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学习初步的知识- 于士超-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

【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第九讲 学习初步的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它是人类宝贵 的精神财富,人类只有把科学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社会才能延续和发展,人类 才能文明进步。知识也是36岁孩子独立生活与人交往以及与客观世界接触所 必需的。

  那么,家长应向孩子传授什么呢?教给孩子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经常接 触的生活,包括社会生活、自然、数学、音乐、美术、语言等知识。

  一、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具体内容

  (一)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

  1、认识自己和别人,包括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及所 在的地区,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的关系。

  2、认识周围的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小学、工厂、商店、军营、邮局、 本地的名胜及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与人的关系,具有的意义。

  3、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从最接近的劳动开始,认识他们劳动的主要内容, 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他们劳动的成果及劳动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4、知道国家的名称和首都。认识国旗、国微、{lx}和重大节日"五一" "七一""八一"、和"十一"等。

  5、认识交通工具。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知道它的名称,特征、功能,了 解必要的交通规则等。

  (二)有关自然的知识

  1、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知道有晴天,阴天、雨天、刮风下雪,知道春 夏秋冬季以及一年四季与人的生活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2、认识常见的植物,蔬菜瓜果、花草树木和各种农作物。知道它们的名称、 特征、用途,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参与所能及的种植栽培,了解管理的简单 知识。

  3、认识常见的动物。如家畜、家禽、鸟类、昆虫和野兽等,能正确地说出 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习性、用途,并进行初步和分类。

  4、认识日常生活中浅近的科学常识。如水、冰、蒸气的变化情况与作用, 物体的沉浮以及电、热、光、声和磁等物理现象。

  5、知道有关安全和卫生的一些常识。

  (三)有关数的初步知识

  包括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宽窄、厚薄、深浅、较重 等;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间,知道一年有几个月,一月有多少天,{yt}分上午, 下午和晚上,一个星期有几天等。认识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知道昨天、今天和 明天的概念,学会看时钟、日历;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会20以内的加减。

  (四)有关音乐和美术的知识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要教给孩子有关唱歌、跳舞、欣赏音乐、 打击乐器的一点粗浅知识的技能,尤其是唱歌的知识;美术是以线条和色彩塑造 形象的视觉艺术。要教给孩子有关绘画、泥工、纸工和欣赏美术作品的一些浅显 知识与技能,尤其是画画的知识。

  (五)有关生活和活动的知识

  教给孩子一些包括穿脱衣服、鞋袜、盥洗、吃饭、入厕、睡眠、整理床铺、 收拾房间和整理图书、玩具以及记住自己的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住址和门牌 号码等知识。

  教给孩子有关正确地走、跳、跑、平衡、投掷、攀登和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

  (六)语言方面的知识

  教孩子掌握口头语言,正确发音,学会说普通话;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必要 的语言;丰富词汇,能正确运用词语;让孩子能讲出自己经验过和想象到的事物, 能比较正确的连贯地看图讲述或围绕一定题目谈话,发展其连贯性语言;孩子口 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正确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二、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基本要求

  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孩子获得的知识所具有的特点。其基本要 求有:

  (一)传授的知识要浅显具体

  不管是学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学前的社会教育都是启蒙教育,其传授的知识具 有启蒙性,它既不追救知识的深奥也不强调严密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36岁的 孩子年幼无知,缺乏经验而思维又是直观形象的,而且年龄越小思维越具体。比 如,拿一张苹果的图片讲苹果的外形特征,即使多次讲解,孩子也不容易理解, 但如果拿一个苹果,让孩子又看又摸又尝,就认识了。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就 是这样从直接感知开始的,先认识事物的一些个别的,表面现象,然后经过反复 认识,,形成经验,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孩子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没着由感性到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整体,由简 单到复杂来进行。因此,向孩子传授的知识应该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经常 接触到的,具有启蒙性质的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与经验,而且越是形象生动的, 色彩鲜艳的,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事物越易于感染孩子,为他们所感知和掌握。

  所以,家长切忌不要给孩子教一些生涩难懂,抽象间接的东西,也不要把小学的 读、写、算的任务强加给36岁的孩子,这是有悖学前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学前儿 童思维的特点的。

  (二)传授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知识的科学性是指教给孩子的知识是反映客观真理的正确无误,真实可靠的。

