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民这口饭:100位PC店长的生意和生活- 快乐无极的博客

科技时代_P民这口饭:100位PC店长的生意和生活

计算机世界封面

  《计算机世界》记者 许磊 汤浔芳 尹一捷

  实习记者 李华

  主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卖卖电脑……”

  做PC店长,开个店卖电脑,确实幸福过。PC店长一度是个令人欣羡的职业,顶着“暴利”的光环,“逢单必赚一千”,引得无数想要在“30岁之后 不再为钱发愁”的年轻人投身其中。由于对主频、缓存等名词信手拈来、对配件性能如数家珍,他们一度自视为专业人士,也曾被周围的人敬若上宾; 许多城市也因为PC销售而增加了新的地标,北京有了“海龙”、“鼎好”,上海有了“太平洋”,重庆有了“赛博”,长沙有了“国储”,厦门有了“百脑 汇”……

  但时至今日,PC买卖却显得暮气沉沉,从DIY到品牌机,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产品在不断升级,利润却越做越薄,PC这口饭,越吃越难吃。如 今的电脑卖场,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恶性竞争随处可见,潜规则比比皆是,而更可怕的,是“卖场黄昏”背后的诚信危机。

  于是,PC店长成了另类“P民”。在许多PC店长眼中,这个职业就像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逃离心有不甘,坚守又不见希望。

  P民这口饭

  ——100位PC店长的生意和生活

  一个月过去了,李宏靖还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4月24日凌晨,位于重庆石桥铺的赛博数码广场突然起火,熊熊大火从大楼的负1层一直烧到6层。这 家当地{zd0}的电脑卖场,600多家商铺,上亿元的货物瞬间毁于一旦。

  当天凌晨1点,李宏靖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他从被窝里爬起来,袜子没穿就冲向了石桥铺。面对满天的火光和滚滚的浓烟,李宏靖一句话也没 说,就在火场外傻傻地呆看了10多分钟。

  《计算机世界》记者刚好出差重庆,在灾后第二天,不少商户向记者哭诉: “要是放在平时,损失绝不会这么大,只是因为临近五一,大家都在囤货……”

  入行10年,李宏靖从一个初级销售做起,做到高级销售,再成为店长,又进入公司管理层,直至当上重庆商达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看着PC买卖从鼎 盛时期一步步走向平淡,李宏靖时常感到揪心: 忙碌一如从前,甚至比以前更累,但是生意却好像越来越难做了。

  在2~3年内,中国内地取代美国成为全球{zd0}的PC市场已毫无悬念。但远远低于国外市场的利润率,已经成为国内PC市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隐忧 ——当前国内PC市场电脑产品的利润仅有2%~3%,低于亚太市场的4%,更低于欧美和日本市场,如此之低的利润率,既难以维持企业的合理回报要求,更让 处于市场终端的门店店主们寝食难安。

  “PC这口饭越来越难吃,我们太需要一个兴奋点了。”李宏靖说。

  亏本赚吆喝

  “亏,每个月都在亏!”

  3月底,记者在上海徐家汇的百脑汇卖场见到杨薇时,她的宏碁专卖店刚刚开张两个月,但一直在亏损,平均每天只能卖掉5台电脑,而且每月亏损额都 在10万元以上。对此,杨薇只能以“淡季”来自我安慰,“毕竟这俩月百脑汇的所有的门店几乎都在亏损。”

  现实的确如此。去年10月,电脑渠道公司腾创科技在上海为某品牌建了一家品牌旗舰店,当时腾创还提出了“三年千家连锁店”的宏伟目标。然而到目 前为止,这家旗舰店的营业收入只有25万元,远远不足以抵扣每月32万元的店面成本。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计算机世界》记者调查中发现,在集中了鼎 好、海龙、科贸等5大卖场的中关村,不少品牌“旗舰店”、“金钻店”的月平均营业额都不足20万元,而这种普遍的惨淡经营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根据Gartner统计,今年{dy}季度,受益于寒促和春节促销,中国PC出货量大增45.4%。但出货量的暴涨并未给店主们带来直接的收入增 长。本报对全国各地100名PC店长调查显示,今年头几个月,32%的PC门店出现了小幅亏损,29%的门店维持了保本状态,“小幅盈利”和“持续盈利” 的门店,总共只占到了全部受访者的32%。

