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最美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2010-06-02 10:09

2010-06-02 09:59

2010-06-02 09:20

2010-06-02 09:01

2010-06-01 19:40

2010-06-01 17:29

2010-06-01 17:28

2010-06-01 17:10

2010-06-01 17:03

2010-06-01 15:37

2010-05-31 23:22

2010-05-31 23:07

2010-05-31 16:39

2010-05-31 15:26

2010-05-31 14:43

2010-05-31 14:24

2010-05-31 14:24

2010-05-31 13:46

2010-05-31 13:41

2010-05-31 09:42




  对于舞蹈,一直是门外汉。
回忆一下,自己接触到的舞蹈{zgj}别也就是交谊舞了(儿时的六一节所跳的舞蹈不提也罢)。记得大四时候,课程不多,赶上了90年代学跳舞的风潮,也报名学习跳舞。而同学们对于我这样一个很刻板生活的人突然报名学习跳舞非常惊讶。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了日后的社会生活做些准备,因为想法很幼稚,感觉社交手段自己实在什么也不会,日后怎么混呢?为了这种功利的目的便有了学跳舞的经历。学了就要实践,当年的操场舞会、校园舞厅和曾经的舞伴至今仍历历在目。
毕业后,因为单位性质原因,尽管有几次跳舞的经历,但实在是屈指可数,却可惜了当年的苦练和花费的时间。工作换了后,跳舞风潮已过,机会更是寥若晨星。而在2000年前后,本地曾经举行过一次全国的舞蹈比赛。赛后很多获奖节目进行全国巡演,{dy}站就是在江阴,我有幸观赏。民族舞、现代舞、抽象舞、单人、双人、集体、各种各样,真正让我一个舞盲大开眼界,可惜节目都不记得了,记忆中只有些美丽的片段残存……
上星期某日吃晚饭时候,妻妹拿出两张票,说是大会堂的演出《西厢记》,问是否愿意看。家里一圈人都不肯,我就拿了过来。如果是昆曲《西厢记》{jd1}值得一看,因为早就知道昆曲号称中国最美的艺术,自己却从未看过。有这个机会{jd1}不能放过。
次日上班,到大会堂打听了一下,却不是昆曲《西厢记》,而是舞剧《茉莉花》。而且近期上演的《西厢记》也不是昆曲,而是越剧。心中不由一阵失望。
但是既然拿到了票,而且时间也有,不妨体会一下舞剧的魅力。可另外一张票问了两个人,都不肯去,不由感叹:高雅毕竟是小众艺术。我就附庸风雅一番吧!
按时来到剧院,看到门口已经很多人,也正有很多人络绎而来,可惜的是多为头发斑白的长者。
先说说舞剧,舞剧就是以跳舞为主要表现形式,配以灯光、道具、布景、加上音乐来讲述的故事。每幕开始均有简短的剧情介绍,剧情进行当中没有一句台词。
三遍铃响过,正点开始。
舞剧《茉莉花》以上世纪2、30年代某江南小镇上吴、林两个茶户的恩怨情仇为背景,讲述吴茉莉和林柳青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悲剧。舞台布景精美、灯光绚丽、服装优雅,对于我一窍不通的舞蹈自己实在不敢评论,但当红演员的担纲,自然是精彩绝伦,更有江南的民俗民情的展现,唯美清新。
茉莉、柳青二人青梅竹马,深深相爱。但由于两个家族的阻挠使二人的爱情磨难重重。更有桂俊——他们小时的伙伴,军阀的公子,因为也深爱茉莉,嫉妒柳青得到茉莉的芳心而从中使坏,{zh1}竟然以烧茶铺为要挟逼迫茉莉与他成亲。柳青和茉莉在桂俊的婚礼上见面,暴怒的桂俊将二人杀死,自己也疯颠而亡。茉莉、柳青的魂魄化为两朵茉莉,将芬芳洒向人间……
也许以前没有看过舞剧,这次刚开始时,也颇不适应。过了一会用心体会也能看懂。随着剧情的推进,感觉舞蹈的语言真是丰富:愤怒、痛苦、快乐、狂喜,人的喜怒嗔颠都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主角的舞蹈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风中茉莉,让人赞叹;普通演员的表演也很精彩,阳刚与婀娜各有千秋,只是我却不会描述。遗憾的是自己当时没有带相机,手机拍摄的效果也不好,网上找的照片今天也无法上传,真遗憾。
最让人感动的是结尾:茉莉和柳青死后,其魂魄在阴暗的背景下,合着哀伤的二胡曲,翩翩起舞。那舞蹈分明是二人生时的再演。只是已经阴阳不同,看的人心痛不已,可谓催人泪下……
谢幕时很多观众走到台前,摄影留念,掌声经久不息。
本人没有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根本谈不上对于艺术的见解。但是我知道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可能没有接触过某一门艺术,但触类旁通之下,即便不懂也可以理解。
我以为所谓好的艺术作品,无非让人或心境平和,或与心境相合、打动内心,或让你有所收获,或让你为美所震撼。那么这部《茉莉花》应该属于哪一类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属于后者,观者应该可以感受到最美的艺术,同时应为这最美的悲剧所震撼!
而我应该是幸运的,能够感受到最美的艺术,并有所收获。

几句题外话:演出前的演职人员介绍中,总顾问赫然是当地的主要领导,出品人则是当地的部门负责人。看得我颇有些感慨。其实实在没有必要把他们的名字安上去,不知其本人意下如何。总是这名字挂上去,只会让看到的人不屑而已。只是这中国的国情如此:官场中逢迎风盛,艺坛也是如此。不由让人长叹。







输入您的评论:(不支持HTML标签)

验证码:      段首缩进两个汉字: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


郑重声明:资讯 【感受最美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