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按照赵勇的规划,这又是长虹向服务业转型的“元年”。长虹转型的逻辑究竟是什么?长虹会赢吗?
“2004年前,我们受松下影响比较大。2005年以后,我们受IBM影响比较到大。”直接操盘长虹二次转型战略规划的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说。松下和IBM,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和一家转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影响到了长虹的战略设定。
头顶“中国国企{dy}位博士后老总”光环,复出5年来,身兼长虹电子集团和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勇很低调。5年过去了,长虹在手机、冰箱、等离子屏等领域频频试水,但消费者是否认同其产品却存留疑问。
在其主业上,长虹向电视机行业的上游延伸,在市场上的液晶屏彩电大有压倒等离子屏彩电的趋势下,长虹却投巨资发展等离子屏。不禁让人捏把汗。2009年,按照赵勇的规划,这又是长虹向服务业转型的“元年”。
长虹转型的逻辑究竟是什么?长虹会赢吗?
造屏:突围产业困境
回首2004年,赵勇接手的长虹内忧外患。技术出身的赵勇敏感意识到,一场产业革命即将到来。长虹所专注的CRT(纯平显示器)日渐式微,平板电视浪潮涌动。赵勇考虑的是,发展平板电视,液晶、等离子面板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韩日企业之手,韩日政府对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技术输出作出严格限制,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引进即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其次,动辄数百亿元的投入,中国企业承受不起,面板技术也缺乏研发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勇作出决定,联手彩管生产企业彩虹集团投入60亿元巨资冲进等离子面板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很多员工都不能xx理解赵总的这个决定。”阳丹说。
“长虹决定造屏是2006年,那时CRT彩电不像今天这样危急,很多人认为中国9亿农民,这么大的市场怎么说没就没了,不可能的。甚至还有专业人士认为CRT永远不可能消失的,谁想到它会以每年超过17%的速度在递减。”长虹规划发展部部长陈晔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但赵勇有他的逻辑,“不做面板就等于放弃平板电视制造。”如今来看,随着长虹等离子屏彩电的上市,以及全行业屏缺失困境的凸显,“TCL、康佳、创维也表达出与长虹合作的意愿”。赵勇说:“我们开始投资的时候,有很多人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长虹可能做对了。”赵勇的逻辑是,进军上游,掌握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不仅可以掌握“产品定义权”,还将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利润回报。
但另一方面,在市场上的液晶屏彩电大有压倒等离子屏彩电的趋势。“这是长虹此举{zd0}的风险性。”家电专家刘步尘分析。很多人问长虹,为什么选择等离子而不是液晶?
据了解,目前一些日、韩主流电视生产商都淡出了等离子生产,飞利浦等也转投液晶阵营。在中国,四大彩电生产商中,TCL、康佳、创维都主攻液晶,唯有长虹在赌等离子。陈晔介绍:“长虹主要是从市场对大屏幕电视的需求、投资额、机会和技术四方面来考虑的。”最关键的是,从投资额上看,建设等离子生产线所需资金仅是液晶的1/3到1/4.另一方面,技术型队伍的长虹更看重技术创新空间。阳丹分析,“我们当时做过调查,PDP(等离子)这个产品线的专利大概在2000多项,而围绕LCD(液晶)大概是在两万多项。”
但不论如何,业界认为长虹在为陷入僵局的彩电行业,探索了一条寻求产业突破的路径。陈晔说,进军PDP制造领域不在于有了生产线,而是拥有了大量核心技术和人才队伍,为推进技术的持续创新打下基础。
这之后,长虹与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组建合资公司,生产液晶电视模组项目;收购美菱与华意……
赵勇上任之初为长虹设立了以技术为纬度的“三坐标战略”。所谓“三坐标战略”,即“一个原点、三根轴线”。具体来讲,就是传统家电制造为原点:一是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向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迁移,布局平板电视显示屏和冰箱、空调压缩机;二是沿着产业形态方面,朝3C融合发展;三是沿着商业模式创新方向,打通产品、服务、内容的界限,让长虹从传统的离散型交易模式转向连续型交易模式。
阳丹分析,“在整机这个点上,长虹需要三个方向走:{dy}个是产业链,第二个是产业形态,第三个是服务模式。这三个方向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掌握其核心技术,通过核心技术来获得比较好的盈利能力,目的都在于此。”
第二个海尔?
按照“三坐标战略”发展,除了投巨资研发等离子屏,赵勇启动了长虹的多元化转型,进入IT、通讯、网络等产业,同时,进入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领域;军工产业也重新启动,2006年,长虹又涉足房地产业。借助现有的资源,从单兵作战逐步变成整团作战。
长虹涉足其他产品领域,很重要的一个期望是借助长虹品牌实现有效延伸。但这些年看下来,长虹手机、冰箱消费者认可度并不高。“进入领域多,但每个领域都不强,这就麻烦了。做全做大固然好,但当下长虹应该考虑其品牌价值。”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在2008年10月长虹50xxx报告上,赵勇宣告,沿着“三坐标”所拟定的线路,长虹已经成功完成转型之路。2008年下半年,在赵勇的主导下,阳丹带着一个团队做了长虹的第二次转型的战略方向。阳丹谈到,这个战略体现三个方向,{dy}个方向是制造业向xx转型;第二个方向就是以制造业为基础向服务业拓展;第三个方向就是继续推行全球化。
阳丹说,2004年以前,“我们受松下影响非常大,{dy},它(技术)收得很紧;第二,它的技术情节很重。”而在2005年以后,“我们受IBM影响比较大”。在逐步以制造业为基础向服务业拓展的过程,公司更是把2009年定位为“长虹服务业元年”。
2008年,长虹集团信息化部门独立注册成长虹一家新的子公司虹信软件,它的成立被明确为长虹进军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之作。这与IBM的发展经验非常相似,IBM从电脑制造起家,目前已经剥离出售了全部的硬件制造业务,而以自身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储备为资源,全面转型到附加值更高、产业层级更高的信息服务业。海尔也如此,“去制造业”化而向偏服务业转型。
为了进一步理顺制造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摸索服务业新利润增长点,长虹将总部部分服务平台职能整合,形成模拟独立核算的四个服务中心,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物资经营中心、市场服务中心、检测校准中心。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服务业拓展和尝试。
长虹总经理助理莫文伟介绍,服务转型只是一种尝试和摸索,不能理解为长虹就要抛弃制造,而是说立足制造业,利用制造业的经验和基础,全面推动在服务领域的多利润支撑,寻找制造利润向服务、创新等利润的升级。
有意思的是,当下正是IBM 为长虹提供了战略转型的信息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