  门店越来越多。自联想在1999年提出“店面为王”的理念以来,渠道终端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各大厂商所认同。近两年,各大PC厂商们 更是纷纷在全国的各大卖场疯狂“拿店”。例如,惠普今年宣布,将在4~6级城市将惠普门店从1500个增加到8000个; 戴尔自2008年改变直销模式,门店建设速度也相当迅猛,目前零售店已超过6000家; 放言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取代惠普全球PC老大地位的宏碁,今年也将增加50%以上的门店。

  具体操作上,假如一家惠普品牌店选择落户百脑汇,首先是由惠普出面与百脑汇交涉,以一笔进场费拿下某个铺位,卖场一般都会赠送一些广告位或者其 他的活动支持。拿到铺位后,惠普再把铺位只留下一小部分自己经营,绝大多数会分配给和雍、美辰等渠道商,装修费用和租金一般由渠道商自己承担。

  一方面,随着厂商“抢店”风潮愈演愈烈,门店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抢店”直接导致近年来PC卖场的入场费节节攀升,渠道商要承担的房租和人力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以河南郑州为例,郑州百脑汇3年前开业时,每 平方米每月的房租是200元,到了今年已经涨到了400元; 位于附近的赛博数码广场显眼一点的位置,价位已经超过900元,也就是说稍为像样一点的店面,仅房租一项每月的开支就得几万元,这让背着利润指标的店长们 备感难受。

  河南仕德科贸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牛传军告诉记者,对店长们而言,比成本普遍上升更难接受的是利润的严重下滑。虽然仕德科贸是河南{zd0}的电脑零售连 锁企业,代理了华硕、联想、惠普3个品牌,拥有20多家门店,但是这些店铺目前的状态“即便不是亏损,也只能打平”,为此他们几次打消了开新店的念头。

  “除了楼下的肯德基外,电脑城里经销商们都是在亏本赚吆喝。” 仕德科贸一位店长向记者感慨,卖电脑的好日子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美好时代远去

  “以前的日子真舒服!坐等就能收钱。”

  在采访中,不断有一些老渠道向记者提起几年前的美好时光:“那时候卖电脑就像今天搞房地产,xx是卖方市场,有货都不怕出,只要有钱囤货,就不 用担心挣不到钱。”

  曾几何时,PC这碗饭可是比公务员的“铁饭碗”还要抢手。当年29岁的李宏靖就从某国企的团委书记位子上急流勇退,投身电脑卖场。2003年, 他所在的商达电脑还建立了品牌机生产线,每台机器的利润都上千元,{zh0}的一年卖了10万台。

  但近年来,随着联想、惠普、方正等品牌机价格走低,商达只好走上了品牌代理的路子。而随着市场发展,无论是配件还是整机,做一个区域{dj2}代理的 机会都越来越少,产品同质化不但终结了渠道的高利润,也造就了一个开放竞争的时代。如今所有的厂家从产品到服务都很难做到差异化,只能靠开更多店面,招更 多的导购,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用牛传军的话说,如今的竞争基本上就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代理商、经销商能做的事越来越少。

  IDC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PC市场年增长率仅3%,创历年新低,但是卖场市场萎缩的速度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北京一位刚刚当上店长 的21岁女孩告诉记者,两年前,她作为店里的{zj0}销售,一个月可以卖出50多台机器,到了今天,同一家店,她手下的{zj0}销售最多也就卖出30多台。

郑重声明:资讯 【P民这口饭:100位PC店长的生意和生活- 快乐无极的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