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CK21DS0彩电光栅上部缓慢向中间收缩

  观察约一分钟后光栅上部缓慢向中阊收缩。约三分钟后荧光屏上部出现宽5cm无光区域。同时光栅收缩停止。此时观察画面人物的头部缩短,而中下部线性正常。

  该机采用三洋GC3-A21机芯,即LA76818(小信号处理)+LA78040(场输出)+GC3AV8967(CPU)。由故障现象判断为场上部线性不良。观察发现场输出块501(IA78040)引脚焊锡有不易觉察的裂纹,补焊后又顺便将容易出现虚焊的次级整流、各三端稳压IC、小信号处理IC201(LA76818)等电路也补焊一遍,结果故障依旧。又考虑到升压C522(220μF/35V)处在行、场散热片包围之中,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易造成电解液干涸、容量减小的现象,从而引起场逆程供电不足,致使场回扫速度变慢而出现上部压缩之故障。由此分析更换C522,甚至将升压D512及IC501更换,结果故障仍不能排除。

  此时测IC501各脚如附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场输出端⑤脚中点电压在17V以上,与正常值比较略偏高,维修经验表明:场中点输出电压异常,除场输出块已换新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多是直流反馈回路的变值引起的。经测量有关R522、R514、R515的阻值未见异常,检查并代换C514、C520、C524也是无功而返,试换输出C515也无效。

  维修陷入困境,又考虑该机为总线控制机型,难道是总线数据改变所致?

  但该机开机时场线性基本正常,然后故障才慢慢出现,按理说若是总线数据改变所致那么开机时故障应出现,而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故判断总线数据正常。又想到故障逐渐严重并最终稳定下来,那么IC501有关脚位电压是否也是先变化后稳定呢?重新测量,发现②、③、④、⑥脚电压故障前后基本一致。而①、⑦两脚电压开机时为2.93V,在故障最严重时升至3.22V,变化最明显的是场输出端⑤脚,从开始时的16.67V升至{zh1}的18.23V才稳定下来。分析该机场输出电路(如附图所示),IC501①脚为场激励脉冲输入端,其电压值主要由IC20124脚电压决定;⑦脚为参考输入端,由+9V电压经R510、R511串联分压获得,又由于R512的存在,故①、⑦两脚电压相互影响;由于LA78040内电路实际上是一直流电路,故①、⑦两脚电压决定其输出端⑤脚电压的高低;反过来⑤脚电压又通过反馈电阻网络影响①、⑦两脚的电压,以上分析说明①、⑦、⑤三脚电压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既然⑦脚为偏置电流输入端,其输入电流的大小决定⑤脚中点电压的高低,那能否通过调整⑦脚外接电阻R510、R511的分压比来改变其偏置输入电流,将⑤脚电压拉低以达到修复机器的目的呢?试将R510改为20kΩ,发现场幅压缩至荧光屏中部仅剩下6cm宽的光栅,又将R510取为27kΩ,发现光栅的上部线性异常延伸,扫描线清晰可见。

  这充分说明调整R510、R511的分压比既能调整光栅的场幅度也能调整其线性,并且R510取20kΩ太小,取27kΩ太大,于是取一只20kΩ的电阻与一只5kΩ的电位器串联,接在R510的位置,开机后微调电位器,直到光栅幅度和线性恢复正常。保持电位器不动,用数字表测其总阻值为23.4kΩ,找标称值为24kΩ的电阻代换,连续试机数小时故障不再出现。实测IC501正常工作时各脚电压见附表。

  小结:本机场上部线性不良,最终采取增大R510的阻值,减小LA78040⑦脚偏置电流,从而将输出⑤脚电压拉至正常达到修复机器目的。今后若遇到类似的故障而又找不到损坏的元件时,可通过调整偏置电压/电流数值(直流反馈电压值)来修复。

  问题的提出:本机故障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若能调出总线数据,那么能否通过调整有关数据来修复本机呢?希望探讨、交流。

 

  • 0

width=513

郑重声明:资讯 【三洋CK21DS0彩电光栅上部缓慢向中间收缩】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