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嘉业建设”快速关注我们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型综合体建筑物不断涌现,商业、办公、酒店及公寓等多种功能集中于同一个建筑群,对于此类大型综合体,集中空调设计往往有两种方式:一为分,各业态设置独立空调系统,产权清晰,但设备多,占地大等;二为合,设置集中能源站,设备少,容量大,COP高,负荷系数低等。
对于各业态独立空调系统传统的做法相对成熟,而集中能源站的做法也在近年逐渐得到发展,本期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对于大型综合体项目空调系统“合”的情况,应如何对能源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运营?
现提出如下问题,供参考讨论:
1、系统形式如何选择?
2、负荷同时系数的如何取用,冷量如何确定?
3、主机形式的选择及容量的搭配?
4、系统xx的节能运行控制策略?
网友回答:
网友1:
本期欢迎林总的莅临指导! 我的发言只是抛砖引玉之功效,之后的疑问留给专家来解决。我来说下我的想法。 1、其实我们这大型综合体能源站系统与广州大学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规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出这个题目的人可能并没有去考虑采用热电联产、冰蓄冷及冷蓄冷。 2、对于常见建筑面积20万以上的综合体,其冷负荷也有2万KW以上了,约6000RT,而40万的综合体就到10000RT以上的容量,若仅采用冷水机组,配机的难度确实不小,我个人认为对于水泵并联的衰减是个很大问题,要特别注意设计系统时解决。 3、对于大型综合体项目,我个人认为还是上部分蓄冷系统在设计上及后期运行上比较合理。 4、大型综合体一般由多种供冷组成,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其负荷特性是不同的,这集中业态的负荷特性我认为xx可以接近标准化,只不过针对朝向区域各业态规模做一些修正,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了,这个还建议专家们造一个出来,负荷计算那么多修正都能搞出来,这个应该小意思了。 5、指导书上,如技措说取0.5~0.8的同时使用系数,太笼统了,没有参考价值,因为业态占有率有一定的关系,仅住宅的有论文说取0.5左右,其它没看到什么资料有相关的结论,请大家有发现或经验踊跃提供参考。 6、容量的搭配其实和运行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了,这一块如果做的准确些,还是建议做一下全年负荷分析,如果机组本身配置较多,其实意义也不大了。
网友2:
综合体的特点体型大,功能综合,就最近接触到的一个30万的商业综合体谈一下自己的负荷计算体会。 我们负荷计算往往是我们专业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而往往这个时候,综合体的功能连甲方自己都难以确认,业态的分布往往要根据后期的商务招商情况,才逐渐明确,但大概的分区还是会有的。所以当时我们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是先根据大概的分区进行了指标的估算,按区域划分环路,同时,按指标值进行主管管径大小的计算,空调主机房的面积的大小确认,预留各区域空调管井,主要是配合建筑,结构,水电专业的进行,算是初步设计;等这部分工作完成后,业态也逐渐得到明确,重新进行负荷的逐时计算,得到空调逐时冷负荷,但并不等于空调主机的装机容量,还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为了更接近真实值,我们参照了甲方现有的在运营的商业综合体,对每天的人流量进行了统计,还借鉴了近区域内的商业综合体数据,同时对一天负荷变化进行了曲线图描绘,xx确定的装机容量值。谢谢,请专家指正。
网友3:
我有幸参与设计了几个10万平方左右的综合体;都是选择的大温差加燃气锅炉提供冷热源,末端根据实际选择柜式空调器,吊挂机组和风机盘管等,已经运行三年左右,效果不错。个人设计往往依据经验,水系统划分高、中、低三部分,便于业主夏季模式和冬季模式调节。近年也有使用能源塔机组,解决无法设置燃气锅炉房的情况。经验感觉,建筑外墙的封闭性差,大面积玻璃幕墙,会对空调效果造成极大影响,大型综合体往往设置众多餐饮业,餐饮业的厨房进排风问题往往成为施工图设计弱项,对系统影响也非常大。虽然实际招商工作滞后,建筑设计时难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绿色建筑的推行对建筑师和暖通设计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友4:
