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物流师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_爱生活爱KooLo_百度空间

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60)
{dy}节: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
五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是基础。(图60:物流决策四边形)


1、客户服务目标
客户服务目标浊基础,影响{zd0},当服务水平接近上限时,物流成本的上升比服务水平上升更快,物流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
2、选址战略
存储点及供货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规划的基本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服务的市场范围。好的设施选址应考虑所有产品移动过程及相关成本,寻求{zd1}成本的需求分配方案或利润{zg}的需求分配方案是选址规划的核心所在。
3、生产物流战略
生产物流战略指生产物流系统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含生产系统的管理、生产物流系统的规划与布局、生产计划、生产高度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物流战略的制定应与库存规划、运输规划紧密结合。
4、库存战略
库存战略指管理库存的方式,必须与设施选址紧密结合制定相关策略。
5、运输战略
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运输时间及路线的选择。
二、物流系统规划
(图61: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流程)


三、现代物流系统设计的层次与领域
1、战略层:体现企业未来长期的总体物流战略目标泊要求,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采取的物流管理的基本管理策略,侧重于宏观控制,数据可以是不完整和不的,内容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接近{zy}就可以
2、策略层:中期规划,时间少于一年,是战略设计框架内更个体更细化的指导性规划
3、运作层:短期的规定时间内的具体执行计划。
(图62:物流系统设计层次)


物流网络方法是解决物流规划问题的一种方法。节点代表存货仓库,链路代表节点间货物流的移动,节点间的多条链路代表不同的运输形式及线路、产品。
信息流动网络:包含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库存水平、仓库利用率、预测、运输费率及其它信息(节点是不同数据的采集点及处理点)
物流顺流而下,信息逆流而上,产品流动网络与信息网络形成物流系统,两个网络同时考虑,可以锋利物流系统设计的{zy}整体。
四、现代物流系统决策模型
物流系统生命击期可分为构建、运行、析构三个阶段。与四边形相对应,期间的分析与管理决策活动包括:
1、选址决策:建立供应链时的设施定位,生产设施、库存点和货源,代表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策略。应在考虑需求、环境条件等基础上优化进行。
2、生产物流决策:确定流动路径
3、库存决策:主要取决于库存的方式,数量和管理方法。
4、运输决策:包括运输方式、批量、路径及运输设备的高度
第二节:物流中心选址
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确定中心的数量和位置。
一、物流中心选址的目标

1、成本最小化
(1)运输成本
(2)土地成本
(3)库存成本
(4)建设成本
2、物流量{zd0}化
物流量反映物流中心作业能力,采用吞吐量为具体指标(小批量多品种:吞吐量和频度)
3、服务{zy}化(速度和准时率)
4、综合多目标
二、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土地的可得性和成本
(2)交通的便利性
(3)政治及经济因素
(4)劳动力因素
(5)货品供应和需求等市场因素
2、内部因素
选址决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选址和数量受到企业的产品特点、销售区域、营销策略等因素影响。
三、物流中心选址原则
1、充分考虑服务对像的分布、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交通方式重叠和交会地区、物流资源较优地区、土地开发资源罗好地区、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地区管理及人才资源较好的地区
较佳方案使物流过程效益{zh0}。
四、物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1、收集整理资源(因素收集、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物流中心服务对像的需求条件,确定选址原则,调查资料包括:客户分布……65)
2、选定备选地址
3、优化备选地址: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计算
4、结果评估:数学选址,结合实际
5、确定最终方案
五、物流中心选址方法分类
1、专家选择法(因素评一评分法、德尔菲法: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
2、解析法(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来进行物流中心的选址,有重心法、线性规划法)
3、启发式方法(逐次逼近{zy})
4、仿真法(通过模型重现系统)
5、综合因素法:考虑各种因素,评价打分。
六、单一物流中心选址重心法
1、假设条件:
(1)需求量集中于某一点
(2)不同地点物流中心的建设、运营费相同
(3)运输费随距离成正比
(4)运输路线为空间直线距离
2、基于需求量的重心法(通过物流系统重心确定{zj0}点)
3、基于吨位的重心法(建设及运行成本不变,运输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找出运输总费用最小的点)
第三节:物流中心设施规划设计
一、物流中心设施规划设计概述

