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传媒大学kathy考研 ...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经验谈 [转贴 2010-05-21 22:21:08]   

初试:349
复试最终:77
作者:maodoudou

(一)我考研的概况
首先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一个文科生高中的时候英语政治成绩就还不错,所以一定的基础可能对我的复习有一些帮助。其次,在学习上我是个比较讲效率的人,不喜欢没效率坐在自习室里凑时间。{zh1},我觉得自己是个比较爱钻研的人,我认为任何考试,只要存在,就有他可以寻找到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一方面你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变换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试一下,如果不行赶快找新的经验,再试另一种方法可不可以。此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考的是本校本专业,所以,对于我的学习方法我希望外校的同学慎用,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大学四年说是有点虚度,没有学会多少东西。但在学校里,有些老师教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当时有些东西没能理解,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回想起老师当时讲的一些东西,再跟自己看的书本上的理论结合起来,到{zh1}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还有,我所提供的考验经验只是针对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复习,其他理工科的专业其他学校的专业等等可能都不适用。
我考研复习的战线拉的比较长,但是{zh1}集中复习的时间只有那么一个月。我从7月份就报了新东方的英语和海天的政治,上了一个英语的强化班和政治的强化班,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很早的补习班是没有多大用处。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过早的去报这种辅导班,然后上完课以后政治就搁下了,但英语却一直看一点,看一点,让自己总是对英语感到熟悉,看看单词,做做阅读。从7到12月份我一直保持每天都会做一些英语题,而且是很认真的错,计算时间,很重视自己阅读错了几个。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会看一些专业课和基础课的书,比如张风铸的《当代广播电视文艺》苗棣的《电视艺术哲学》,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彭吉象写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艺术学概论》像其他人说的,它一是出版的比较晚,好多东西还是比较新的,另一个是他写的内容很清楚,很有条理,你看起来比较容易。我从7月到12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保持住英语,专业课看一看,政治课看一看。(我自己的复习方法是针对我自己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可能有一定的随意性,可能对于大多数外校的同学来说不是很适用。)在这个期间,我还参加了国家公务员的一个考试,所以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考研一定要讲方法,讲效率。我坐在教室里学习了,就必须要有用,否则我宁愿呆在寝室看电视或者逛街。从12月上旬,我才开始像其他人一样保持每天上一整天自习的状态,一直到考试。其实,好多人从很早以前就保持深度复习的状态我认为是不对的,人的身体包括精神状态都有一个周期,如果你前期在精力体力上投入过多,你到了后期就容易后劲不足,生病啊、不想去自习这种状态都可能会发生。这样反而不利于你{zh1}期的复习,好多人都说,考研到{zh1}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你就随便看一看,保持一下就好。我觉得不是,考研到了{zh1}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像我们高考的时候到了{zh1}三个月一样,你在放松心态的同时,还要在行动上抓紧复习,因为毕竟是考文科类的东西,到{zh1}需要你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你到{zh1}要保持一种很兴奋、很投入的状态。把你学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跟一些广播电视艺术中的实际的例子结合起来,对于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我建议你一定要选取几个电视文艺节目或者电影的实例,做一定的准备,考研专业课和基础课大部分的分值都是在给一个题目写一篇论文上,所以你写论文就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没有那么多,够你写那么多字,所以你可以在阐述清楚你的理论之后,举几个例子,当然可多可少。但一定要和理论相契合,甚至是很契合,让老师一看你的文章就知道这孩子真理解了书里的一些东西了。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是针对看课本看的比较好的同学,对于看课本不太好的同学,你可以多看些电视文艺电影等的实例少写些理论,记住:最重要的就是自圆其说、自成体系。其实,判卷的老师可能有许多理论类的书籍也没有看过,但是当你举一个实例的时候比如《天天向上》她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可能会给你一个高分。