对于本期的话题,我个人认为如下:1、大型综合体项目,一定要看懂土建图纸,和土建设计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综合体的性能和特点,重点是单体多大(目前我所遇到为xx8万,很多20几万都是几个分区组成),有几个单体组成,综合体主要功能划分,有没有空调预留管井,并依据单体进行单独设计后最终确定是否选择xx还是主次双机房;2、进行详细的设计前的能源经济性分析,根据商业电价、燃气、热力、水等目前价格进行最终能源的确定。比如,燃气空调前今年因能源价格和夏季削峰填谷的优势设计比较高,而将来随着阶梯电价的推广冰蓄冷势必降低运行费用,而从长远能源价格发展分析,燃气价格势必涨幅xx。3、反向设计,先确定xx管路,最合理的管径及流量控制。我认为,主管道在DN300时管路输送效率、损失、施工工艺都比较好,分集水器出机房分配主管路不可过大,甚至对一些特殊长管路设计二级分集水器,因为DN350以上的管路无法正常在负荷变化时根据需要再逐级分配,即时多级动态平衡法也不行;4、设计考虑制冷时低温送风,当冰制冷在未来不可阻挡的利用峰谷电价的优势进行推广时,低温送风的形式将逐渐被推广,舒适度较传统空调更高,管路经济性也更好;5、大型的高cop、高部分负荷系数、带变频器变频运行的高压型(6kv-10kv)离心机组,降低电力二次变电投资,且运行效率高,更经济,并可以根据机组综合得出xx化冷却塔。6、相同制冷量,燃气吸收式空调冷却塔是离心机的1.3倍(因是一次能源且cop值低)从节省冷却系统投资和日后运行费用的角度和功能的扩展上,部分机组增加全部/部分热回收功能,提供部分热水,同时有效降低冷却能耗;7、冬季采暖选择依城市热网、燃气真空锅炉、热泵的次序。大型项目选择水地源热泵,运行开后,与自然界换热效率因换热量大极具下降,甚至频繁停机报警,不能开机。风冷热泵,噪音不可避免,不利于密集的综合体裙楼安放,只可安置于顶楼。利用综合体废水的污水源热泵要保证水量和换热量,不建议选择;8、不建议过多增加风冷换热形式机组,如多联机等,噪音、换热和热岛效应因场地限制无法从根本选择;9、末端选择大风量风机盘管,小风量吊柜,坚决不选择组合式空调器,前者安装灵活,风道少,风系统水系统施工方便,后者风系统噪音大,风系统大量工程成本高,施工难,使用中对气流组织循环要求高,维护更难。10、应整体考虑变频,仅仅考虑大功率泵组的变频节能效果不高,降低主机变频运行固定水温xx流量,采用定频水泵,低温送风的形式运行成本远优于系统变流量、定频自调节的传统送风形式。11、根据各功能使用时间,绘制运行时间图,并增加各单体中功能段运行负荷,得出xx峰值,乘以1.05得出xx使用系数,依据估算人员密度进行综合使用系数参考,建议选择区间0.55-0.68,并对主机出力要求制造商做不小于5%的冷量提升保留。12、大型项目,系统的节能是一项工程。节能不等于降低舒适度。从节能灯具的选择,外墙保温的选择,智能化公共设施的应用等等,建筑能耗的降低的同时自然降低了空调系统负荷的需求,从而比直接选择高效的机组、智能的水泵更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当然变频驱动(不是启动)的压机、有效的需冷、热回收等等技术的支撑下,势必打造一个对能源高利用率的空调系统。
网友5:
我觉得题目出得不好。单纯的强调“合”,在此基础上论述各种优点,是从暖通专业本身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是狭隘的。综合体的设计,是各个专业协调工作的结果,这期间不仅仅包括建筑设计5个专业,还包括策划、商业开发、物业管理其他部门。而策划、商业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综合体对开发商来说,是产品;不是设计人员的作品。设计人员是这个产品的制造人员,是为策划和商业开发服务的。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有了正确的定位再来看这个问题。在服从于策划和商业及管理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本专业的合理性。 各大地产开发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成熟的基本都要求综合体内冷热源分。有的在设计要求中写得很明白,比如一个综合体,2个办公楼加商业,酒店和公寓,设计伊始,明确要求1个办公楼加商业合用一个冷热源,1个办公楼和酒店各自单独设冷热源,公寓也独立。有分有合。 这么多年的发展,“合”对于暖通专业来说,具有相当的优越性,这是毋容置疑的。而各大成熟地产商均要求“分”,是多方协调和妥协的结果。
