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佳木籽堪为油_芷江写作网站怀化演出服务网站_百度空间

图说:张美英家的小孙女与大黄狗以及屋后的油茶

颜七莲与油茶打了一辈子交道。

油茶 南方木本油料植物 生长在温暖的南方 喜爱低山丘陵地区偏酸性的红土壤

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 油茶唯有中国南方大面积栽培 而湖南的栽培面积与茶油产量均为全国之首

以油茶作为《草木潇湘》的开篇 因为它如此偏爱这方土地 又曾慷慨回馈于一方

文/本报记者 周月桂

5月22日,农历小满节气。油茶树也已小得盈满,拇指大小的果实饱满坚硬,青色小果上有细细的绒毛,沾着空气里的细小的水珠。我们在这天来到耒阳,寻找油茶树的记忆和足迹。这里一度有油茶林120万亩,居全国之首。

[印象]

隐忍安静的黑皮肤乡民

若以外貌论,油茶树确有些平淡无华,与同属山茶科的两大近亲茶叶、山茶花相比,树既不高,姿亦无奇,花也不艳。

关于油茶的记载,多出于农书或县志,难见于诗文。它们是生长乡间的黑皮肤乡民,不具观赏性,不会被移植到城市、公园。

这平实的树,颇耐贫瘠,野生野长在红土壤里,开花、结果、繁衍……它们长得结实,不劳人费心(在2008年湖南罕见冰灾中,大量树木被毁,油茶树却安然无恙)。成年的油茶树长得并不高大,然而木质密致,根扎得很深,树干铁青色,或带点锈红,叶子老绿,肥厚坚硬,花多为白色,有香气,果实成熟后青中带红。

它们的生长隐忍而坚定,寿命可长达数百年,山野之中上百年的油茶树并不少见,但成年的油茶树也不过2米左右高,枝叶密集,冠幅也不过二三平方米。它把所有的精华都留给了种子。

种子成熟缓慢,从开花、授粉到果实成熟,需经历秋、冬、春、夏、秋五季的风光雨露。秋末,油茶果成熟之际,下一季油茶花又将盛开,因花果同枝,民间称作“抱子怀胎”。老一辈村妇说油茶如苦命女人,手里抱着个孩子,腹中又孕育着另一个孩子。

油茶果里,是黑色的饱含着油的茶籽。这油便是湖南乡民食用几千年的茶油。《本草纲目》及《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茶油有“驱虫、益肠胃”,“xxxx”之效。如今茶油越来越金贵,价格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因其含有现代人最需要的以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比“液体黄金”橄榄油还高出7个百分点。

[足迹]

南方油食 为利甚溥

油茶最早的记录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据此可知2300年前,民间便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作食用。

寻找油茶在湖南这方土地上的足迹,我们来到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科院油茶首席专家陈永忠博士,翻出了泛黄的资料:

“茶籽树连山亘野,弥望如芥,树高八九尺。”(清 道光《永州府志》)

“楂在南方为利甚溥。”“收籽时,不避山雨,山农最忙。”(清 光绪《桃源县志》)楂即油茶。

“湖南75县中,有茶籽出产者凡33县。”(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

陈博士说,湖南是油茶最集中栽培区,油茶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期间有高潮有低谷、有停滞有飞跃。1949年全省油茶面积为621万亩。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我省实施油茶更新改造,全省油茶面积最多时达到2400万亩。

{zx1}统计,湖南栽种油茶约为1800万亩,仍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年产油茶约12万吨,占全国油茶产量的一半。全省122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其余均有集中成片分布。就省内分布来说,主要集中在衡阳、怀化、株洲、常德、郴州、自治州6个市州。

湖南的油茶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等为主,占现有栽培面积的95%以上,其它如攸县油茶、浙江红山茶、栓壳红山茶、溆浦大红山茶、短柱茶等在不同地区有一定量的分布,但缺少成片栽培。

[记忆]

匮乏岁月里的慷慨馈赠

在衡阳一个油茶种苗基地遇到颜七莲时,他穿着沾满黄泥的雨靴,在地里忙着嫁接油茶苗。此时正是油茶穗条嫁接的黄金时间,细小的叶片被嫁接在砧木上,用牙膏皮固定,置于营养基上。

在衡南县乡村长大,山上长有大片油茶林,颜七莲有着油茶树一样的黑皮肤和精干身材,和油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有着许多与油茶有关的记忆。

春天,油茶树长出新枝嫩叶之时,也会滋生出“茶泡”、“茶耳”来,食之清甜可口,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与油茶树有关的还有一种茶树木头制的陀螺玩具,旋转时间越长,陀螺质量越佳。在颜七莲们的童年岁月里,拥有一只茶树陀螺的快乐,绝不比拥有一套奥特曼玩具少。 因为木质结实和不易腐烂,许多农具也用油茶树制作,如斧把、耙等。

