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课之地形课——(军校生活回忆)
姓名:浮云一别流水十年、波渤跛伯泊簸舶搏博、平阳之虎、墙头红杏...职业:顽童-学生-学员-教官-助理-助教-讲师 ...年龄:早已弱冠,行将而立,尚还迷惑,不知天命...位置:中国,吉林,长春...个性介绍:(概况+小传+履历=很长)一、主人概况 白衣飘飘、云裳素袖、羽扇纶巾、环佩铿锵、狮鼻大口、素面朝天、玉树可临风、频向天涯搔首,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的搏客主人: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爱情忠贞,品德高古;立场坚定,斗志昂扬;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工作一丝不苟,生活两袖清风,学习三心二意,情感四面楚歌,搏客五谷丰登,博友六六大顺! 在家团结朋友,出门孝敬父母;只朴素不艰苦,只吃喝不嫖赌;善感而不多愁,君子而不好求;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 男模的身材,军人的气质;绅士的风度,博士的学识,骑士的精神,壮士的胸怀!本来是‘骑马依斜桥,满楼红袖招’的主儿,不想转业后有点发福,没有卫郎清瘦,也不比潘安俊朗了,可是宋玉的情怀还是有个一二分的! 太史公阅后,掩卷唏嘘良久,叹曰:此才子帅哥,真乃后无古人,前无来者也!

 

军事地形

大三开学后我们被召集到俱乐部,进行了专业课开课动员大会,此后开始了“日日横戈马(马扎)上行”和“自从穿了解放鞋,嘿,真对得起咱这双脚”的野外军事课生涯!这{yt}我们盼望很久了!以前看着老学员们来回乘车外出上课,我们都有一种羡慕之情,因为,{dy},上野外课,可以出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顺便走马观观“山野村花”,山野村花有啥好看的?总比留在学校整日偷窥烂熟于胸的闭着眼睛都能给画素描的委培队那几个女生要来得丰富一些吧?第二,背着图板,稀里哗啦的乘车出去上野外课,很有军人的感觉,每次野外课回来的老学员路过我们身边,都能从他们身上嗅出一股子苍野之气,是股特爷们的气息!第三,上野外课是老生的象征,就如同在幼儿园里面,一个小朋友可能遇到另一个小朋友会问:你学没学加减法呢?没学?没学是小班儿的,我学了,我是大班儿的!小班儿的你还得瑟啥啊?!

我们最为基础的野外军事课是地形课。作为一名指挥员,如何到野外不迷路?迷路了如何能找回来?如何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位置是哪里?如何指挥xx选择正确的行军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址作为侦察所或者炮阵地?这都需要对地形有所了解,善于利用,对于地形的认识和运用就是我们军事地形课程的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识图、用图,说白了就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所说的那样,要能够一看到大比例军事地图(这玩意都是保密的,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看到的)就马上可以从图上看出山川河流,如同看到真的地貌、地物一样。这个我们比陆军学院练习的还要多,地图看的时间长了就有了感觉,可以不谦虚的说,我xx能够从一幅地图中对于实际的地貌一目了然,一看那大圈套小圈的一堆圆圈,马上脑海中浮现出一座形象的山的轮廓。

至于军事地形课的野外部分,多数军事院校对此科目的训练侧重点是按图行进,而我们的侧重点就是找点!寻找和xx测定站立点以及目标点的坐标,这是炮兵专业非常需要的。这样我们在军事地形课上,经常需要乘坐解放卡车出去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的坐标,正式开始了乘车上野外课的时代。

一个周一的早晨,当大一、大二的小崽子们(这个叫法很差劲儿,但确是当时兄弟们对他们的习惯叫法,可见到了大三我们有多么嚣张)都提着类似收电费的皮包,迈着整齐的步子,吼着震天的口号前往教学楼去上催眠课的时候,我们这些个“大爷们”,用范伟的话说“就凭这些大爷们的智商已经告别教学楼了”,而是要“军事青年下乡”“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拳脚!”一个个“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刀各在腰”的背着图板,夹着{zx1}版——70年版本的xx一比五万地图,别着扎针,挎着指北针,挂着望远镜,斜着水壶挎包,到卡车前集合,趾高气昂的去上野外课了!尽管当时我们携带的一干器具中,我等能熟练使用的只有水壶挎包,但我们毕竟是去上野外课的,牛!!!

相较其他我知道的军校,我们学校的野外乘车组织是很正规的,固定两个班一辆解放车,学员在车厢内整齐坐在马扎上面,成三列,位置固定,每次蹬车程序固定、准确、高效:一般都是我和龙飞快速打开车厢挡板的挂钩,放下车厢后挡板,而后我两人迅速跃上车厢,我用左手,龙飞用右手回接后面钟义和崔伟递上的马扎,提拉他们的马扎帮助他们上车,他们上车后继续帮助后面的人,我和龙飞则快步走到车厢前边两角自己的固定位置,放马扎坐下。如此前面上车的回头帮助后面上车的兄弟直至{zh1}两名战友上车,并拉起挡板锁定为止,蹬车总时间{jd1}不会超过一分钟,整齐有序。

确定站立点坐标的任务,顾名思义,就是知道自己站立在哪儿?我们经常被解放车拉到荒郊野外,正当大家焦急的瞪着眼睛四处寻找村姑的时候,教员会突然命令全体下车,而后带领我们两个班的人一路狂奔,到达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说声:开始!学员们就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该地的坐标上报给教员,这是个比较基础的科目,只需要把我们所站立地点的地貌、地物与图上地貌、地物进行比对,找到图上位置,并通过图上作业测出坐标即可。但是由于我们当时经验缺乏,识图能力不到家,特别是地图版本陈旧,定站立点的时候也经常犯错,有时甚至南辕北辙。

一次当我们多数人已经把坐标上报教员,等待教员宣布正确结果的时候,王鲁认真的请教华剑:

“老华,照你这么说,这个坐标不是4283

“脑子进水啦!4283弄球你老家去了!