网友6:
综合体的业态复杂,暖通冷热源的设置也相应多变。其实任何一个设计都没有固定的模式,,系统配置时一定要考虑不同的使用功能,根据实际进行选择,比如说餐饮、宾馆、KTV娱乐及写字楼等他们的使用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系统配置时尽量考虑能满足各功能区单独使用时的高效率运行。组合式空调机组作为一种具有综合空气处理功能的设备,通常在阻力在100pa以上的空调系统中应用。其空气处理的功能段有:空气混合、过滤、冷却、加热、湿度调节、送风段、回风段、喷水、热回收等功能段单元体。对于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各个功能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段的适当组合,以满足不同空气环境的需要。 计算和分析表明,必须重视并考虑工况不同对冷水机组性能产生的差异,在选用冷水机组应当充分考虑并满足当地气候和水质条件的要求,保证机组冷量充发和长期高效可靠运行。组合式空调的节能策略 :充分利用室外新风源。组合式空调系统的节能策略是建立在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之上的,以控制温度和湿度在合格的范围之内为前提条件,将各种可利用的能源加以充分的利用,使之发挥xx的效能,以减少人工冷热源在系统运行中投入,从而达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目的。根据空调系统运行的被控室内环境区域的不同热度和湿度需要,结合室外实时的气候条件,针对不同工况需要执行节能高效的xx运行控制策略。对于新风量的控制,要根据工况进行动态的处理,如:新风状态点的湿度要根据环境设定点的xx含湿量的高低进行加减处理,若高于设定点的xx含湿量,则应该对空气进行xx,反之应进行加湿。系统xx的节能运行控制,当然少不了提到变频,水泵和风机的变频。然而,xxx的节能控制还是要从系统的多工况运行着手,大型SHOPPING MALL等可以考虑过度季节全新风运行;主机的节能运行xxx的策略还是台数的集控,做到及时地关闭掉一组甚至几组的主机一次循环系统。本人知识 能力有限,还望各位专家、行业精英能够指出错误和缺点。
网友7:
以下所有内容均建立在“合”的可行性的基础之上,满足相应的假设。在制冷与供热方面相差不大,只对冷进行论述(主要为水管路的配设与制冷站的方案)。 一、系统形式如何选择? 集中能源站,其可用系统形式有限,主要受制于能源站与各单体的距离。对于管制,优先选用四管制系统(个人意见)。 1、如果距离近,布局紧凑,管路阻力所占比例不大,可采用常温差(5度)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对于某高阻力支路可配设管道泵。 2、如果距离远,布局松散,可采用大温差(8~12度)三级泵变流量系统,主机可串联运行;二级泵可采用统一配设也可以分区域配设。 二、负荷同时系数的如何取用,冷量如何确定? 集中能源站确定装机容量,受制于系统布置与控制形式和各单体的控制方案及负荷;末端设备启动分布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流量需求,与系统所需流量之间的茅盾是无法调合的(如果加大单体内管路系统的管道泵的设计,两者间的茅盾将减小)。冷机的实际装机容量不小于按变流量计算负荷的60%。 三、主机形式的选择及容量的搭配? 对于50万米以内的项目,优先选用高能效的高压直启离心机作为主力常态机型,离心机的容量占比不低于60%,台数不大于3台;搭配40%容量的水源热泵螺杆机组,台数不大于4台。最终由实际项目情况决定。 四、系统xx的节能运行控制策略? 节能运行控制策略要与系统高度匹配,单独提出某一项策略,感觉不太合适。在保证供水温度的先提下,优先控制确保压差,使主机平稳运行。说的有点空,主要是题目太大。 以上不明确、不恰当之处敬请更正。
