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_小峰_新浪博客

                          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

    最近两年,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据了解,随着汉口沿江大道、解放公园路等城市道路升级改造,三镇许多马路老路面被更换掉。与此同时,武昌蛇山南坡、汉阳鹦鹉洲以及汉口永清片等地也陆续实施较大规模的拆迁。那么,由此产生的大量废弃水泥块、沥青块,以及从老建筑上拆下的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武汉市并没有为这些废弃水泥块和建筑垃圾,专门设置一个落脚之地,这些废弃水泥块和建筑垃圾的“归宿”值得引起人们的xx。

    据专家介绍,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是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按照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可分为:(1)土地开挖土方;(2)道路开挖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处理现状

    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除部分进入垃圾处理场填埋外,大部分未经处理,被直接用于回填基坑、洼地;有的被随意堆弃在建筑工地,经过推土机推平后,混合成为绿化用土,影响了植被生长,破坏土层;更有甚者,将其直接倒进江河湖泊,致使武汉水域面积日益减少。如2008年媒体报道白沙洲长江大桥下游约一公里处江滩上堆着偌大一片由建筑垃圾筑成的空地,长约400米,宽约100米,临江一侧深入水中约2米。
    而回填这种方法有很多不妥之处。

占用越来越宝贵的土地资源。武汉市中心城区已没有可供填埋建筑垃圾的场所,企业的目光已经向周边远城区辐射,但远城区也难找到合适的地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

简单填埋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调查,武汉周边几个垃圾填埋场的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专家证实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因为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破坏市容、恶化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序,甚至侵占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恶化了城市环境卫生,与城市的美化与文明的发展极不协调,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如媒体报道(2009年1月12日):在后湖幸福大道以南,百步亭花园和后湖居民区之间,有一片占地万余平米的巨大建筑垃圾山,令周边住户苦不堪言的是,由于这里驻扎了数支拾荒队伍,一到天黑垃圾山里就有人放火烧垃圾,各种塑胶板材燃烧后的恶臭让人无法出门。
    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对建筑垃圾堆放未制定有效合理的方案,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垃圾的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会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再者,由于管理不到位,不少地方城市的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于路边、田边等,车辆往来和风会带起厚厚的尘土,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给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带来威胁。武汉市媒体报道有关运送渣土卡车在道路上随意抛洒垃圾的新闻最近经常出现。

此外,目前建筑垃圾的分捡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表层上的原始方式。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在填埋之前的分拣环节,只是仅仅将易分捡出来的钢筋进行回收,甚至由于没有破碎机械,混凝土中的钢筋甚至都不能进行回收,经过这样分捡后的建筑垃圾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砖、石、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如果直接进行土方回填,掺杂以及附着在回填料中的对于地下水以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涂料、油漆、胶等大量存在。如果对回填料在现场再次进行处理,除现场不具备机械、技术等因素外,繁琐的处理方式以及高额的处理费用会将大多数施工单位阻挡在再生处理方式的大门之外;如果将此部分垃圾制作成建材制品,且前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的工厂少之又少,就算有,高额的运输费用再次阻挡在面前,所以最终还是一埋了之。

借鉴与前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诸多国家对废物再利用的好点子、好方法无疑对我们都将起到借鉴作用。国际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将垃圾变为一种新资源并将其打造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他们建立了一个以技术方法、科学和组织结构的新模式,确保对主要废弃物流动的控制和对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都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废物再利用进行了立法,有了一套完整全面的措施、政策和法律,使废弃物再利用有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并且享受国家政策上的优惠,这就客观上起到了积极倡导的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目前,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日本政府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经过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在政府引导下,日本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一直相当高。而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与巴伐利亚经济界在自愿、负责与合作的基础上签订了环保协议,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成为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议中,政府与建筑业确定了以下目标: 1.为环保地再利用建筑垃圾建立一套经认证的质量保障体系。 2.楼房拆除中产生的垃圾,75%以上必须得到再利用。 3.尽可能的提高建筑垃圾中沥青的再利用率。