摘茶籽在农活中不算最累,但却是挺苦的。每年“寒露”开始,“霜降”进入高峰。油茶籽的成熟期很重要,摘早了,籽还没xx成熟,出油率低,摘晚了,茶籽熟透了,会炸开掉到地上杂草里,难找。装好油茶籽,肩挑箩筐,或用小车拉着,便可奔向油坊,吱嘎吱嘎作响的榨油坊便飘出油茶香来。

颜七莲说烤红薯醮着茶油吃,是人间美味。

油茶树是耐贫瘠的,在匮乏的岁月里,它提供了难得的美味,让艰难的日子有了神采。

[现场]

油茶林:需要更多阳光、营养和爱

大雨过后,耒阳市哲桥镇哲桥村8组,大片大片油茶林挂着雨滴,栀子在开花,野草莓在结果,白色小野菊漫山遍野。

我们穿过半人高的茅草,去探望那些经年无人管育的油茶树。

在入山口处,有稀稀拉拉的几粒油茶果,才黄豆大小。走了百余米,一棵树蔸处直径近一米的大油茶树静静出现,老绿色叶子,黑青色树枝,横生的枝丫撑起枝叶密集的树冠,我们走过的约三四亩的林子里,发现的油茶果寥寥。

走近农户张美英家,一只大土狗异常安静,毫不声张地躺在墙角。张美英1岁多的孙女安静地坐在小凳上,理着光头,皮肤黑黑,拿圆眼睛挨个打量来人,有些怕生。提到茶油,张美英说:“茶油好吃,去腥味,煮鱼、煮鸡、煮什么都好。”

但屋后的林子不是她家的,从她嫁过来就有了这些油茶树,长年没人管没人收。秋天的时候附近居民也会去捡捡油茶果,很少。张美英从屋里拿出一个饮料瓶,里面装着不到一半的油茶,她晃了晃说:“去年就榨了这样一瓶油,还剩这么点。”

张美英邀请大家观看她的家庭影集:“这是宝宝的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张美英说。这里的乡村,青壮年都出门打工了,儿童的抚育责任交给了年老体衰的老人,山林却就此基本荒废了。

小孙女口齿不清地指着照片上的人咿呀,她黑黑的皮肤和光光的头皮下,有蓬勃的生命力,她需要越来越多的阳光、爱和营养。

当地人说,哲桥镇境内号称有上十万亩油茶,然而因野火、荒芜、老化等原因,真正有产量的油茶林已所剩无几。

耒阳市林业部门的资料表明,耒阳“八五”期间尚有油茶林面积129万亩,到现在只有80万亩左右,减速相当快,其中还有7成属于老化林,多年无人管育或粗放经营,产量极低。低改和垦覆,成为耒阳油茶迫切的需要。

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在浏阳油茶示范基地,省林科院培育的良种油茶,亩产茶油可达75公斤。

榨油厂:一滴茶油的前世今生

在耒阳市白马市场,我们找到一个小小榨油厂。生锈的招牌上写着“百信榨油厂”,一台老旧的机器上沾满了油渍,旁边有几个大油桶。

老板叫周世升,家里小时候开过榨油坊,那是xxx的手工作坊,由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锤组成。传统榨油坊一般都建在村落集中的水边,每年立冬后开始榨油。首道工序是将焙干的果仁投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果仁碾成粉末之后用木甑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胚饼,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撞锤伴着大力的吼声撞到油槽中,被挤榨的油胚饼流出一缕缕金黄的清油。榨油剩下的枯饼也可作洗头发、做农药和饲料等多种用途。

据周世升说,原来耒阳偏远乡村有许多榨油坊,但我们此行没有访到。

手工作坊越来越少,机器取代人力。周世升因为身体原因,做不了农活,便在市场重操旧业,只是由手工作坊“升级”为半机械化榨油厂。一开始周边的茶籽还挺多的,生意好。现在市场上各类调和油越来越多,茶油价格相对其他油种而言高出很多,生意便冷清下来。

数公里之外,是金拓天油茶公司巨大油罐和整齐厂房。工程师曾佑林领着我们参观了安静的厂房。预榨车间、浸出车间、精炼车间……在精密的电脑仪器控制下,金灿灿的茶油被彻底释放。

{zh1}的包装车间里,茶油香扑鼻而来,一瓶瓶包装好的茶油被送往商场、超市,走向寻常人家的餐桌,这才是油茶的今生。

而那充满了人情味、民俗味的传统木榨工艺,或也可申报“非遗”保护,使之得以保存,加以流传。

(本文感谢省林科院陈永忠博士给予专业指导)

本版图片由旷佩靓摄



郑重声明:资讯 【南有佳木籽堪为油_芷江写作网站怀化演出服务网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