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移动互联网:离春天还有多远? » IT社区- IT博客聚合器,汇聚 ...

  今天参加了The Great Wall Club在北京举行的2010移动互联网大会,此次大会是业内最为隆重的会议,出场嘉宾包括了国内外xx的移动互联网精英人士。我参加过多次移动互联网会议,也在网媒上看过很多分析文章,绝大部分都在表明这样一个主题:移动互联网将会在中国高速发展。

我不同意。

原因有如下几点:

1.手机电池电量

  手机的硬件配置越来越高,高频处理器,高清分辨率触摸屏等应用逐渐普及,但是与这些硬件的提升格格不入的是,手机电池的电量可以说一直在原地徘徊。近几年来的手机电池,容量大多数是在1000-1500毫安之间,尽管在2G网络下,手机上网带来的电量消耗仍然是惊人的,而到了高速的3G环境下,手机电量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在手机电池方面,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创新举措来大幅度提高手机电池的蓄电量,尽管国外的一些机构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性能强大的手机电池,但是要真正应用到手机上,还有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手机电池容量的问题{yt}不解决,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3G进程,3G费电量和移动互联网有什么关系?移动互联网必须依靠于高速的网络,目前的2G远远不够,所以现在谈移动互联网,就不得不说3G。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全球的电池基本上都是1000-1500毫安的,为何国外的3G发展还是那么迅猛,这是不是和电池没有关系?是的,手机电池是目前全球手机市场的发展瓶颈,但是很多发达国家,也就存在手机电池问题而已,因此问题并不是那么突出,而在我国,手机电池虽然也是一大问题,但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在制约着中国3G的发展。

2 政策/环境问题

  早在几年前,国外的3G就开始应用了,在其他国家高速发展3G的同时,我国仍然处于2G阶段,直到2009年1月17号,我国的3G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才正式完成,在3G网络坏境应用上,我们落后于其他国家好几年。

  苦苦等待几年之后,3G终于在中国正式使用了,但是居然有3套标准:中国联通的WCDMA,电信的CDMA2000,以及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TD-SCDMA,一国两制三G标准,在我国真正落到了实处。

  不同的3G制式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了解3G的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使用何种制式好,而且某些定制终端只能使用制定的3G卡,如果用户换成了其他运营商的卡,则无法使用。并且目前三大运营商定制的3G手机存在着数量少,价格高,配置低,外观丑等客观事实。

3.用户习惯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2G网络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3G的发展,给电信和联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的一个问题是,国内有大量的xx手机,xx手机用的3G制式都是WCDMA,而很多xx用户用的都是移动的卡,这就带来了一个换机还是换卡的复杂问题。

  作为一名xx手机用户,我不大可能会因为3G制式而更换我的手机,因为xx手机的种类实在太丰富了,涵盖了各个系统平台,并且功能比较全面(比如WiFi,以及某些Nokia的FM射频功能)。

4.资费问题

  这是一个会在长时间内存在的问题,3G在我国刚刚起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目前资费比较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用户向3G进军的步伐。

  3G资费高,下调不就可以了么?没那么简单。假如3G资费和2G一样便宜,将会有大量的用户转投3G,极有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的恶劣情况,相信不少读者都知道iPhone严重拖垮了AT&T的网络。而且我国的3G网络远没有欧美等发达国家稳定,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想一想我们当年的固定电话吧,{dy}批安装的用户都是以非常贵的价格购买的,随着用户的不断发展,安装费不断下降,并且这些初始用户昂贵的安装费被花在了维护线路的稳定性上,现在,我们安装固话是xx免费的,并且线路非常稳定。所以3G的发展也会是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顺序,最开始的用户不断为后面的用户铺路,目前3G的资费较高,是一个必定存在的过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的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并不乐观,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探讨。

注意:这篇日志中嵌入了xx操作,请访问该日志地址进行xx


  •   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近期发布《2009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信息监测分析报告》显示,2009Q2中国移动共推出22种新产品,新产品中,中国移动围绕移动互联网资讯类及电子商务类产品比重较大,表明中国移动欲借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增加用户粘性,抢占市场先机。此外,创新的增值业务既贴合3G时代的业务发展方向,又把握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市场需求。本季度中国移动新业务分布十几个省市,中国移动集团推出业务多达7项,新产品的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随机推荐文章:


? ?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式移动互联网:离春天还有多远? » IT社区- IT博客聚合器,汇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