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穿越内蒙古- 南柯一梦的日志- 网易博客

横向穿越内蒙古

2010-05-07 21:51:42 阅读6 评论1 字号:

 

 

 2010年4月20日。

上午决定晚车离开通辽,中午要看工作结果才能买票,中午时分来到车站。

通辽直达呼和浩特的501次列车硬卧车票已经卖到几天之后,售票员说当晚1817次,仅有一张硬卧票,很幸运,欣喜买下。1817次列车是由乌兰浩特开往呼和浩特的,它是经由通辽站的过路车,在最需要的时候,不耽误一点时间就买到卧铺票,实在是幸运!

当晚心情极好,19点20分退房。通辽站二楼候车大厅挤满了等待上车的旅客,队伍排成长龙。

列车正点驶进通辽车站,随人流检票过通道上车。硬卧车厢里先上车的旅客站满狭窄的通道,在各自安置行李。

找到自己的铺位时上面行李架还有空位,双手把很重的拉箱举过头顶放在行李架上,每次往行李架上举拉箱都会情不自禁想:人在关键的时刻会很有潜力啊!我随身的拉箱真的很重,里面俨然是个小世界,生活用品齐全外加工作资料和笔记本电脑。拉箱在平滑的硬质路面拉起来很是惬意,然而走台阶过通道时,手提一会儿,就会觉得吃力,要是原地双手把它举过头,还真不敢想自己行不行?可是每当在车上,每当要把它放在行李架上,身体的力量就自然调动出来,完成自己必须要完成的动作。

举拉箱的经历让我常常胡思乱想:要是少年时有教练引导和培养,没准我也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举重运动员,没准我也会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那我就不会一次一次的站在硬卧车厢里举拉箱,而是站在奥运领奖台上举双手向欢呼的人们致意!

19:48列车鸣着长笛开出通辽站。我坐在窗前简易折椅上看着窗外夜幕下不断闪过的灯火。

大哥……

一位红衣年轻女性向我求助,她说她的硬卧票号在××号车厢,想与我调换一下,说我这间硬卧里的五个女人和她是一起的。

她的铺位与我的铺位隔着一节车厢,我心里极不情愿xx,并对只管自己方便不顾别人疲劳的人很反感,当时就说,我很累不想动了。

她居然在我身边一次次反复劝说我换给她,我感觉她极像计划经济时期单位里的女政工干部,专门做别人的思想工作,很烦人!我说你不要再讲了,我真的很累,一步都不想走。她还说什么,发动那几个女人一起把我送过去,我心里有些愤怒,但还是友好地看着“女政工干部”,语气平和而坚决地说,我不换。

出门在外我一贯是乐于助人的,有人要往行李架上放东西,有人要把行李架上的东西取下来,搭把手,举手之劳没什么问题。

刚刚双手把拉箱举过头放上行李架,现在硬是要被人家折腾到别的车厢,我怎么会同意呢!

有些女人是很自私的,她只想自己。换位想想是我向她提出这个要求,她又怎么可能同意呢,当然我决不会向任何人提出这种要求。

因为我没答应她,很快我就从大哥变成了敌人。

自私的力量是惊人的,自私的女人会一意孤行,她不会放过一切可能的机会。继我之后又一个目标进入她的视线,她面带笑容开始接近另一个男性旅客,简短的沟通,那个面色黝黑的中年男性旅客背着简易小包乖乖地跟xxx另外的硬卧车厢。

乘务人员大声提示旅客做好休息准备,列车马上熄灯。

硬卧铺上我和衣而卧,滚动的车轮把隆隆的声响透过车体传到铺位,再透过枕头一次一次反复冲击耳鼓,这声响像是提醒旅客这里是列车上。

其她五位年轻女性都陆续就位,还相互询问是否脱裤子睡觉,一个声音说,不脱裤子睡不着。我对铺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白净女人,她说她不脱裤子难受,睡不好,说着两条白晃晃的肉腿一下双双退出裤管,然后迅速缩进被里。

如今女人比男人思想开放,男人穿高领,女人低胸露背。

我多年出差,无论在硬卧车厢里还是轮船上过夜连外裤都不脱。

现在和衣而卧,本来也没什么,听她们一说不脱裤子睡觉难受,才感觉这线裤、绒裤、外裤裹得人着实是不舒服。可是多年保守和审慎的行为底线一时难以跌破。

安稳地躺在那里,心境放平和,什么都会丢在一边。想一想曾经的汶川地震灾区、想一想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废墟下的灾民……

嗨!穿绒裤和外裤睡在温暖的卧铺车厢里真是一种xx的幸福和享受!

