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灵活的加入蒙特梭利_红梅双语幼儿园火星班_新浪博客

刚在网上看见一篇关于家庭中如何运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文章,觉得很好,转来分享: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女医学博士玛利娅•蒙特梭利所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20世纪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不同的国家受到普遍欢迎和推崇。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蒙特梭利教育仍极具活力,它不仅在一百多个国家依然存在,而且在更广泛的教育领域中得到发展,它的传播给整个教育界带来新的提升。

 

蒙特梭利充分研究了儿童,强调生命的最初几年,即0~6岁,是人生的最重要时期。儿童是带着巨大的潜能降生的,出生后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吸收环境中的一切,自己建构自己的心理,渐渐走向独立。她还发现许多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如语言、动作、感知、xx细小事物、秩序感、社会化等相继出现在六岁前,敏感期是发展的{zj0}时期,因而是儿童学习的机会之窗。

 

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科学的蒙特梭利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和学校中应用的教育模式,更应伴随儿童生命的开始在家庭中应用起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莫使儿童虚度童年的宝贵时光,让儿童在爱的抚慰中,自由、快乐、有序地活动,探索和尝试,体会成功、树立自信,使儿童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家长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呢?下面提供几个要点:

 

 1、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是内部的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xx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要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活动。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幼儿在努力法尝试自己搬起一把椅子时, 大人们会这样说:“太危险了,走开! ”当孩子被一个漂亮的花瓶所吸引,想用手摸一摸,大人们会指责他们:“不能摸,这不是你玩的地方,到一边去!”幼儿常常会感到无所事从,那到底什么地方才是属于我自己的空间呢?其实,当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正是他们发展其精神活动的那个组织过程:幼儿自发努力时,正是他们在盲目探索周围那些维持他们智力的物质的时候,这是多么神奇的时刻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他们却经常实粗暴地打断!”做为父母应该在家中为幼儿开辟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一片小天地中,所有的物品都应该以幼儿的意志为主,是他们所喜爱的,尺寸是符合他们操作的。如果受居住环境的条件限制,没有多余的地方划为专门的幼儿活动室,也应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让幼儿有使用家中某一固定地方的权利。以保证幼儿在单独活动时,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 这样,孩子可以自动地去利用环境,自主选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做的事情,成人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当你听到幼儿对你说:“这是我自己做的!”“这是我的小书柜!”时,我们不难体会到幼儿做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自豪!

  2 、让幼儿参与家中的家务劳动。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dy}个环境,关爱他最多、影响他最深的家长成为孩子的{dy}任老师,在父母与孩子亲密的接触中,孩子能以最自然的心境,最专注地去观察、模仿家人的言行举止,那些让成人们视为简单、平常的(扫地、擦桌、倒水、刷鞋、浇花等)日常工作,也会成为孩子很乐于参与的活动,因为孩子们会从中实现自我、享受快乐。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首先是要让幼儿从事日常生活练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务劳动,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如何扫地,如何擦桌子,如何使用工具,他就不会获得真正的能力。因此,家务劳动是进入蒙氏教育的热身运动,通过我平时的工作积累,我体会到: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往往在秩序感,责任心、独立性等方面的发展都较为突出。家长在分配孩子进行家务劳动时,应当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年龄。比如,2-3岁的孩子可以学习收拾自己的玩具,帮助父母取放一些轻便的物品。4岁的孩子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分发碗筷,叠放全家人的衣物,还可以在厨房里协助大人剥豆角,鸡蛋等。5岁的孩子学习用饭勺盛饭,尝试洗自己的小手帕,短袜等。

  3、 让幼儿过有规律的生活。

  由于孩子年龄小,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比较模糊,也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如果家长不正确引导,很容易让幼儿养成拖拖拉拉,做事不认真的不良习惯。所以,在一个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好的生活习惯一但形成,就不要轻意去改变。比如,在节假日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社交活动,尽量不要打破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实在是有特殊原因,一定要向孩子说明,以免给孩子造成说话不算话的不好形象。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孩子可以自由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画画、玩积木、看书、户外活动、做家务等。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

  4、在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

  当成人要为孩子做示范时,应该将所要展示事情的正确做法归纳成简洁明了的步骤,便于孩子模仿,如果没做好,也容易发现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并及时改正。减少孩子的挫败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自信,激发自发性。比如在教孩子学习叠前开襟上衣时,就可将整个过程编成一首儿歌:小门关关好(左右襟对整齐),手臂抱抱好(两只袖子重叠),再来弯弯腰(将衣服从中对折)。边示范,边念儿歌,幼儿很容易掌握窍门,如果没叠好,再念一遍儿歌,就知道错在哪里,便于纠正。

  5、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孩子有时做错事或做事情速度缓慢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协调性还需进一步练习,而不是存心捣乱、故意出错。所以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使用“你怎么这样不听话”、“我对你太失望了”、“你怎么老是做不好”等过激的词句,以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有自卑感的感觉,丧失进取向上的精神。父母应换之以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等的话语,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作尝试。千万不要急着催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进行反复实践的机会,这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6、让孩子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

  一个人和责任感往往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同时,在交往中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父母有责任教给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让孩子们愉快的承担责任。

  3岁以下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的机会过少,会造成他长大后不会自动去找朋友的社交障碍。父母应多抽点时间,带幼儿到孩子多的地方去,比如公园、幼儿园,亲子园,让幼儿产生和别人交往的自主愿望。稍大后,适当为幼儿创造一些社交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帮邻居送信,到其他小朋友家做客,在超市采购时,与收银员交谈等,让孩子的责任意识逐步增强,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我相信,只要将蒙台梭利教育充分地运用于家庭教育中,与幼儿园的教育相结合,就可以使孩子全面受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熏陶,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渐渐成长为“更聪明、有出息、常快乐”孩子。

 

                                        摘自“蒙台梭利上海学前教育”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在家庭生活中灵活的加入蒙特梭利_红梅双语幼儿园火星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