  知识的思想性是指教给孩子的知识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符合培养社 会主义新一代的基本要求,知识内容健康向上,有教育意义,不是唯心主义的封 建迷信的东西,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并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家长向孩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 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现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传授知识,不进行品德培 养,这不仅造成不出人才,反而贻害了孩子的前程,甚至会葬送孩子的一生。目 前家庭教育中在孩子的培养上,重知识重智力轻视品德的倾向是十分错误和危险 的,必须及时纠正。

  (三)怎样向孩子传授知识

  家长在明确了传授知识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怎样向孩 子传授知识。这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幼儿园和家庭向孩子传授知识的途径是不同的,幼儿园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 学计划、教学大纲,通过系统连贯的课堂教学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等有计划、有 步骤地进行的。而家庭则是在家长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手把手地进行的, 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模式和途径,其中大量 的教学是在无意中进行的。因此,根据这个特点家长只要能抓住日常生活为孩子 的学习提供和各种时机,进行知识的传授,就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向孩子传授知识呢?

  (一)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对36岁的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要" 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可以说,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家长或成人向他们传授知识和 孩子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权利,是在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一吃喝 拉撒睡外的最基本的活动,最喜爱的活动。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孩子的童年 和欢乐。如果说,游戏是孩子的一门主课,玩具就是教科书。那么,它就是孩子 学习社会,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的不可缺少的一 种学习活动,也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孩子多游戏就能多获得知 识、经验,多动脑筋,这样他们就变得心灵手巧,聪明伶俐,就能{zd0}限度地挖 掘孩子的创造才能。既然游戏对孩子这么重要,家长就要保障孩子的游戏权利, 尊重孩子爱游戏的条件,提供游戏的玩具和材料,让他们在游戏的天地里,尽情 地玩,尽情地学,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说来,生活中 的一切都需要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又都是学习,而他们学习的{zh0}方式则是游戏, 在游戏中学习孩子最有兴趣,主动积极性{zg}也xxx果。因此,家长要引导孩 子学习,不仅让他们愿学、爱学、更要让他们乐学。让孩子通过快乐的方式学习, 又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才能获得知识和才能。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恨不得孩子立刻成名成家,于是规定孩子每天要读多少页书,认多少字,写多少 篇字,数多少数,做多少道题,背多少首诗,让孩子整天价同那些抽象的数字, 枯躁的文字符号为伍做伴,逼迫、强迫孩子学习,一但完不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轻者打骂,重者不准吃饭、睡觉,使孩子苦恼、焦急、惧怕、性格倔犟、好斗、 孤僻、严重地损害了孩子的健康,也浇灭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欲望。

  希望自己的聪明智慧,是几乎所有家长的愿望,要开发孩子的智力,这也是 许多家长的设想,如果真想如此的话,正确地做法应该是寓教于乐,即通过孩子 最喜爱的,也最能挖掘孩子智慧才能的游戏,向孩子传递知识,鼓励他们在游戏 中学习。家长可让孩子进行诸如《奇妙的口袋》、《百宝盒》、《哪儿错了》、 《什么东西不见了》、《听音计数》、《比谁说得多》以及填画游戏、归类游戏 等游戏,这可以让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去发现、探索感兴趣的东西,从而获得 知识、才能和聪慧。而这正是孩子将来能够成才的必要条件。   2、观察活动   面容是教师或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方 法,或者说,观察是借助于感觉器官来实现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地感 知活动,如让孩子认识苹果。家长可拿来一个苹果,让孩子看,用手摸,用鼻子 闻,{zh1}让他吃,于是通过多种感官的活动,孩子认识了苹果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这就是观察。

  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的信息80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观察是儿童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他们知识的前提和智力发展的源泉。由于儿童缺乏知 识与经验,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间接地事物而基本上是靠自身的直接感知(主要 是视觉感知)认识事物的,可以说,儿童观察能力愈强,对事物的认识越清楚、 越深刻,知识与智力的发展也就越,他们越来越聪明。以上说明观察在传授知识 和孩子学习中的重要。

  在观察活动中,家长应注意以下两点:

  (1)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

  儿童受年龄、生活范围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家长如果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 物或现象,一定要从培养观察兴趣入手。兴趣是儿童学习知识入门的向导,是他 们观察的动力和{zh0}的老师,只有对观察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主 动、积极地去观察,否则,再强迫也不行。儿童有好动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周围 世界有探究的强烈愿望,什么都想知道。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兴趣的开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几乎有一万个"是什么""为什么",这是非常可喜和难 得的智慧的火花和学习的习惯。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必急于回答,而要引导 孩子进行观察,从中指导,帮助他们去寻找答案,从而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同 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向孩子提出有关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和数的一 些问题,如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它会变吗?院子里的树,什么树叶先长,什么树 叶后落?青蛙怎样钻到地下过冬的?引起他们观察的兴趣,求知的愿望,并引导 他们进行观察、积极思考,达到获得知识,增长经验的目的。当孩子对观察周围 世界表现出兴趣后,家长要着手培养观察的习惯。这是启蒙教育的关键,学习知 识的基础。许多儿童之所以后来成为杰出人物,靠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他们对 事物的兴趣。如法国xx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观察达到了入迷的 程度,使他后来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成为闻名四海的昆虫学家。

  2)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既然要通过观察向孩子传授知识并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家长就必须 掌握和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党见的观察方法:(1)顺序观察法。是让孩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头到尾地。 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按顺序观察某一物体的外形特征。如观察猫, 先看头的形状与器官,再看猫的身体、四肢、尾巴、{zh1}观察猫的习性,使孩子 获得对猫的整体认识。(2)典型特征观察法。引导孩子先观察物体最明显的特征,而后再观察它的 一般特征。如观察蝴蝶,先看它的典型特征翅膀的颜色,再看它的头、触须、胸、 腹和足,形成对蝴蝶全貌的认识。(3)分解观察法。是将比较复杂的物体分成几个部分,对各个部分逐一地进 行细致观察,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认识,以便了解其全貌。如观察客轮,先 看客轮的外形,再对客轮的船首、船身、船尾、船舱进行观察,{zh1}将各个部分的 观察综合起来,就认识了客轮的全貌。(4)比较观察法。让孩子同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或事物,并比较它们的 异同,从而培养孩子善于抓住物体的细小差别的观察能力。有比较才能鉴别,这种 方法便于孩子认识事物,发展智能。如比较鸡和鸭、马和驴、苹果和梨子等。事物 的内在联系,平龙去脉。如让孩子观察蝌蚪变青蛙的发展变化过程。

  3、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是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让儿童通过多次动手练习,实地操作,掌握 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方法。或者说,它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反复完成一定动 作或活动的方式。也可以把操作活动理解为"",让孩子在""中学。

  操作活动有得孩子的身心发展。现代社会需要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实际操作解决 问题的手脑并用的人才。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生活和一切基它工作都需要巧手。 36岁的儿童喜欢用手去征服环境,使用工具,摆弄玩具,尝试着自己去实地操作 去做。而这一切与他们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慧才能有密切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脑 是整个身体的总司令部,管理着人体各个部门。大脑有5万个神经细胞控制着人体 驱干,但却有20万个神经细胞控制着手。指尖上布满着神经,随时随地将外界的刺 激、信息送给大脑,大脑再对这些刺激或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断发出指示调整 手的动作,使动作更加完善,结果心灵手巧,同时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训练和发 展手的动作又会加速大脑的发育成熟,结果就手巧心灵。这说明,手指与大脑的密 切关系。所以,让孩子参与操作活动,加强手指活动,训练手的动作,培养动手能 力,是孩子获得知识、技能,聪明成才的源泉。

  家长可通过以下操作活动向孩子传授一些知识与技能

  (1)捡东西、捏东西、钉东西、撕废纸,把东西放在小瓶子里、穿珠子、玩沙子 等。这是训练手指功能的活动。

  (2)泥塑、画图、上色、剪图拼贴和剪纸,这些手工劳动,需要孩子脑、眼和手 的协同配合,是发展和锻炼手的动作的好办法。

  (3)手工制作一些玩具。现代技术操作的xx玩具,孩子参与的活动少,而且操 作简单不得手的动作发展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智力发展和技能的形成。那么怎样做才 好呢?家长可为孩子准备一些游戏材料,纸筒、纸盒、小瓶子、小棍子等,引导孩子 手工制作玩具,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制作而且 想玩什么就做什么玩具,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 孩子艰苦节约的习惯,使全心全意尝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其更加强烈的创造欲望与兴 趣。

  (4)让孩子早些使 用筷子吃饭。人用筷子夹食物的时候,要牵扯到肩部、胳 膊、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而且手的动作对大脑是一 种有益的刺激,因此让孩子尽早地、长期地使筷子吃饭,可以促使他们的眼睛、手、 嘴和脑的有机配合。