(二)英语的复习方法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对于每门课我的复习方法。首先说最重要的英语,为什么英语最重要呢,因为我认为他最难。凡事我问过的考研的人,大家给我的忠告都是千万不要放下英语,每天都要把英语的学习提上日程。对于英语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大概从7月份开始,我买了一套黄皮的书(黄宝书,就是英语历年真题解析,kathy这里也有)。这本书你要会利用,他有从1986年到2009年的真题的收集,你在做的过程中要学会抓重点,看看什么是重要的。我个人认为阅读{dy}、写作第二、完形第三、翻译{zh1}。这主要是从分值来说的,分值大的我们自然要重视。英语的书,你没必要买很多,我推荐的这个黄皮的书还有一本词汇{zh1}买一本写作书足矣。但是书必须要选好书,不能她的书里写的句子还不如你自己写的。做阅读的时候我一直保持至少每个星期做一个年份的,完形只是顺便做一下(因为完形这个东西,真的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的,你做十篇也不见得能提高几个,除非你做几百篇。而且分值很小错七八个跟错五六个都没有太大的差距。)重点还是放在阅读上。
我是这样来做阅读的,首先要算时间,你在做一套阅读以前计算好时间,看看你做完一套需要多长的时间,把我准确。其次,阅读我建议你多用排除的思维来做,我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阅读大部分的题目,你都可以用排除法将两个选项排除出去,剩下一个对的一个错的。我有时候会选择一个我认为对的做{zh1}的答案,有时候会选择一个我认为错的做{zh1}的答案。当然一套题中要保持规律,你选择你认为对的那个你就其他题都选择对的,你选你看着不太对的那个就所有的题都选那个,{zh1}等跟正确答案对过之后,你数一下,你选你认为很正确的一个对的几率比较大,还是你认为不对的那个对的几率比较大,{zh1}几套题形成一个总的你自己的规律。还有,单词的背诵,我认为可以不拘泥于单词书,因为一个词一个词的背,真的很慢而且不容易记住。你可以这样,昨晚一套阅读,做的时候不要查单词,尽量不懂这个单词但也能把句子看懂,到{zh1}做完了整套题,对完了答案,你再来查单词。我发现:一般一个周期内的英语的生词是固定的,所以你只要做一套题背几遍这里面的单词,等再做完下一套的时候你再复习一下这一套的生词。首先,你会发现,你有了几套题的积累,你做新题的时候有些词你会看着很熟,但是就是想不起来中文意思是什么,不要紧。你就继续猜这个词,等{zh1}做完了,当你复习前面一套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看着很熟悉的词原来都是出现过的。你记一下他的意思,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哦它原来是这个意思的感觉。
对于写作,我是{zh1}两个星期狂背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所以{zh1}我费了很大的劲来提高他。逛背是很有用的,建议大家{zh0}早点背作文书上的例句,我觉得新东方给的写作素材没什么用,大家都写一样的老师一看就能看出来了。我认为还是背一个小薄本的写作书,然后把一些句子综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模板。
以上是我英语的复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政治的复习方法
政治我就简单说一下,首先如果你是个政治太好的人。你就早点下手,买本任汝芬的序列一看着,但是一定不要以它为本,还是买红皮的那本《大纲解析》(kathy提示:就是政治红宝书),把它作为背诵的根本。在第二个阶段,你买序列二,不要着急做。做了就一定要扎实。其实那本书,就像咱们高中老师给出的小卷子似的,主要是来帮你巩固你的基础知识也就是大纲解析上的知识点的,所以你如果是理科生或者政治不太好的,你就做完题一定不要放过自己觉得模糊或者是做错的题,一定从《大纲解析》里找到他的原话,这个题的出处,一定要记住。这样你到后期复习起来就会很省力,好多题,包括大题你一看就会知道是哪出的了。
序列三,我觉得不是很有用,但是序列四一定要买,首先从心理上你觉得自己背诵了预测题就心里很有谱了。但是你不要觉得自己背的就一定是考的,一般出题人都会有反预测反模板的倾向,所以我建议大家把所有的{zh1}预测题都买来,全部的背诵下来。(我说的背诵不是一字不落的背,而是理解基础上的背。热点就那么几个,大家的也都差不多,你就综合一下大家的去背。)我认为海天的{zh1}一个点睛班是很有必要上的,说实话我觉得海天或者某些老师的做法其实挺损的,到了{zh1},大家的预测题都出的差不多了。他就会来一个点睛,把大家都预测的题罗列一遍,我上点睛班的时候,已经背了不少预测题了。所以,陈先奎讲课的时候,我发现他好多的题都是 别人那看过来自己再预测的。我推荐一本书,叫《肖秀荣……》反正是他写的,名字忘记了。也是别人推荐我的,我觉得很好,值得好好的重点的背一下。因为他以前好像是命题人吧,预测的大方向比较准,而且答案比较简洁。(当然,你真正考试答题的时候不能答简洁了,你要能写的全写上,这是N多人告诉我的经验不论文科生理科生都这么说,能写的能想到的把你认为最对的写上去,尽量不要空着卷子,还有字一定要写好。我这次政治考试,后来对答案感觉自己选择错了不少,但是{zh1}考了72我自己还比较满意,所以总结下来只能是大题答得不错,我写字很漂亮,但最重要的是特别的清楚,就是让判卷老师一看就会觉得这孩子在替我着想,省眼睛的那种字)。
