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嫦娥》《乞巧》_浩友玉汝_新浪博客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关于这首诗的诗意历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讽刺女道士的,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说是抒发“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则说是自忏之作。这些说法都不主观臆断之嫌,{zh0}还是就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去理解。

    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dy}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赏析1: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zh1}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赏析2: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zj1}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里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什么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日人白川静先生曾综合各家的说法加以整理归纳。
   后羿,有些书称他为后羿,是一位英勇且善于射箭的天神。嫦娥又叫姮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在传说上有些关系。
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地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着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呐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后羿怜悯可怜的人民,痛恨太阳逞威,于是再也无法顾到天帝的嘱咐,只是对太阳摆个样子,吓吓他们,后羿决定把这些太阳收拾下来,免得他们将来又出来捣蛋。于是后羿走到广场中间,从肩上拿下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搭上箭,拉满弓,对准天上,咻!咻!射下几个太阳,气温也顿然凉爽了些。这时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人民也有大功,不能全射下来,于是令人暗中从后羿的箭囊取走一枝箭,所以天空还剩下一个太阳。
   后羿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天帝一定会很高兴,没想到天帝很生气后羿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便革除他的神籍,嫦娥也连带受到处分,从此二人便住在凡间。
   后羿和嫦娥夫妻间的感情,原来很好,但嫦娥受到丈夫连累,使她由天上的仙女降为人间的凡人,心中有很多悲愁烦恼,时常抱怨并责怪后羿,两个人感情便有了裂痕。嫦娥伤心不能再回到天上,更害怕将来死了以后要到阴间和鬼魂住在一起,后羿也不愿意死后到阴间过那种愁惨阴暗的生活,他听说在昆仑山的西方,有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藏有不死的药,吃了这药,便可以长生不死,于是决定到昆仑山,请求西王母送他不死的良药。
   西王母对于为人民除大害的英雄后羿,被开除神籍的遭遇非常同情,便送后羿不死的药,并告诉后羿,这些药如果他们夫妻两人分着吃,便可以长生不死如果一个吃了可以升天成神,并嘱付后羿好好收藏,因为除此之外,长生不死的药再也没有了。
   后羿高高兴兴的带着药回家,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嫦娥,并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准备选一个美丽的日子,夫妻一起吃,在凡间过着长生不死的恩爱生活,也不比回到天上差。但自私的嫦娥却不这么想,她认为自己原是天上的仙女,受到丈夫连累才被留在凡间,于是便趁着后羿出门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把药全吃了,飞到月宫去。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不见了,地上留着一个空瓶子,他知道他的妻子背弃他,单独回到天上,从此之后,后羿变得暴躁易怒,后来被家臣逢蒙设计杀害。后羿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奉他作完布神,供奉家中诛邪除怪。
   嫦娥升上月宫,从此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所以李商隐在诗里面才会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记录这一段苍凉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乞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译文: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相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万条红丝线啊。

 

  【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

  【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

  【唐】李郢

  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

  【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

  【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

  【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

  【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经典赏析】《嫦娥》《乞巧》_浩友玉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