列车熄灯,瞬间车厢里一片漆黑。回顾这些天在外面的工作,一时不能入睡。

没多久,对铺那个白净文雅的年轻女人,发出巨大的呼噜声。很难想象,这不雅的呼噜和她那姣好的面容是何等的不相称!

白净文雅女人的呼噜很快带动同伴,至少有两个女人加入她的行列,三个女人遥相呼应,呼噜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列车奋力奔跑,车轮隆隆作响,呼噜声欲与车轮试比高!

从通辽到呼和浩特列车将由东向西南横向穿越内蒙古腹地,黑暗中我盘算这一夜列车沿途将要经过的车站:开鲁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

 

2010年4月21日。

早6:30 分,睡眼朦胧中爬下铺位去简单洗漱,回来坐在车窗下简易折椅上看外面的景色。估计车行地理位置大约是赤峰市的林西县与锡林郭勒盟的正镶白旗毗连处。

昨天通辽气温回升,毛衫加外套夹克有些热,列车跑了一夜10个多小时,气候一下差很多,车厢里很凉,外面天色阴沉,荒芜的草原一片银白,风力很大,西北风刮小雪,没看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7:40多,列车到正镶白旗境内,阴沉沉,灰蒙蒙的天空刮着零星的雪花。正镶白旗与县平级,归锡林郭勒盟管辖,这里的自然条件似乎很差,车站也很简陋。

8:40分列车进入化德县境内,化德县属乌兰察布市管辖,这里的风雪更强劲,化德县弥漫在风雪之中,像回到了冬季,车厢里显得阴凉,让人打寒颤。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一切娱乐活动将停止{yt},这{yt}全国人民将为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遇难者们举行纪念和哀悼活动。

虽然我此次旅程目的地是鄂尔多斯的东胜,距青海玉树已不十分遥远,但我个人身单力薄无法前往灾区抢险救灾,没有组织管理,没有抢险救灾经验也许会给灾区政府添乱。为纪念和哀悼灾区遇难者,为表个人一片诚意,我决定节食{yt}。

风雪中列车继续前行,从化德县向西南的商都县进发,商都县同样归属乌兰察布市管辖,气候条件与化德县并无区别,商都烟雪弥漫,天地一色,郊外的小树被强劲的西北风刮得无所适从。

从商都向西南前方是集宁,集宁对很多内地人可能会陌生,它是乌兰察布市一个辖区。

列车到集宁时这里刚刚经历一场不大的雨夹雪,飘落的雪花落地即化。

站台里很冷清,看不见多少旅客走动,寒风从车门吹进车厢通道,旅途疲惫,体力不支,急忙回到车厢里。

呼和浩特已近在咫尺,从集宁前行是卓资县,卓资县属乌兰察布管辖,列车驶出卓资县即驶出乌兰察布市管辖区,进入呼和浩特市辖区。

列车到卓资山站,卓资县郊外被清雪覆盖,残雪中露出红褐色土地。

列车到了卓资县我想起一件往事:人生有很多事和经历真无法预料,5年之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我会来内蒙古呼和浩特,怎么也不会想到居然还要途径卓资县。

2006年夏季我在哈尔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总说他的侄子很快从内蒙卓资来哈尔滨,侄子要留下帮他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第三天公司果然出现一个37岁上下周正、白净、帅气的男人,看外表属脑力劳动者,后证实他曾是一位金融工作者,内蒙的风沙没有把一个长年工作在办公室里的金融干部变成粗糙男。

几天之后我们已经较为熟悉,×总的侄子叫×××,他说他家在内蒙的卓资县。卓资县在全国知名度不高,当时对卓资县很陌生,竟一时在内蒙古版图上找不到。他说卓资县是{gjj}贫困县,他说他此行只是看看,还没决定是否留下来,他在内蒙古家境还不错,跑这么远的路程,他要好好考虑这个事业是否值得去做。

一周以后他决定离开时,当即遭到叔叔的严厉批评。他对叔叔的批评以消极沉默对抗,一言不发。他的叔叔叫我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我试图与他沟通,发现他的话似乎很有道理。

他决定两天后乘飞机返回内蒙。第二天一大早天降大雨,一个上午雨越下越大,风力有五六级,我们的生产基地地处郊外,周边没有像样饭店。×总的同学,公司副总L总说,侄子要走,就让他走吧,离家这么远,父母、老婆、孩子都扔家里怎么行,将心比心别再强留了,不管怎么说,千里迢迢的,要走了我给你做几个好菜践个行。