快考试的时候,不论那门课,都会出很多复习的资料,所以你这会可以吃饭的时候多跑跑书店啊,复印店啊。书店你看了书名,来复印店买,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政治,尤其是政治他会出很多预测题,肖秀荣的我认为是一定要买的其次是海天任汝芬的{zh1}四套题然后是陈先奎的题。老师毕竟是老师,不是徒有虚名的,就算集大家之言成自家体系,有个人帮你总结大家预测的还是好的。所以不要排斥培训机构的题啊,预测之类的。但是心理上一定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背的题很可能不是我考的题,这样你到了考场上,就会看到题后,心理上压力比较小,因为肯定不可能考的一模一样,差不多的概率都很低。
(三)广播电视艺术专业课、艺术学基础课的复习方法
    专业课我考的分数不多,也就是一中等。所以自己的经验也谈不上太多,到是有一些教训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专业课,传媒大学从06每年的题出的都比较的活,所以好多东西你是很难在书本上找到标准得答案的。我个人认为,它一方面是考你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考你在广播电视领域的知识面,比如宝莱坞,这课本上可真没有,但是有的人可能看杂志啊等等的比较多,就有一些了解。但我还要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你都要明白到底什么最重要,是5分一个的名词解释不比较重要,还是30分一个得论述题比较重要。所以,你复习要有重点,前期,可以多看些名词解释,多做些准备,可到了后期,你一定要明白你{zh1}大题才是你能拿分的地方,一定要把大题重视起来。
    专业课和基础课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答专业课的时候可能真的需要你活一点,对广播电视界的一些现象啊、节目啊有自己的想法,而艺术学基础则需要你多看一些课本上的东西,用理论来武装你自己。但他们的例子你都是可以通用的,主要找你擅长的,比如你是本专业的学生对电视节目的积累,可能比较多,那就举你自己熟悉的。比如你是动画的学生,你可能对一些动画的东西,比较熟悉你就举你熟悉的。但注意,举得例子一定要针对自己的题目,不要随便抓一个例子合不合适的都拿过来用。
下面我跟大家说说推荐书的问题,这几年,好像是不出书目,只有大纲了,我觉得你如果复习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你什么书都不用看了。就是你看着大纲,随便拿出一个问题来,你都能不查书,写出一篇两千字或者两千五百字的论文来,就任何书都不用看。其实我觉得专业课和艺术基础都是考咱们写论文的能力,首先你要有知识,其次你要会表达,再次你要文笔好。具备这三方面你肯定能得高分。这就像我们平时期末,老师给个题目,你去写论文。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查阅很多资料啊书籍啊,但是考试的时候是不允许看书的,所以就是把这个书放到平时去看了,不管你看那本书,{zh1}能对考纲上的问题达到我说的这种效果你就复习好了,可以放心的去考试了。
但是,我觉得我还是要推荐几本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书。无论那课,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都是要很重视很重视的。它分上中下三编,最重要的是下编,上编主要用来出简答题的,中编是填空啊,名词解释啊。下编是用来出论述题和简答题的。所以下编是最最重要的。我看其他的书都是复习考研的初期看了一遍,到后来只是做查阅的资料偶尔翻翻。但是对于《艺术学概论》我则是每天必看一些,我起码就零碎着看估计看了得有五遍,但是我自己一个字的笔记都没做过,一是自己找了一个师姐问她要了她的笔记,二是我觉得其实自己记笔记没有太大用,还浪费时间。你在看{dy}遍书的时候,你很糊涂,做的笔记也不是很好。第二遍的时候,你似乎明白了点,但要是让你写什么说什么你还是有点困难,但到了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反正我是这样的),我看到一个电视上的节目,就像用彭吉象书让的理论来给他解释一下,就是有了条件反射。到{zh1}我的《艺术学概论》上有了很多小的批注,就是看着看着书,突然来了点想法,不管对不对赶紧给他写下来的那种。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抓重点,好好的把彭吉象的书看看,配合着一些电视节目的例子啊,或者其他人写的一些文章啊。{zh0}能做到集大家之言成我家的体,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你还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有一些创新。这样你复习考研肯定没问题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复习考研的经验啊,教训啊。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

kathy提示,需要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笔记资料xx(专业课大纲解析)请看下面地址: 

更多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经验,请看中传kathy考研网:左侧“经验之谈”栏目。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传媒大学kathy考研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