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 巨墓电影 (如果普通电影看IMAX,据说演员的青春豆可以数清楚)
3D 立体电影 (要带眼镜的,有身临其竟的效果)
IMAX 3D =巨幕立体电影 (据说效果震撼)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zd0}影像”,汉语发音可读作“爱麦克斯”)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xx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
为了加强电影的视觉震撼。在IMAX之前,出现了两种大画面放映系统:Cinemascope和VistaVision,这两套系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诸如安装复杂、操作困难、画面质量不稳定等影响了可观性。因此都没有得到推广。
IMAX的三名加拿大发明者(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和Robert Kerr)早先也研究与Cinemascope相仿的多投影机大银幕放映系统,但他们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的试验不够理想,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因而促使他们转向研发新的单放映机、单摄影机式的大银幕放映系统。最终催生了IMAX的问世。
IMAX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 IMAX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15/70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或红外同步系统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3D能够产生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
IMAX公司成立于1967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纽约,亚太地区办事处则在中国上海。1994年,IMAX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1997年该公司因其科技成就,赢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独立奥斯卡奖。
IMAX公司是IMAX技术及相关设备的所有者,主要致力于研发电影和数码科技,主要有3D技术、后期制作和放映技术。业务范围包括IMAX影院及放映系统的设计、租赁、销售、维修及经营;IMAX格式影片的拍摄制作和发行;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开发与生产。IMAX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如在图像质量控制和后期制作方面频频获奖的DKP/70MM公司。
3d电影发展历史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51年,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53年,《》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dy}部3D立体电影《》,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dy}部IMAX 3D长片《》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 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11月,电影史{dy}部数字3D电影、迪士尼动画片《四眼天鸡》(Chicken Little)上映,这部影片采用的是杜比的普通2D转制成3D的技术,为此杜比公司还特别在100家选定影院安装了带有3D电影放映功能的杜比数字影院系统。《四眼天鸡》3D版的票房异常火爆,其单厅票房比普通版本高出近4倍,尝到了甜头的好莱坞于是在其后几年大量推出这种转制而成的数字3D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动画片,如《怪兽屋》(Monster House)、《别惹蚂蚁》(The Ant Bully)、《拜访罗宾逊一家》、《圣诞夜惊魂3D》(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等。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dy}部xx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是{dy}部采用形式的3D电影。 2009年,《》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zd0}、技术{zxj}的3D电影。 随着电影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数字电影的延展形式,数字3D电影异军突起,其发展的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以电影王国著称的美国,3D电影从制片到影院发展,都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自2005年11月迪士尼公司,推出首部3D电影《小鸡快跑》至今,全球3D银幕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块,涌现出像《圣诞夜惊魂》、《拜访罗宾逊一家》、《贝奥武夫》等一大批数字3D影片。数字3D电影的制作方式,也由早期的电脑动画发展到实拍与电脑动画相融合的阶段,使影片更具感染力。《地心历险记》就是一部实拍真人表演、数码动画和3D技术相结合的电影力作。 人用肉眼观察景物时,是根据近大远小、光线明暗、景物遮挡等产生空间感。人的左右眼看同样景物,因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也不xx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复现成三维心理图像后,就能区分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3D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就是模拟人眼观察景物的过程。它在拍摄时用两个电影摄影机,按人眼两瞳之间的距离(约65mm)拍摄同一景物,从而得到的不同角度的画幅偶(左、右眼图像)。在利用三维动画制作3D时,也是模拟人眼的瞳距和角度。分别生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形成画幅偶。放映时将这一画幅偶图像同时放映到银幕上,这时银幕上会出现重叠交错的两个影像。观众在看3D电影时,只要戴上“立体眼镜”,就可以让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再通过大脑复现成三维心理图像,感受到似乎是触手可及立体影像了。 然而胶片立体电影的发行、放映时起时落,偶尔有一、二部立体片问世,燃起观众一片热情,但时间不长便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立体电影的片源不足。