这些国家大多施行 “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不仅节约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还能大大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对于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

    从建筑垃圾的可利用价值角度而言,除了国外的已有经验之外,国内也有同样的研究和认识。据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武汉市老科协的一项调研课题表明:武汉市一年丢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后可创造约11亿元人民币的价值。武汉老科协会长金作良说,这些建筑垃圾其实是个宝。他算了一笔账:去年武汉产生的650万吨建筑垃圾,若加以有效回收利用,可创造约11亿元的价值。金作良和多位老科协工作者建议,政府牵头成立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领导小组,出台处理建筑垃圾的实施办法,建委、城管、水务、园林等部门各司其职,加速建筑垃圾资源化步伐。

 

应对措施

减少或者xx城市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应着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垃圾的数量,使得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另一方面,是搞好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1.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这方面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在目前武汉市的各个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大多数仍以农民工为主,素质普遍较低,施工技术水平也较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与施工细节要求。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我国存在许多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这种工程即使质量不成问题,也必然会造成更多的建筑垃圾。所以优化建筑设计,也是减少建筑垃圾的必要途径。
    2.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将建筑垃圾分拣后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填埋。如据汉网消息(2009-07/20)硚口区选定一处废弃鱼塘作为建筑及装修垃圾消纳场。这是武汉市中心城区{dy}个专门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当紫霞观垃圾场关闭,硚口区的垃圾需要运到新洲阳逻陈家冲填埋场,运输路程由原来的8公里陡增到近百公里。运输成本增加近10倍。区城管局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在长丰街附近寻找到一处废弃鱼塘。经过协商,此处被确定为全区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有建筑垃圾运至此处填埋、堆放。鱼塘深7米,据估算,可堆放全区1年的装修垃圾。

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 这种方式已不乏先例。远如北京故宫北门的景山公园,再如天津市{zd0}规模的人造山,占地约40万m2,利用建筑垃圾 500万m2。该市用3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特色景观,如今垃圾山已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还有上海市虹口区广粤路,10年前就利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堆起了一座“靶子山”,如今人xx山上绿树成荫,一点“垃圾”的影子都看不到[4]。
    如今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式是建筑垃圾再利用。根据人民网潍坊2010年2月5日报道  ,潍坊三建集团率先将建筑垃圾经专用设备加工变成新型建筑材料,作为建设高楼大厦的主要材料。一年下来,他们工厂能处理30万立方米的城市建筑垃圾,生成24万立方米新型建材产品,可节约土地约80亩,节约标准煤约3000吨。由于新型建材运用的是蒸汽蒸烤的方法,整个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燃烧煤炭,不但有效节约了煤炭资源,而且不毁坏耕地,也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潍坊市建设主管部门表示,今年将积极推广使用潍坊三建集团、金宝集团建筑垃圾制砖,年内消耗建筑垃圾100万立方米,建成标砖6亿块,逐步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
  

总结与建议

为综合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少程度。我建议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措施:

1、加大对建筑垃圾再生处理方式的宣传力度,使之制度化甚至化。日本政府制定的《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就明确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经过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在政府引导下,日本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一直相当高。
    2、要明确建筑垃圾处理的组织机构具体职责。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处理就需要有个组织进行协调;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倒现象的处罚力度,迫使施工单位只能将建筑垃圾运至填埋场地或者再生建材制品工厂;
      二、采取具体措施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可能性。“低级”填埋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并没有xxxx环境污染,相反会造成{yj}性危害,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部分或经破碎筛分筛余的部分,清洗污水等要合理处置,需要政府和企业慎重研究对策,合理处置并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化污染。
    三、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的不同环节上给予经济上补助。建筑垃圾废料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过的才会产生新的价值。而垃圾的收集,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资金,而通过建筑垃圾再生技术获得的新产品制造成本一般要高于用新的xx原料制造的产品,其附加值一般低于各道处理所花的费用之和,常常使利用者无利可图,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对企业的政策上的扶持和经济上的补贴。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既是对中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检验,更是一次全面提高,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积极地参与进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调查报告《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_小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