L总平时很善烹调,技艺不亚于厨师,没一会儿七八个个菜摆到餐桌上,外面交加的风雨丝毫没有衰减。

×总的侄子没有一点开心,心情似乎很沉重,这是一个心思很重的男人。

为了让×总的侄子能够放松心情,高兴的离开,我说,你喜欢喝酒,要走了大家陪你痛快地喝一次,丢掉烦恼,哈尔滨啤酒,百年历史,品质不凡,你等着,风再大,雨再大,顶风冒雨也要把酒取回来。说完,我撑开巨大的红蓝相间遮阳伞,冲出屋门消失在烟雨中。那是一把海滨度假遮阳伞,规格很大,外面的强风刮得巨大遮阳伞左右歪斜,紧握伞把,双手光滑吃力,我真担心遮阳伞会像热气球一样突然升空,事实上远没有我想像的可怕。顶风冒雨坚持走了一段路,超市里的人看见我举个特大雨伞被风吹的前仰后合的好不开心!

回去时我增加了重量和负担,啤酒的重量把遮阳伞牢牢拴住,负担让我风雨中力不从心,×总的侄子看见我回来时的狼狈样子,他{dy}次笑了,他说他会记住哈尔滨人的热情和真诚。

那天的雨下了一整天,风也刮了{yt},哈尔滨啤酒喝的很开心。

第二天雨停了,下午他要离开了,×总有事不在,没能送他的侄子,我一个人在公路旁目送×总的侄子上了公交车。

时光流转,5年之后,我居然鬼使神差的途径卓资县。

列车驶出卓资就进入呼和浩特市辖区境内,气温开始变的温和,地面没有残雪,很潮湿。

列车全程晚点20分钟,13点30分,列车终于到达终点站呼和浩特。下车时站台湿漉漉的,走出出站口零星小雨下的不紧不慢。很多人围上来推销简易折叠雨伞。呼和浩特不是我此行终点站,无心逗留。便利的是长途汽车站就在火车站侧面,只有几步之遥。

从呼市到鄂尔多斯东胜的火车要等到次日上午9时,我不会平白无故的住在呼市等火车。从呼市到鄂尔多斯东胜,汽车车程要4个多小时,最近一班车次是14点30分发车。买好票时已经是14点整,我还能在呼市站前停留30分钟。疲惫中自找快乐,瞬间拍下呼和浩特市火车站和站前街景。

呼市客运站务人员全部为女性,多数肩上斜披绶带,仿佛开展某种优质服务活动。她们各负其岗,尽职尽责,热情主动,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一点不觉得排队乘车是件麻烦事儿。

呼和浩特市正北方向,一个多小时车程是四子王旗大草原,正南方向三个多小时车程是山西朔州,呼市东部与乌兰察布市毗连,西部与包头和鄂尔多斯接壤。

14点30分开往鄂尔多斯东胜的大巴驶出车站。呼市郊外远山朦胧,土地一片褐色。虽是阴天,但气温感觉暖暖的,三个多小时的时差,呼市没有化德和商都的风雪和寒冷。大巴上京藏高速公路,一路狂跑,路边时而有少量散落的牛羊,远山延绵不断,土质沙化并不俊美。

整个下午温暖如春,大巴到包头东时阳光充足明媚,外面远处有发电厂闪过,巨大圆体储煤仓引人注目。强光直射车窗,拉上窗帘盼着早点到达终点站。大巴远不如火车舒适,三个小时的颠簸已疲惫不堪。沿途荒原延绵不断,看久了都市的喧嚣和繁华,来到空旷无际的草原,心情愉悦亢奋。从大连出来10天,没离开内蒙古的城市和草原,内蒙古版图横向跨度极长。以前去过呼伦贝尔盟大草原,去过边境小城满洲里,也去过与黑龙江毗连的扎兰屯和成吉思汗。此行已经横向穿越了内蒙古大草原。

18点多,大巴进入鄂尔多斯的东胜,夕阳西下,天高地远,逆光中的城市显得格外美丽。没有欢呼,默默自语:陌生的西部城市,神秘的鄂尔多斯,我来了!

汉时蒙地为匈奴,那时汉使者出使匈奴骑马要走上十天半月的,向我这样从东向西横向穿越内蒙古腹地少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现代化交通工具缩短了时空,火车汽车22小时联运把我从内蒙古东部边缘城市通辽送到了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胜。如果乘飞机那更加快捷迅速!

这{yt}从早到晚为纪念和哀悼玉树地震的遇难者,节食{yt},进食:小苹果一个,二两装花生一袋,白开水100毫升。

一路疲惫困倦,但是能以一颗诚挚的心和行动告慰玉树地震遇难者,扪心无愧!

 

                                                                                        写于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横向穿越内蒙古- 南柯一梦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