由于立体电影的从题材的选择、拍摄、剪辑、洗印到发行放映,都有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制作成本较高、周期也相对较长; 二是由于采用偏振眼镜的立体影院选用的都是高增益的金属银幕,它的放映机也是两台同步连锁的,所以当时的立体影院只能放映立体电影,不能兼顾普通电影。影片产量低,立体影片供应不上时只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影院自然难以长时间维持; 三是观众观看电影时,可能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双机联动放映,当两个画面产生颜色偏差、抖动、错格或影像偏移时,人的视觉神经就会受到干扰,产生眼疲劳甚至头晕脑胀。另外,那时用的眼镜是一种叫做线性偏振的眼镜,这种眼镜要求观众看电影时,要保证眼镜处于水平状态,歪头或身体倾斜也会造成立体感消失、重影严重,产生不良后果。 传统的胶片立体电影多数采用的是线偏振技术。由于眼镜的质量问题或观众配戴不当,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头晕等现象,而新型数字3D采用了诸如圆偏振技术、滤色光轮技术、液晶开关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对观众的坐姿没有了要求,画面的左右眼相互间的串扰降低了,画面更清晰了,亮度也提高了。 (2)XpanD3D系统,该系统使用数字电影白幕,它的眼镜是主动式的,眼镜内装有电子芯片和电池,所以造价较高。 (3)Dolby3D系统,该设备也是使用数字电影白幕,眼镜造价比较高,近期眼镜价格有所降低。 (4)MasterImage3D系统,这套系统是韩国KDC集团的产品,主要应用在亚洲一些国家。 3D电影在制作、发行、放映等多个环节都有所突破,以发行为例,以前洗一部立体胶片拷贝大约要花费2万元左右,现在以数字方式发行成本大大降低。在预防盗版方面,数字3D电影特有的双画面影像,也有效地抑制了放映环节盗版的产生。由于3D电影在放映时要配备专用设备,观众配戴眼镜后才能正常收看,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影院里盗版后影片质量低劣,是无法正常收看的。 1、 动画3D电影,xx由计算机完成制作。不需要真人演员,不需要庞大的剧组,不需要摄影机。近几年发行的3D影片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 2、数字实拍3D电影:是利用2台安装在专用平台(支架)的数字摄影机进行实地拍摄,这对摄影设备和后期制作都有此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影视公司都在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3D实验节目。 3、 2D转3D电影。这是对传统经典影片的再创作过程,它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一些有价值的影片回炉再造,用数字立体技术增强影片的艺术感和冲击力。目前只有美国一家公司从事相关业务,制作成本较高。 目前国外的数字3D设备的单套价格都在人民币30万元左右,有的是采用租用或票房分账的方式,折合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很难被国内影院所接受。 有的3D设备稳定性不好,有的观众反映3D眼镜戴着不舒服,有的影院放映效果不理想等等。 ●2008年9月29日,《地心历险记》作为国内首部数字3D电影在全国85块银幕上映,10天即创造了2000多万的票房成绩。影片上座率达85%以上。 ●目前,全球共有7200余块2K数字银幕,其中美国以4900块居{dy}位,中国以602块名列第二。庞大的2K数字银幕数量为3D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普通的2K数字放映机配合30万左右的附属设备即可放映3D电影) ●尽管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3D电影的创作,观众的热情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有效地刺激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但业内专家仍然认为3D电影只是一种在常规影院出现的特殊放映形式,它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 4D电影 4D电影就是普通的3D电影加上环境效果,它是在3D电影基础上诞生的。4D影院的设备构成较为复杂,除了3D放映设备,还需要动感座椅及其他{tx}辅助设备,影院内安装有下雪、下雨、闪电、烟雾等{tx}设备,用来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4D影院一般多建在游乐场,普通影院如要改造成本很大。 观看4D电影时,观众同样要带3D眼镜,随着影片内容的变化,观众可实时感受到下雨、振动、喷气、喷雾、拍腿等身边所发生与片中影像对应的事件,从而实现惊险刺激、身临其境的效果。
1922年,世界上{dy}部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被认定为是史上{dy}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什么是3D(立体)电影?
3D电影又称为立体电影,就是能呈现出三维影像(上下、左右、前后)的电影。普通电影只能呈现出平面(上下、左右)的影像,也可以说是二维电影。
2、胶片时代的立体电影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尝试用两台放映机通过偏振眼镜放映立体电影。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实验了许多种放映立体电影的技术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还是偏振眼镜和红蓝(绿)眼镜。1962年我国正式发行了{dy}部彩色立体片《魔术师的奇遇》。
3、数字3D电影崛起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胶片时代的诸多问题都得已改进。目前数字3D电影一般是采用单台数字电影放映机,xx克服了两台连锁胶片放映机的弊病。数字放映机系统可以轻松地完成每秒144次的画面刷新,也就是说,让观众的左右眼接受的画面分别是每秒72次,以这种速度展现活动影像,观众感受到的画面是流畅的,丝毫没有跳动和闪烁感。
4、3D设备厂商有哪几家?
(1)ReadD3D系统,目前国际市场拥有量居xx。
5、3D影院{zj0}建设方案?
使用新型2K数字放映机,配备相应的数字3D装置,就可以构建一个2D、3D兼容的影院,这种影院既可以放映普通的数字电影,也可以放映数字3D电影,有效地避免了无3D影片时放映设备和影院的闲置问题。
6、数字3D电影的三种形式?
动画3D电影、数字实拍3D电影和2D转3D电影。
7、改进和关注问题
目前国际上关于数字3D电影的相关技术标准尚在制定之中,节目母版的格式已在DCI组织的规范下基本实现了统一,但关于放映系统格式还没有进行规定,数字3D放映系统在有些指标上尚不满足DCI规范的要求。
8、相关链接
●3D电影的发展始于2005年11月在美国上映的《小鸡快跑》,当时全美84台放映机放映了该片,影片票房较普通2D电影增长了2.5-3倍,引起一时轰动。分析影片高票房的原因,一方面在于3D电影的票价较普通电影高出1-2美元,此外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影片赢得了较高的上座率。《小鸡快跑》的成功极大刺激了制片业和设备制造业,目前全球共有2000多套数字3D系统,已发行影片10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