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沧桑巨变琼州换新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新闻360-Powered by ...

时间:2010-5-1 10:16:37 点击:24

 六十年沧桑巨变琼州大地换新颜

  ——海南解放6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海南省统

  一、前言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从此海南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60年以来,海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xxx思想、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园区新型工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发展方针,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使海南经济特区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当今海南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实现了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岛屿到初步繁荣昌盛的经济特区的转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海南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发生了xxxx的历史性巨变。60年,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史上,只不过是长河的短暂瞬间,然而海南人民却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二、经济实现大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由于历史上海南经济发展落后,加之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破坏,海南岛解放前夕已陷于百业萧条、民不聊生的境地。从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到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因特殊政治军事形势和特定历史条件,加上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和地理上的僻远、闭塞,国家对海南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很少,实际上形成了 “闭关锁岛”的状态,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只有橡胶、铁矿、制糖、原木和盐业等少数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总量急剧增长。全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5.17亿元增长达到 2009年164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2倍,年均增长1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迅猛增长,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提高。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从1952年的 0.1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76.4亿元,增长2894.4倍,年均增长15.0%。全省地方财政支出从1952年的0.21亿元增加到 484.47亿元,增长2306倍,年均增长14.6%。

  三、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解放初期,海南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格局,产业层次较低。海南建省办经济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三产业跃居成为{zd0}的产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已由1982年的59.8:14.0:26.2转变为2009年的 28.1:26.9:45.0。

  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从1950年解放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海南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橡胶为主,农业多种经营发展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村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充分发挥特有的热带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定单农业,大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创汇农业、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花卉、热带作物、种子种苗等产业已成为主导海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生猪、瓜菜、水果等农产品实现了由净调入到大量调出省外的重大转变,其中生猪从建省初期年调入120多万头发展到2009年调出152万头;瓜菜、水果出岛量达到493万吨,冬季瓜菜、热带水果遍布全国南北各大市场;文昌鸡、东山羊等传统名品牌农产品效应凸显,产品销往港澳地区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2009年农业增加值 461.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长8.8%。粮食总产量从1952年的56.92万吨增加到2009年187.6 万吨,增长2.3倍;水产品产量从3.01万吨增加到145.5万吨,增长48.2倍。水果产量从建省前1987年的14.72万吨增加到267.95万吨,增长17.2倍;肉类总产量从10.74万吨增加到66.05万吨,增长5.1倍。瓜菜产量从1980年16.08万吨增加到492.46万吨,增长 29.6倍。橡胶产量从1952年的0.04万吨增加到30.71万吨,增长766.8倍。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解放初期,海南省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产业结构畸形。1952年只有35家小型企业和一些手工作坊,工业总产值0.42亿元。从1950年至1987年间,海南工业在近代工业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拥有现代技术设备的新企业,但由于规模小、基础差。海南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是建省办经济特区后,通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项目和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培育、发展和壮大了一批现代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汽车、化肥、炼油、浆纸等大型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大项目日益增多,工业发展势头日趋强劲。国内规模{zd0}的炼油厂和化肥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国内{zd0}“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基地正在建设。化纤纺织、医药、xx饮料、罐头食品、油气化工、汽车、医药等一批拳头产品纷纷走向国内外市场。2009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 300.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6.7倍,年均增长12.4%。

  服务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2009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741.24亿元,比1978年增长40.4倍,年均增长12.8%。

  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海南具有深远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优势产业。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比以往更为重视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把海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大力发展,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大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成,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来琼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人数显著增加。2009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数达2250.33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接待人数从建省前1987年75.08万人次增加到1706.64 万人次,增长21.7倍;国际旅游收从0.12亿美元增长到2.77亿美元,增长22.1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海南大规模投资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投资体制被打破,全社会投资积极性得到空前的释放,投资规模呈加速扩张的态势,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1952年至2009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为59219亿元,其中建省以来的 1988年至2009年累计投资额为5804.38亿元,是建省前35年投资总额的49.4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大加强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经济增长能力大大增强。先后建设了大广坝、大隆、毛拉洞等多个大型水库,为海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电力建设超常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港口建设成效显著,万吨级泊位从1987年的3个增加到 2009年的3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345万吨,港口吞吐能力大大增强。按国际4E级建成了三亚凤凰和海口美兰两个国际机场。民航运输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从民航运输事业落后的省份成长为国内民航运输强省。海南省通往外地民用航空航线由1987年的5条增加至638条。公路建设有新的突破,“三纵四横”的公路网络贯穿全岛,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建设了环岛高速公路。全省各市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公路通达率为{bfb},建制村公路通达率为 99.7%。铁路建设通过改造和延伸西环铁路,实现了海口与三亚两个主要城市的铁路连接;建设开通了粤海铁路通道,“天堑变通途”;正在建设的东环城际快速铁路,将大大改善海南岛内的铁路交通。邮政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邮务、金融、快递物流三大业务发展齐头并进,大大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电信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覆盖全省的大容量、高速率、安全可靠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和相应的业务网、支持网,国内外通话、视频会议和数据传输便利。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省政府数据中心,“数字海南”框架基本建立。全省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9部/百人,所有行政村已通电话。全省固定电话用户从1987年的2.56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183万户,增长70.5倍,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发展到496万户。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改革开放之前,海南省城乡市场处于高度计划经济阶段,实行的是由国营商业{dj2}经营的封闭式、多环节、低效益的流通体制,消费品市场货源紧缺、缺乏生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以来,海南商业在改革开放中搞活,商品流通体制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调节机制转变,商业发展格局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物资从匮乏逐渐走向丰富、繁荣。新型商业网点迅速发展,苏宁、国美电器、家乐福、大润发等一批xx的流通、零售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我省。仓储式商店、连锁经营店、物流配送等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城市大商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构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和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1.2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34.51亿元,增长 433.6倍。

  消费需求在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明显升级。汽车、家用电脑进入居民家庭的步伐明显加快,住房、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xx消费品快速增长,新潮、时尚和品牌成为居民追求的目标,居民用在旅游、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也明显增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六十年沧桑巨变琼州换新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新闻360-Powered by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