尽量少冒风险。
399. 《安规》所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安全的吗?
答: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按照设备相应的等级电压,考虑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zg}内外过电压值,并留出很高比例的安全裕度,反复多次经过科学试验和长期实践论证才确定的。多年的电力生产实践已证明,《安规》中表1-1是安全距离。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现列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400. 在特殊天气情况下,电气运行人员应注意做好哪些工作?

答:特殊天气气候异常时,往往也是设备异常和故障的多发时节。电气值班人员在岗位上工作,应注意作好以下几点。
(1)适时地对电气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掌握和监护好运行设备存在的缺陷,弄明白缺陷发展的内部条件及与自然气候的联系。对新发现的缺陷,应当做出正确的分析,对重要和紧急的一类缺陷,应立即报告当值调度员和有关领导,加强监视。同时,积极开展与其有关的事故预想,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查试验,采取限制缺陷发展的措施,做好记录。
(2)出现大风天气,对电气设备引线、连接线、母线驰度大的地方,应注意观察其摆动情况,防止距离不够放电,对设备区内易被风吹起的杂物应予xx,防止吹落在设备带电部或搭挂在导线上。对于线路断路器,特别是针对架设质量不高,跳闸较多的线路的断路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检查和试验。以便一旦出现故障时,准确、迅速地予以查处。
(3)在雷雨天气进行岗位值班时,应从思想上做好处理应急事故的精神准备,做好防止过电压保护装置异常而引起的事故处理的预想。对安全检查、巡视用的装备器具提前备好。严肃值班纪律,认真监盘。雷雨过后,检查设备瓷套管、绝缘子有无破损裂纹、闪络放电痕迹,各避雷器运行是否正常、绝缘是否完好,引线、连接线是否xx、断股,重点检查脏污设备绝缘,抄录雷电记录器动作次数。
(4)天气落雪时,是观察负荷设备接头、连接处有无发热的好机会。值班人员应结合具体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仔细巡视。发现冰棱柱等缺陷时,按现场运行规定制订方案,进行xx或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出现雨雾天气时,重点监察绝缘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的设备,如油污的断路器套管、电压互感器、瓷质有损伤的设备绝缘的运行情况。根据需要采取超前管理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连续运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高级维修电工珍藏题库~9_光辉岁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