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派女画家_书画经纪人馨心_新浪博客
海派一般指海上画派。海上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上海之外,还包括江浙一带。清末时期,这些上海周边的书画家及全国各地其他书画家纷纷来到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大舞台施展才华。而到民国,上海已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工商业中心。上海的艺术市场也随之兴起,并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活跃在此时的女性画家积极参与市场,成为了海派书画家中的一支生力军。她们投身于画会、画团,凭借自身特有的人脉优势以及精湛的技艺,在民国时期的艺术市场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分析海派女性画家的润例,对我们了解当下女画家作品的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润例近同润笔,典出《隋书·郑译传》中“润笔”一词,它是指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当时因“君子耻言利”观念的影响,润笔成为此类作品在定值标价时的隐语。女性画家继承了清季以来画家订润卖画的传统,由其身为社会名流、要人的师傅、师兄、丈夫、父亲、朋友等人为其订润,推荐、提携她们进入书画市场。
  民国海派女画家中,一部分承袭旧时中国闺秀的传统,师承恽派,专长花鸟、山水及仕女等。她们在进步开放思潮的带动下,社交访发,与其他画家相互切磋学习,加入绘画社团,已经融入市场,如吴杏芬、任霞、艾珍等。艾珍在1930年的《墨海朝》杂志上刊印的润例里介绍到:“洵属恽冰女士嫡传,尤擅双钩花卉,名闻遐迩。”还有一部分出身士绅望族与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家学熏陶,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有的还去美术学校学习,像李秋君、陈小翠、朱梅村等。吴湖帆是朱梅村的舅父,吴出于惜才之心为其代拟润例,后且多次重订润例达数十次。此外,还有的属自小拜师学艺、科班出身,像顾飞、杨氏三姐妹等都是绘画造诣了得的女画家。身为我国教育改革元老的蔡元培与其他名流大家,出于对后辈的爱护,以及满足众人对女画家崇拜而求画的愿望,为杨氏三姐妹多次定润。
  大概自唐xx始,就有女学生拜师男性文人的事例。到清朝时,这种情形渐渐多了起来,为人耳熟能详的《随园诗话》中就记载了袁枚与其几十个女学生的佳作。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到了辛亥革命后,女学生跟随男性名画家学习之风已比较普遍。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王一亭、汪声远、萧俊贤、陈半丁、江寒汀等名画家都有为数众多的女学生。张大千、黄宾虹及王一亭等人还为尤韵泉的画作大力推介、订润。王一亭不仅是位画家,而且也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巨头,有雄厚的财力与丰富的人脉,他对后辈不遗余力地赞助与扶持,在有美堂金石书画家润例里就收录了他为韩佩芬女士代订的润例。另如海派书画泰斗吴昌硕先生为查浣尘在1927年3月7日的《申报》上代订花卉润例,黄宾虹与其他画家在1941年7月2日的《申报》上为何怡如女士代订润例。在这之中的许多女画家因自身家庭富裕,投拜在多人门下学艺,如谈月色、陈佩秋、杨雪玖、萧淑芳、何香凝、江采等女画家。
  海派女画家或为名门之后,或出书画世家,其亲成亲朋中多为名家。例如,吴杏芬、任霞、吴瑛、陈小翠、丁慕冰、康同璧、高壁、杨氏三姐妹、樊颖初与樊诵芬姐妹、顾青瑶、江圣华等等,她们自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或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成长,深得家族真传。在她们所定的润例中,这些信息在一则“小启”里被逐一介绍,如:吴杏芬的父亲是吴鸿勋,吴瑛为吴野洲之女,陈小翠为陈栩园之女,丁慕冰为丁丙之女,樊氏姐妹是樊少云的女儿、康同璧是康有为的女儿,以及高璧是高络园的女儿等。这些突出的关系背景也是吸引众多藏者与买家的一个由头,人们由此而认识这些女画家,慢慢地接受且喜爱她们的作品,成为她们的追捧者。
  民国时,画坛出现了不少“夫唱妇随”的画家,如潘静淑、荣君立、宋若婴、何香凝、褚保权、潘素、任霞、杨雪玖、周炼霞、孙禄卿、陈佩秋等,他们均是书画名人与大家的夫人,因条件的优越,对家事操心较少,更多心思可用在书画创作上。还有些女画家的丈夫并非书画圈内人,他们因喜欢书画,对女画家参与市场也非常支持。如蔡哲夫与其他书画名流常为其妻谈月色定润格。相比中国古代,在《艺林悼友录》里记载的铁仙女史作画被社会鄙夷、家人唾弃的凄惨情景,这些民国时的女画家就显得格外幸福。古时闺阁足不出户的传统制约了女子的眼界与心胸,只是寄情于日常所见或与家人亲属交流所得。晚清民国后,这种束缚已经打破,她们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拜师学艺,结社作画,与其他的同门同学、社团朋友交往学习,很多女画家参与了以社团名义为社员定润的这种刊润形式。例如,吴青霞作为雨社的成员,其润例刊登在1925年5月3日的《申报》;赵明湖、徐聪湖、冯棠湖、冯棣湖、赵菱湖等女画家与湖社的其他成员,将润例刊登在自己社团的第40期《湖社月刊》。而到抗战初期,一批思想活跃的女画家渴望组织一个展示自身风采的自由天地,倡导发起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对艺术市场的固有格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中的倡议人如李秋君、吴青霞、顾青瑶、陈小翠等人以自身的影响与功底自订润例,并附有收件处与代订人。其他不少的会员依靠会刊中专栏的介绍与润例被更多慕名而来的喜好者所推崇。
  通常,女画家的润例前都有一段“小启”,这是润例的传统模式。“小启”的内容包含了一系列对女画家的介绍性描述,如1922年12月在《俭德储蓄会月刊》上刊登一则润例,先介绍道--胡滩平是朴翁的长女,暗示她的社会背景、家学渊源,接着介绍她的专长是山水与篆隶,山水师承何诗孙与顾鹤逸,还加上煽动性话语鼓动人们收藏与购买。海派女性画家大多以这般程式来推荐作品,随后将各式的作品价格附上,在{zh1}交代收件处及收件人的信息。有的还将代订与重订润人的名字署上,反映了她们羞于将作品示人的委婉心境。
  民国时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但是透过一张张薄薄的海派女画家润例,我们仍可以嗅到当时女画家定润时的那份真挚与淳朴,她们大多是出于结交墨友、助赈救灾等,希望以画会友,以画助人,较少考虑自己的经济所得。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精神浮躁,人们一味地追求名家绘画作品,很难静心地细嚼作品所反映的艺术真谛。另一方面,画家本身被世俗蒙蔽了双眼,无法平心去创作;一些充当画家与买家桥梁的中介人只为投机获利,不断炒作,使作品价格远远脱离了作品的价值,极大地破坏了润例的真实本质。抛开一个个民国润例的价格数字,用心去感悟那时女画家的心境与追求,我们会不自觉地为其重在参与的心态所感动。相信这片片润例,对于如何看待当下制订作品价格的真正意义有所启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民国海派女画家_书画经纪人馨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