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偏见”的眼镜,才能看到真实有魅力的国标舞者

和下面类似的言论,小舞者和家长们应该听到过不少。


“跳拉丁舞会早熟,不建议女孩子学。”

“这个舞适合男生跳吗?感觉跳起来好娘!”

“网红小舞者,是不是没什么实力?”


这些看似随意的评论,常常让小舞者和家长感到困扰:咱正常学个舞,怎么还要被别人说三道四?还要如此被“误解”?

你说这些人有了解过国标舞吗?有看过很多相关比赛吗?大概率是没有的,很多人都是带着偏见在输出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对这些“恶评”一一发声回应,但国标舞者能做的,就是继续学习,继续跳舞。


观众也只有丢掉那些错误的刻板印象,才能真正看到国标舞的美,欣赏国标舞者的魅力。



穿着“花服”
开启国标舞的美

仅仅只是看着舞者们穿着“暴露”,就觉得这不是正经舞蹈,那误会可就大了。

当舞者们穿着花服、高跟鞋,抹棕油、梳油头、化浓妆,踩在地板上的她们,正是享受舞台、享受音乐的时候,这才是国标舞最美的瞬间。


了解国标舞之后,就会发现,穿花服其实代表着一种“成长”的信号,意味着小舞者们完成了一次蜕变,正式迈入了“14岁及以上组别”,开启了舞蹈里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舞者们可以尝试更多自己喜欢的风格,每场比赛更换新赛服,戴不同的配饰、梳新的发型,可以尽情“炫耀”自己的肌肉线条,也可以更全地在舞台上展示舞蹈。

这个阶段的国标舞者,是快乐的,是自由的,也是最有魅力的。


打破“刻板印象”
跳舞的男生不止一种模样

但偏偏有人要给这个“自由”上个枷锁:认为男生不适合跳国标,理由是太“娘”了。

对此i姐想说,舞蹈是多样的,是自由的。不同的舞蹈需要舞者去表达不同的情绪和舞姿,在国标舞里,强壮、男子气概需要被展示,绅士、温柔的状态也包括在其中。这一只与舞蹈有关,与性别无关。


跳国标舞的男生,温柔、绅士,会贴心照顾女伴,但同时,因为长期的体能训练,他们也有力量,有肌肉,从不缺刚强之气。



不要用简单粗暴形容,去概括复杂多义的美,国标舞的男生,不是只有一种模样。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男性特质,征服着赛场里的观众,征服着舞蹈世界。

“网红”称号、热度高
是国标舞者用实力赢来的荣誉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众认知里“网红”是炒作、没实力的代名词。当这个词被拿来形容国标舞者时,也带了点儿贬损的意味。

外人看到的是名气和流量,但对于国标舞者来说,“网红”的称号真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舞者需要不断出现在赛场上、镜头前,用一次次硬气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从12岁组到14岁组,再到16岁组,从业余组到精英组,再到院校专业生,这里面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舞者3年、5年、甚至更久的努力。

”网红”称号的背后,炒作是假,努力是真。它激励着舞者们变得更努力,更优秀,更配得上“实力派”,也能成为其他孩子的“榜样”。


人们太容易基于片面信息,固有偏见,去评判一件事一个人。如果你根本就不了解国标舞,也没看过比赛,就不要随意对舞蹈、对舞者下判断。

国标舞者是什么模样,说到底,应该由舞者自己来定义。
郑重声明:资讯 【丢掉“偏见”的眼镜,才能看到真实有魅力的国标舞者】由 中山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协会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