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求职被拒,又能如何?-孙旭阳/中国日夜-搜狐博客

2010-01-08 | 省委书记求职被拒,又能如何? 该日志已被收录

       1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一人才市场,匿名求职,尽管他自称“经验丰富,与媒体联系很多”,但还是因为59岁,“年纪太大”,而被招聘方拒绝,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卢展工事后表示,将对“4050”人员求职难的情况,“认真研究,广辟渠道,提供更多岗位”。省委书记这样表态确实让人欣喜。但反过来看,促进公民就业,本来就是服务型政府(党委?)的责任。大家喜则喜矣,没必要感谢。
  甚至,连江湖医生都明白一个道理,“好不好,看疗效”。
  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的“4050”人员,大部分都是下岗工人,或因拆迁丧失土地的农民。这两种人群的具体数量,目前尚无xx数字,但至少上亿,却可以肯定。这类人群的知识和技能,因计划经济时代和城乡二元化的壁垒,或陈旧或低下,不被当下雇主所亲睐,几乎是一定的事情。卢展工所遭遇的,只是无数“4050”人员所习以为常的一幕。区别是,省委书记遭拒,又斩钉截铁地表态,构成了一则好看的新闻;而那些无名的人们,却只能自己咽下苦水,继续为填饱一家老小的肚皮奔忙。
  别说“4050”,就是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却又如何?每一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应届毕业,他们大批“被就业”的现实,已使官方数据丧失了援引的价值。那么,就请去人才市场看看,用最直感的社会经验判断一下:这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如果没有更过硬的知识和技术,“4050”凭什么跟年轻人竞争?
  卢展工表态要帮“4050”找工作。谁都知道,职场上的工作并非无限度的多。“4050”在官方帮助下找到工作,也许就抢了大学生的饭碗。“4050”背后有一个家庭,那“80后”“90后”的背后,难道没有一个个家庭?
  “4050”和大学生求职困局,都不是出于当事人的自由选择。前者,用他们的年华和汗水,支撑了数十年工农业的飞速发展——这样的发展也许有点畸形。后者,尽管因高校扩招而被指责素质下降,但仍然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两种人,政府都不能任其自生自灭。但厚此薄彼,似乎也有失公道。
  政府官员在解决子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应该为百姓的子女用点心思。但我们的公仆,又是如何做的呢?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和中国楼市房市的火爆,使得大批做实业的民办中小企业倒闭成潮。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却和国企纷纷联手,开工了一个又一个个天文数字的大项目,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牛气冲天的xx。国进民退,是福是祸,{zh0}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超市的物价标签,一个就是人才市场的人群
  当这些人群最向往的雇主,不是政府就是国企后,我们即使相信政府扩大就业的诚意,又怎么敢相信其成效呢?

郑重声明:资讯 【省委书记求职被拒,又能如何?-孙旭阳/中国日夜-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