1、物流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设施的组成规划、设施能力设计、作业区域布局规划、搬运系统规划
目标:各种资源得到xxx的配置,确保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zd0}的效益。
具体目标:
有效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方便作业和简化作业过程;
减少物料搬运;
缩短作业时间;
提高作业效率;
力求投资{zd1};
为职工提供方便等的便利条件。
2、物流中心设计规划的原则
(1)减少和xx不必要的作业(是提高物流中心生产率和降低消耗xxx的方法)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出现点(依赖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
(3)运用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系统的整体优化
(4)重视人的因素
(5)宏观微观的迭代,要先进行总体方案布置设计,再详细布置
3、物流中心设施规划设计的流程
(1)资料收集与分析
1)搬运资料
2)需求分析
3)作业流程分析
4)作业内容分析
5)辅助设施资料分析
(2)产生规划方案(规划作业区布局方案、搬运系统设计方案、辅助设计规划方案)
(3)方案评估与选择阶段
(4)方案执行与修正阶段
二、物流中心区域配置规划设计
1、物流中心区域配置分析(表)

2、影响物流中心作业区域规划的因素(表)



三、物流中心作业分区规模设计
1、作业分区规模设计方法(5种方法)

(1)计算法
(2)换算法
(3)空间标准法
(4)经验推算法
(5)类比法(与同类物流中心比较)
2、影响作业区规划的基本因素
物流作业量,设备型号、布局,建筑物流特性,货品特征、性质,货品周转率,库存水平
3、仓储区规模计算(71)
(1)计算时应考虑的因素
货品的尺寸及数量、储存量、托盘尺寸及货架空间、使用仓储设备的类型、建筑物流尺寸和形式、服务设施的位置、作业原则
(2)托盘叠加堆放时存储区计算(71)
(3)……
(4)……
4、拣货区规划计算
四、物流中心作业区域布局规划
1、物流中心作业区域间的关联性分析
主要采用定性关联图和定量从至图,主要适用于作业或活动区域划分较多,或作业或活动时间缺乏明确的从属关系等情况
(1)定性关联图: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分析
(2)定量从至图:以资料分析所得出的宣数据分析各区域间的货物流利规划,为设计各区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第四节:物流系统规划评价和方案选择(76)
一、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评价
1、程序评估法
(图76:物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设计程序评估表)

2、因素评估法:重着对结果的评价,目的在于判断方案的成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1)优缺点列举法
(2)因素分析法
二、物流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通过比较方案的所得与所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投资项止在财务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及风险程度,一般采用的手段是成本效益分析。
1、静态评价指标(简单、计算量小、费用低、使用方便)
投资回收期 、投资收益率中、xx偿还期、资产负责率、流动比率。
投资收益率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与投资总客或资本金比较值,反映投资项目单位资金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
2、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指若干年后的价值,反映物流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服务年限内获利能力的综合性动态指标)(77页))
(2)内部收益率(IRR,项目寿命期内净现值为0的贴现率)
三、投资风险敏感性分析方法
研究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到敏感性因素,确定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1、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1)确定项目的风险程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2)找出风险因素,控制风险因素的变动范围,从而降低项目风险
(3)多方案比较,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
(4)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评估,提高项目经济评价质量。
2、每感性分析的步骤(80)
(1)选择评价指标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对像
通常情况下选择内部收益率作为分析对像,(也可选择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xx偿还期)
(2)选择不确定因素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对像(产量、价格、成本、投资)
(3)规定不确定因素的变动范围
(4)计算由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评价指标变化幅度
(5)通过比较找出项目风险因素
第五节: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81))



郑重声明:资讯 【高级物流师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_爱生活爱KooLo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