“你定的是4480?老华,给我讲讲嘛,求你了!王鲁一贯谦虚好学。

“听好了!你睁大驴眼,看看,我们站的这里有条电线,距离我们大约50,是不?前面还有条公路,和电线交叉是不?这个交叉点就是图上这个点,从这个点返回来,这,这儿,就是我们的站立点,明白不?华剑趁机卖弄起来。

我走过去,看了看老华定的点,双手竖起大拇指,对华剑说:果然是老将出马一个顶半拉!我怎么就没想到以电线和公路作参照呢?

华剑有些飘飘然的说你们这些娃娃懂几个问题!

我接着说:不过有几个问题我不太明白啊,比如你说的那个电线,在图上是电话线,这种电话线估计现在是不能有了。

“恩?……”

“还有那个公路,如果是图上的公路,那么公路距离我们应该只有100,可是我们实际上距离最近的公路至少400米!?

“恩?华剑有些傻了,不停地打量着眼前的公路。

“{zh1},还有个小问题,这个问题不大,王鲁,你说狐狸(华剑外号)会不会游泳呢?不会啊?!那这个问题可就大了!会死人的,不不,会死狐狸的!

“弄球什么都能联系到狐狸!有屁你就放!买球关子嘛?!华剑有些意识到自己错了,开始骂人了,并习惯性的咬嘴唇,扣手上的鸡眼,这是他一贯风格。

“你那个4480的点,好像定在汤山水库里面了!哈哈哈没等自己说完我再也忍不住,笑得蹲在地上了。

 

确定目标点是我们当年上地形课的另一个主要内容,简单讲就是爬上山头,放眼远眺,目之所及的任何一个目标点,在战场上都可能是敌人的工事、火力点、阵地,需要我们知道这一点的大致坐标(xx坐标需要通过侦查和侧地的手段获取)。给教员所指定的目标点确立坐标需要多方的判断,结合实际地貌、地物和图上地貌、地物的对照,结合对于距离和高程的估算,综合加以判断。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在没有其他辅助器材的情况下,确定目标点有一定难度,有时候需要借助一些日积月累的经验。在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在目标点范围内,图上标注有一条水沟或者溪流,而现地由于植被或土坡阻挡无法直接看到水流的时候,为了确定这条水流的位置,一般会借助水沟两侧相对茂盛些的植被,或是跨越水流的桥梁,或两岸稍远位置庄稼地的形状等来推断;另比如一片开阔地突然有一两颗独立树木,那就要猜测这里是不是图上显示的那座坟墓?如果不是坟墓很可能是个水坑?再有,如果眼前有两道山梁,而现地只能看到一个露出一半的带有门窗的小房子,那么如何确定这个房子是坐落在{dy}道山梁的反斜面上,还是坐落在第二道山梁面向我们的斜面上呢?自然是第二道山梁正向斜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通常情况不可能把房子门窗朝向山坡上坡方向,那样下雨时雨水会倒灌进屋的!

另外在确立目标点的时候,还锻炼了我过硬的目测距离的本领,目测距离一是xx凭感觉,这就需要多次反复的判断,而后验证,再判断再验证,逐渐形成距离感,二是把目标点位置的一些地物的已知宽度,(如两个普通电线杆之间50的跨度,一个楼房89米的宽度等)借助相似三角形比例关系,转化成站立点到目标点之间的距离。电视里面的炮兵时不时举着手指瞄来瞄去的,实际上就是在目测距离,怎么测呢?举个例子,如伸直胳膊举起拇指,用右眼看拇指左边缘对向远处一个电线杆,而后改成闭上右眼,用左眼看拇指同一边缘,如恰好对向刚才电线杆右侧紧邻的一个电线杆,假设电线杆间跨度是50米,那么可以确定站立点到电线杆的距离是500米,其中道理并不难,是利用对顶的相似三角形原理,就不具体阐述了。如果说拇指边缘的两次对准方向,不能恰好卡到需要的位置怎么办?也不难,自己的手上有很多宽度刻度可供利用,如各个手指的宽度,手指上的两个纹理间宽度,手掌、拳头的宽度等等,至于运用这些刻度所对向物体宽度与所测量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则需要自己在之前进行很好的测算和总结,我在这方面总结的很好。

虽说现在科技发达了,我军装备也很先进,激光测距仪一下子就可以测定距离,而且精度越来越高,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基本的野外地形识别训练,对于现代的军人同样是必要的,这些都属于基础训练的内容,经过这些训练能在我们脑海中建立起地形、方位、距离、高程等的感觉。

    

郑重声明:资讯 【军事课之地形课——(军校生活回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