  (5)教孩子打算盘。手是智慧的前哨,智慧在手指尖上,所以家长可以从小让孩 子拨动算盘珠子玩耍、数数,到四、五岁的时候再教孩子简单珠算。由于打算盘有利 于儿童的智力工发,现在美国提倡打算盘,而日本的家长也纷纷地让孩子学算盘,用 筷子吃饭。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凡孩子能做的让孩子自己干,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 务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并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源泉,家长要千方进计地通过游戏、观察和操作活动,向 孩子传授知识,这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一起活动

  孩子是通过自己身体的活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舌等)和 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在与环境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或现象 的。感觉器官能帮助孩子认识事物的特性,发展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直接经 验,而且孩子的智力也是通过感觉器官来体现的。可以说,看、听、闻、摸、尝、 做、说,是孩子认识世界并获得知识与智力的途径。

  一般地说,健康儿童的感觉器官都发展得比较好,但他们不会充分地运用这些器 官,更不善于运用各种器官去认识事物,从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比如,孩子只会较多 地用视觉去看事物的外部特征,不会用手摸去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用手掂去分辨物 体的轻重,不会用舌尝辨别水的味道等等。也就是说,孩子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仔 细感知事物,深入认识事物的全貌。

  家长要想通过孩子的感觉器官有效地向孩子传授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 促进智力的发展,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护孩子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眼、鼻、舌、皮肤等)以及xxxx是感知觉发展的生理前提,如果 没有完好健全的感觉器官,孩子就无法通过看、听、闻、摸等接触周围生活中的事 物,获得经验认识客观世界,而且孩子的聪明是通过的训练开始的。所以,家长要保 护孩子感觉的健康,防止眼、耳、鼻、舌、皮肤等发生缺陷并丧失它们的功能。如果 孩子的感觉器官发生缺陷丧失功能,不仅无法知识、技能、开发智力而且也会失去工 作和劳动能力。

  2、注意对孩子进行感觉器官的训练

  训练或锻炼孩子的感觉器官,要从出生后开始,先以发展视觉泊觉为主,之后再 逐步进行其它感觉器官的训练,让他们知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

  1)视觉的训练。视觉训练的措施有1鉴于人的知识信息8090%来自视觉, 家长首先要从安全、卫生、光线、视力活动的紧张度等方面保护孩子的视力。2创造鲜 艳明亮优美的家庭环境、房屋的布置、家俱和物品的摆设,玩具图书的放置,要井然 有序,带点术性,以便吸引孩子让他们愿意观看。3利用自然的景象、景物训练视力。

  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带孩子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看天空,彩云、日出日 落、原xx地、树木花草、山水河塘;各种建筑物、街道、商店、车辆行人等。4让孩 子观看各种图画、各色小球、积木玩具、物品、服装以便辨别衣服的样式、颜色,各 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长短。

  2)听学的训练。训练听觉的措施有:1保护听力。36岁儿童生理特点之一是 外耳道短而窄易发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朵的卫生与安全。2可通过悦耳动听的音 乐,优美的诗歌朗诵,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进行听力训练的各种游戏,利用大 自然的声响,口头语言的效尤其是母亲要多与孩子说话等渠道,对孩子进行丰富多彩 的听力训练。3提供安静、和谐和有序的生活环境。这有利于听觉的发展,而噪音或无 声的气氛不仅不利于听力的锻炼还会损害孩子的听力。

  3、要让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感知活动。去认识事物的特性。比如用眼去认 识和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用耳朵去倾听和辨别各种声音;用鼻子去闻和辨 别各种气味;用舌头去尝和辨别各种味道;用手触摸和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与泠热 等等,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感性知识以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这里必须强调,应该让孩子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地去感知同一事物或现象,把他 们的眼、耳、鼻、舌、手、口和皮肤等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通过看、听、闻、尝、 摸、做等才能行之有则且认识牢固,便于记忆。比如,让孩子认识梨子不妨拿出一个 梨子、令孩子看、摸、尝、而不是只让看或只让摸,而是各种感官都参与古感知,这 样才能较深入地牢固地认识梨的外物行征的用途。家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有脑让他想,有眼让他看,有耳让他听,有舌让他尝,有鼻 让他闻,有手让他摸和做,办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知识和技能。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郭冉
  • 个人名片 于士超
郑重声明:资讯 【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学习初步的知识- 于士超-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