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

2010-05-21 19:06:07 阅读7 评论0 字号:

一、GB/T 19064-2003中控制器、逆变器技
     
      术条件编制说明
     
      ◆标准项目的起源
      1998年由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全球环境(GEF)/世界银行中国可在生能源商业化发展促进项目—光伏市场开发子项;
      计划:在我国西部地区推广10兆峰瓦太阳能户用光伏电源系统(约30~50万套)
      ◆ 目的:促进光伏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潜在市场的开发,为进一步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矗
      为保证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与质量,国家经贸委可在生能源项目办按世行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的要求,组织中外专家并经科研、生产及检测等单位的调研和征求意见,1999年5月制订出“太阳能户用光伏电源系统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技术条件”。
      ◆依据: 技术条件中的控制器、逆变器指标要求,是依据世行专家提供的产品技术要求及其他国家标准而编制的。
     
      二、GB/T 19064-2003中控制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与实际检验中的质量
     
      1.充满断开(HVD)和恢复功能
      ◆要求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和恢复接连功能。
      ◆标准设计的蓄电池值为:12V;则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电压参考值:
      起动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5.0~15.2V; 恢复连接为:13.7V。
      固定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8~15.0V; 恢复连接为:13.7V。
      密封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1~14.5V; 恢复连接为:13.2V。
      注:脉宽调制和开关型的控制器主要在充电回路设计、采用的技术与其不同,故本标准中就没有特定连接恢复值要求。
      ◆标准指标不足点及存在问题:
      ⑴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都应该有一定的电压宽度,则恢复连接只规定一点,这会给电路设计、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
      ⑵被检产品指标与标准有一定的偏差,其原因由二个方面:
      a.用来做基准电压的器件造成和电压比较器存在不稳定或有较大的温度漂移。就会造成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充满断开电压和恢复充电电压值时存在较大的差异。
      b 产品出厂检验时所用的电压表没有经过定期计量,则有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出厂前参数设定值也存在着相应的误差。
     
     
      2.温度补偿
      ◆ 考虑环境及电池的工作温度特性,控制器应具备温度补偿功能:
      --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再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热不易散出,就会导致电池温升过高,电解液干涸,造成电池的热失控。
      --温度补偿功能主要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下,能够对蓄电池设置更为合理的充电电压,防止过充电或欠充电状态而造成电池充放电容量过早下降甚至过早报废。
      ◆ 在标准中规定了温度系数在-3~7mV/℃。
      ◆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目前送检的控制器大部分不具备此功能,无此功能的主要原因:
      a.电路设计稍加复杂;
      b.生产成本略有提高。
      ◆ 补偿值的具体设定应根据蓄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参数来确定;
      补偿值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关系电池使用时间长短的重要因数。
     
      3.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提高光伏电源的转换效率,控制器的静态电流应尽量低。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zd0}自身耗电不应超过其额定充电电流的1%。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静态电流超出标准要求主要出现在30w/12V以下的光伏控制器,造成此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电路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继电器的电路中,应避免控
      制器空载时继电器处于驱动吸合状态,否则继电器的驱动线圈将
      会消耗十几毫安甚至几十毫安的空载电流。设计时考虑:
      ⑴ 驱动电流较大的控制元件与电路工作之间的落辑关系;
      ⑵ 各部分电路的偏置电流调节到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时最小值。
      b.电路中控制元器件的选择与采购:
      尽量选择驱动电流小的控制元件,如:电压驱动型的功率器件
      及CMOS电路等,并注意这些元件的质量。
     
      4、充、放电回路压降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还应对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提出要求。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控制器的充放电回路压降过大,主要问题出现在额定电流较大的光伏控制器,其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充放电回路中反向隔离器件的选择不合理,充放电电流较大时,应尽量选用正向压降小的肖特基二极管做充电回路中的反向隔离保护。
      b.电路板焊装工艺存在一定问题:
      ⑴通过大电流的导线截面积不够;
      ⑵电路板铜铂线条较窄;
      ⑶大电流焊接点存在不同程度虚焊现象;
      ⑷蓄电池放电回路中的保险管(如选用劣质管就产生较大压降、卡座与电路板焊接不良同样产生较大压降)。
     
     
      三、GB/T 19064-2003中逆变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与实际检验中的质量
     
      1.输出频率
      ◆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应具有稳定性。
      ◆本标准中规定的输出频率应在49Hz到51Hz之间。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实际检测中发现,有的直流/交流逆变器输出频率漂移比较大,开机时输出频率在50Hz左右, 工作一段时间或环境温度变化以后,输出频率上升到57 Hz,甚至60 Hz以上, 主要原因:
      a.选用的元器件参数离散性较大;
      b.选用的元器件参数温度漂移较大。
      c.缺乏稳频措施等原因造成的。
     
      2、带载能力
      ◆要求逆变器在特定的输出功率条件下能持续工作一定的时间。
      ◆标准规定如下:
      (1)输入电压与输出功率为额定值,逆变器应连续可靠工作4h以上。
      (2)输入电压与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125%,逆变器应连续可靠工
      作1min以上。
      (3)输入电压与输出功率为额定值的150%,逆变器应连续可靠工
      作10s以上。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500~1000VA的逆变器达不到标准和产品说明书要求,影响了光伏电源系统实际运行的可靠性,缩短了产品的寿命。
      其主要原因:
      --设计功率余量不足。
     
      3、效率
      ◆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逆变器的效率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标准中规定了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额定功率的75%时,效率应大于等于80%。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目前小容量的产品(300VA)的效率都不高,长期工作损耗大、易过热,达到温度保护点就会自动关机,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其原因:设计功率没有充分的余量。
      *目前小容量的逆变器大部分都是方波输出,则输出电压值偏差较大:
      --由于生产企业对交流电压有效值和真有效值没有加以区分,
      --或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逆变器的方拨波电压导放输出电压的值的较大偏差。
      4、标准中的不足点
      ◆标准中缺少对控制器和逆变器一体化的要求,这对一体化的产品测试造成一定难度,因为控制器和逆变器一体化后,原控制器的输出指标和逆变器的输入指标均无法测试到。
     
      ◆对于村镇用光伏电源系统,蓄电池组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但目前控制器对蓄电池组的管理功能不强,标准中亦未做相应规定,这就很难保证电池的安全可靠的使用。系统中电池数量较大,一旦有一、两只电池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组电池,所以应对组中的每只电池进行监测。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