综合体,由不同性质的单体组合而成,酒店、写字楼、商场、会展、超市,其间还可能包含餐饮、影院、游戏厅等多种业态。但其总的建筑面积不大。 从设计角度来说,各单体建筑其系统的设计和选择,只不过存再一些技巧吧了,别无新意。如果说“分”,从能源使用和未端设备选择来说,例如采用水环热泵、小范围的VRV,还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只是人为的将系统化小,而未端还是采用传统的形式,只不过是受制于业主或市场的一种行为。采用变新风比、合理的利用新风和排风,这些都与常规单体的设计相同,是设计方案的优化,而不方案的突破。其控制和运行与传统系统相近。对于综合体,设计集中能源站还是分散设计能源小站,对项目水系统的影响巨大,其在投资和运行方案上将体现不同(如果考虑到项目内的费热的回收,各单体的同时使用系数将更明显)。 就个人来看,合比分的设计难度要大,如果设计合理(控制方案的制定、能源站的方案设计),其运行和投资均可能相对降低。采用集中能源站时,其总体电力的装机容量将小于分散设计多个能源站;其占据的建筑空间将小于分散设计(对于某些采用风冷系统的需另行比较);运行管理趋势相近。 能源的记量只有经济问题,其不应阻碍集中能源站的选择,使用热表记量,还是采用按平方米收费,只不地是市场被动选择的结果(大家更愿意接受相平合理而公平的方式,安表)。 业主选择分散这种形式,是其开发资金、产权或是没有长远发展目标的体现。即便是这种项目,使用集中能源站也未尝不可。个人浅见。
网友8:
综合体的业态复杂。暖通冷热源的设置也相应多变。我觉得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考量。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暖通设计师就是要平衡各方面条件,争取得到xx的效果。比如合,如果物业管理可以是一家,而综合体功能又比较清晰,那就可以合。合了之后,因各楼空调负荷峰谷时间不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装机容量。当然,也可以把机组对应不同的楼栋设置,只是把机组摆放在一个机房里面。如果是真正地合用机组,那么热计量是要仔细考虑一下,关乎节能。如果综合体的体量特别巨大,还是多设置几个冷热源站比较合适。这样管路也短捷,运行也灵活。分和合都不是xx的。即使是合了,局部还是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灵活的小系统。思路要打开。
网友9:
算准负荷是关键,如果负荷算不准其他的考虑在周全也没有用;负荷计算的关键是人员密度的确定,人员密度不仅影响人员负荷也会影响新风负荷;人员密度的确定一定要做实地调研,负荷算准了机组也就选准了,运行策略则需要考虑客流分布及运行时间的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些算准了才会选出合适的机型并制定出合理的运行策略;至于机房集中设置分散设置对应能耗影响不大,只是会影响日后的管理。
网友10:
区域供冷供热有很多种形式,其中热电冷三联供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发电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同时对系统排放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回收后,向用户供热、供冷。随着对三联供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研究人员依据吸收热泵原理,在原有CCHP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对烟气冷凝热进行了深度回收,将排烟温度降低到30℃左右,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区域供冷供热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其节能和环保优势明显,然而初投资也是巨大的。传统的设计思想在决策和设计初期往往以减小初投资为目的,这样运行和维护费用将加大 ,所以说区域系统形式选择是取决于甲方,也取决于本身这个区域是否具有可以持续利用的绿色资源,如水源热泵,或者是有无废热,是否适合做三联供等等。系统负荷需要根据建筑功能定性,进行全年的能耗模拟分析,得出一个综合大值来选型,主机的容量必须满足小负荷高效运行的需要。可以通过对每个运营单位设单独水系统环路甚至对应运行的主机系统,建议采用变频水泵等来实现输送能耗节能,区域供冷一般很大一部分的能耗都是来自输送能耗,也可以通过把能源站设置在负荷中心,设置二级泵或者适当放大管径,降低局部阻力,来实现输送能耗的减少。
网友11:
大型综合体项目往往具有建筑面积大,少则十几万平米,多则几十万平米,业态多功能多等特点。1、在系统选择上偏向于二次泵闭路循环系统;当然如果选择蓄冷蓄热型冷热源的,一次循环可以考虑采用开式的;在冷源方面个人倾向采用大温差(5/15℃),至少管路和泵电耗是省了,当然还要综合考虑主机能效比等因素;2、负荷同时系数是个难题,难就难在不确定因素太多。我想在末端设备选择足够安全,并且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该系数取在0.8~0.95也不是没有可能的;3、主机当然xx是多级离心机,配以螺杆机,至于怎么配法,xx做一个全年的冷负荷模拟分析,原则是尽可能不要使离心机频繁启停;当然,其他一些形式如直燃机等,只要能源利用合理也是可行的;4、系统xx的节能运行控制,当然少不了提到变频,水泵和风机的变频。然而,xxx的节能控制还是要从系统的多工况运行着手,大型SHOPPING MALL等可以考虑过度季节全新风运行;主机的节能运行xxx的策略还是台数的集控,做到及时地关闭掉一组甚至几组的主机一次循环系统。
网友12:
集中能源站,在中国这边好像发展不是很好,比如广州大学城的能源站设计方式,问题多。 从设备选型上,我的几个看法,供大家参考: 1. 在主机上,高压离心机是个趋势,毕竟少了一道电力转换,能效更高。 另外,双压缩机大冷量的机组选择也算是个趋势吧。 2. 末端上,变风量VAV的设计,是众多综合体选型的关键。 3. 水系统上,变流量是个趋势
专家点评:
张沂总工总结:
其实大型综合体建筑的空调能源站是“分”还是“合”,设计单位的话语权是很低的。像国际管理公司管理的xx酒店,大于1万平米的品牌超市、有规模的影视院线等这样的业态;像租、售超过1万平米的商业集团、品牌公司、金融财团等这样的大客户话语权是非常大的。其独立核算的诉求,连项目投资方都顶不住,更不要说设计单位了。
反之,所有的小业主以及各种业态的独立核算诉求都要满足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型综合体建筑之空调能源站的“相对合”才是暖通设计的主旋律。
尽管时“相对合”,但各方相应的独立核算要求仍是暖通设计人员应当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对而论,大型综合体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不仅要考虑冷、热源的选型,末端空调设备的配置,更应重视水力输送系统的设计。需要思考不同建筑空调用户点远近距离带来的水力平衡问题,还需要思考建筑高低不同造成空调设备承压不同的问题;需要了解各种业态的运行时间,还需了解不同业态的温、湿度要求;需要分析一年四季建筑内区与外区不同的供冷、供热需求,还需分析地上与地下的空调场所供冷与供热不同的切换季节。此外,商业建筑的公共区域与租赁区域在管理方式、运行时间、空调形式上也有很大区别。这些特点也是大型综合体建筑空调水力输送系统设计时必须重视的难点。
至于冷、热源系统的选型,成熟、可靠应该是设计思考的优先方向。离心式、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燃气热水锅炉是一个典型的必选方案,冰蓄冷、水蓄冷、电蓄热、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风冷热泵、水环热泵、水源VRV、城市热网等都是通常的比选方案。没有普适的xx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选取冷、热源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主要看这几个因素:若项目规模大、业态多元化、系统自控到位,则同时使用系数取0.6也行;反之,规模小、业态单一、自控虚设,则同时使用系数取1.0也对。
再好的节能运行技术措施与“人”的因素相比,会显得很苍白。如何从体制、机制、技术手段上调动人(客户与物业管理人员等)的节能积极性是xx的节能运行策略。此外,自动控制系统尽管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开通率低、维护成本高,若真能落实到位正常运行,其节能效果相当客观。
L1jjhh是一个用“心”的设计人员。在其评论中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与建议,当然有些想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L1jjhh思路开阔、实践经验丰富、思考问题较全面、分析问题有深度,并且愿意将自己辛勤探索的成果与众人分享。其评论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Chinalnkydlzc,LUOMIN的评论显示了其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寥寥数语,却也非常中肯,有些分析和思考颇有价值,是较好的评论佳作。
