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虚拟键盘时代的汉字输入法_云里藏龙_新浪博客
手写输入法虽然比较直观,但不能替代拼音输入法,因为拼音输入法不仅是输入模式,还是一种查询模式。这也就意味着很难用一种方案囊括所有的需求。手写输入法的问题主要出在我们是否熟悉自己的汉字。这些年网络流行的错别字文化,就是在拼音输入法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怪诞现象,可以说是拼音输入法创造出来的网络特有的文化现象。可见计算机对文化的影响力之深远。另外,现在很多情况下出现数字,字母多种混合输入方式,如果在一个界面内良好实现也是一个问题。快速切换不失为一种很巧妙的方法。 在这方面iPhone的输入法提供了一个比较进步的方法,输入键盘会根据输入内容的需要,进行近可能有效的对应。例如输入Email地址的时候会自动提供“@”,“.com”,“.”等常用快捷键。而手写输入法可以快速切换到数字和标点。 虚拟键盘的{zd0}好处,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制造出符合需要的软键盘。例如我们可以制造出,声母和韵母快速切换的新型键盘,而这时候,似乎台湾的注音输入法,更加有效的可以进行检索和对应,因为注音法,每个发音对应一个类似片假名的文字。在键盘上很容易表现,不过我们拉丁化的拼音也没有太大问题, 快捷键是和记忆库相关的,我们记忆的码表越多,输入的速度就越快,就像五笔输入和自然码。全拼的{zd0}缺点是输入字母过多。自然码当年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声母,映射到一个字母,韵母也是如此。这样每个发音就变成两个字母的输入。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需要记忆一个码表。就是你的脑子里面要有一个密码本。 总结下来,汉字目前的输入方法基本建立在一种检索机制上,检索方式有下面几种: 1、全拼检索法; 2、双拼检索法; 3、笔画构成检索法(大多类似于当年的四角号码); 4、笔画次序检索法(例如两笔,这种技术也多用在书写输入识别); 5、部首组字法(类似于字典中的部首检索); 6、笔画数检索法; 7、书写识别法; 有些输入法借鉴了多种因素,但总的来说,前六种方法都是基于一种键盘映射。这里只有手写是最直觉意义上的操作。其他都是一种构成式检索,苹果在{zx1}的拼音输入法里面还添加了全拼+部首组字构成的新的组合模式用于生僻汉字。 王码可以看做是对汉字部首构成的一种新探索。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部首(源于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模式)比较多,很难映射到键盘上,也比较难以记忆。 笔画数检索方法,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能有人使用的,这个效率太差了。新华字典的部首+笔画数只能在字典上用用,用在输入法上,很难想象,但用在在线字典上是可以的。 刚才说过,虚拟键盘可以直观的实现码表对应,也就是密码本是明文的,不需要记忆。在这个意义上,就可以利用虚拟键盘技术制造出很多虚拟汉字输入键盘来。用在触摸式操作的设备上,将带来汉字输入的一场新革命。 这种键盘不能对应太多,否则视觉上查看非常不便,第二要解决用最快的次数组成汉字。一般来说,英文输入只是对应30个左右的字母和标点。但这种方式仅仅比较直观,也并非是{zh0}方式,因此,英文输入也常常辅助类似汉字词组提示类的单词提示功能。 联想和整句智能输入的功能主要利用文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加快检索速度和效率。所以基于上下文的方式仍是不可或缺的优秀技术。 从直觉操作的角度说,码表不应该超过12个。虽然现在30个左右的码表方法还是比较能够令人接受。可能所有的发音单元构成上,30个左右的声母,30个左右的韵母,是一些基本构成。而笔画构成如果过简(就是码表数少),自然造成构成法复杂(也就是输入次数加长)。码表数多,则输入次数减少。想起来,常用汉字也不过两千个,应该有更有效的方法来实现。 汉字的构成,主要是笔画和方位。用手势操作可以直觉的把部首和笔画放置在对应的方位上(例如上下左右以及斜向(构成八方),内外)加起来十个位置。笔画可以有九个,这样构成九宫十位。缺点还是操作不够直观,比书写输入还差。因为手写输入已经囊括了这些因素。 不过这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就是手势的动作方向也可以做为一种输入模式存在,就如同上面所说的方位是可以用手势来表达的,这样如果对应韵母,则可以用手势表达平仄五音。加快选择速度和xx性。 总之,这些只是一些提示性思考,希望对那些研究汉字输入法的朋友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虚拟键盘时代的汉字输入法_云里藏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