Chenshuai678,superflanker,xianjianren的评论从某个角度提供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些不错的评论文章。
林星春点评:
从网站编辑挑选的网友最多点赞的评论当中看来,只有superflanker并没有直接的讨论本期设计问题大家聊主题当中的4个讨论点。而指出了讨论主题本身的不恰当之处,即主题本来存在着一定的偏向和限制。这也是张总一开始提出的“设计单位话语权低”的问题。我并没有设计过大型的集中能源站,但所参与的工程中至少有两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一个16万平米,一个23万平米)的冷热源站房从一开始的“合”设计根据业主要求修改成了“分”设计。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从最终的使用者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的。如张总所举的例子当中谈到的国际管理公司管理的xx酒店,不说xx了,我参与的一个综合性项目,其中的一个酒店建筑面积仅1.6万平米,非xx酒店,管理公司也并非那么国际,但是在我提出来的对其酒店机电设计标准中的6条不建议参照执行的要求中(其实是向项目投资方提出了,比如里面有一条就是酒店管理公司要求柴油发电机组必须保证满负荷运行10天的储油量,而安全重要性如数据中心的A级标准和国际Tier IV标准也是最多要求96小时即可),经过了几轮角逐,业主从最初的6条都同意设计建议变成了最终的6条都要求按照酒店管理公司要求。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使用者要求至上。
回到主题提出的四个讨论点上,其实主要讨论的问题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选择的,系统设计还是一句话,没有xx的系统,只有最适合的系统。关于系统形式选择、主机选择及容量搭配、xx节能运行控制策略的设计问题,其实都是针对于具体的设计建筑可以深入讨论的(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调整),从几位讨论网友的评论来看,都能看出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比我丰富,所以我也不适合对他们的回复多做点评),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设计积累,但也没有对四个问题达成一个统一的定论。关于主机形式的选择即容量搭配、系统xx的节能运行策略,其实也不是仅仅是设计需要参与的讨论,如果能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实际案例的样本数据进行能耗分析的话,更能指导设计,关于这些,也有不少博士论文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甚至部分厂家也会给你一定的研究指导,也可以有借鉴的参考。
主持人木子李点评:
本期题目出的是比较大,对于大型的综合体项目,之前的做法较多的是分的比较彻底,而如今设置能源站的趋势也越来越多,所谓我认为这个题目拿出来讨论一下也是蛮有意义的,本期大家给出了很多的想法和经验值得参考。
在题目中也说道,“分”的做法很传统,而且划分成小系统来处理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小单体,其实相对来说就是很常见的设计了,所以这里探讨这个也讨论不出什么成果来。所以本次引导大家来谈“合”的设计。
对于“合”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上冰蓄冷,做大温差,做低温送风,为什么要强调冷水机组的“合”,其实这就是本题目的难度所在。正因为不是所有的大项目都适合上冰蓄冷的,大家都知道冰蓄冷节钱不节能,这是还是在存在较大峰谷电价时才有节钱的说法,而不存在峰谷电价,或者两者的差别较小时,通过分析回收期会很长,也许系统的寿命都到了还没有回收回来,而且我们一般计算还没将xx利息计算进去,其实是不划算的,初投资大,占地大,系统复杂。
正因为“合”的做法存在难度,除了题目下面提出的问题,其实对于多台机组的并联运行,其水泵并联的衰减如何处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拿出来讨论,还期待专家给予指导意见。
关注“嘉业建设”更多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