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川古建筑兴废记_太虚山人_新浪博客



    纵览东城的版图,北面的边界是被誉为东莞母亲河的东江。千百年来,东江水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在此繁衍生息的莞邑儿女。在东莞南支流顺流而下,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东城辖区内的{zh1}一个社区——梨川社区。此社区坐落莞城北郊、东与樟村社区接壤,南面毗邻堑头社区,西面与莞城北隅为邻,北面临东江南支流。社区由本村、大王洲和麻洲岛三块土地 组成,大抵包括兰基头、市地、水围、大泉、大街、周屋围等地,是名副其实的岭南水乡。

梨川旧称棠梨川(或棠梨涌),自古以来是东莞的衣冠之地。民国《东莞县志》(卷九·舆地略八·风俗)载:“县邑附郭,物博地广,东自棠梨,西及榕木,居民鳞贯十余里,以所家近市,故商贾百工豪右轻侠,杂厝不纯,然其君子各以文雅相矜尚,自胜国以来所称科目渊薮,实在于是。循金牛而东出温塘,至鹧鸪坑又东北自章村历下,南合上峒周环五十里,邑之所谓衣冠地也。其土沃,其俗文,石冈以上习顿刚劲。”梨川先民是北方中原移民,崇尚读书,做学问,对后人影响深远。

若论广东人在中国科举史上的亮点,当以南海伦文叙的“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最为称著。而梨川的“祁门三进士,九子十登科”虽不及伦家风光,也当属难得一见的科举奇观,故此几百年来一直在莞邑大地上被传为佳话。

自祁以泰迁居梨川之后,修拓产业,家日饶裕,祁以泰有四个儿子,长子胜宗、次子守宗、三子振宗、四子受宗。胜宗在永乐八年(1410)以《诗经》贡礼步,官至安南(今越南)建平府长安知州。

  祁振宗有两个儿子,长子祁顺,二子祁颐。祁顺就出生在梨川,《明故者德府君祁公墓表》有记录。祁氏之族因此声誉大增,子孙蓄衍,屡获功名。祁顺是天顺年进士,祁颐,成化十年成举人。

  祁顺有五个儿子:祁敏、祁孜、祁政、祁敕、祁敦。祁敏是弘治十年(1497)进士。祁孜,弘治十七年(1504)中举人;祁政,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人;祁敕,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祁氏家族,在祁顺出生后的五十多年间,其父子兄弟中出了三进士,三举人,可谓功名鼎盛,尤其是文化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因此,祁氏宗祠的大门有“一朝鼎爵,三代簪缨”之联。

梨川先民常以科举应试为荣,而在各类考试中高中者比比皆是,他们“学而优则仕”后多为官清廉、并关心家乡建设,他们去世后,梨川后人为其建祠立庙以作纪念,所以梨川的祠宇特别多,建筑规模也很讲究。尽管时至今日,梨川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已经被改建,甚至废弃而从此不复存在,但这一座座古建筑承载的一段段光辉灿烂的历史,由始至终并没有在梨川儿女的记忆中磨灭。

今天,让我们透过历史文献的记载,穿越时空,一同见证百年梨川古建筑的兴废,一同领略梨川人那光彩夺目的往昔。

 

祁氏祠堂

东莞有句歇后语,叫做“虫康 虫伊 涌嫁女——出祁”。梨川故称棠梨涌,而东莞人把蜻蜓称为“虫康 虫伊”,音若“囊呢”,与“棠梨”相近,故此长期以来,东莞人喜欢把虫康 虫伊 涌作为梨川的别称。而所谓“出祁”,便是取女方走出祁府,嫁往别处的意思。尽管祁姓并非梨川{wy}姓氏,但其为原住先民,而且族裔{zd0},人数最多,故此东莞人把祁姓家族当做梨川的标志。

坐落在大泉坊的祁氏祠堂(即今梨川幼儿园地)是祁氏定居梨川的最早公共建筑。祠堂建于明代,坐北向南,以青砖为墙,两侧墙体为桶耳造型,呈三进。可惜由于年久失修,早在建国初遭废弃。

 

布政祖祠和大夫祠

两祠均建于明代,坐落于大泉坊内,为祁顺后人所建。“布政祖祠”为纪念祁顺高中进士,在江西任左布政使而建,该祠规模及形式与祁氏祠堂大致相同。布政祖祠门口有案台,内两侧为厢房,正门上方有皇帝钦赐的“世守清白”牌匾,前进有天井,天井左边靠墙有两幅白云石雕刻有龙纹的勅命奉赠碑(现存于居委会大厅内);中进有屏风隔挡,后天井地面为红石,过了天井便是第三进,整个祠堂古朴而典雅。

而大夫祠在布政祖祠旁,为纪念祁顺的第四子、饶州太守祁敕而建,其建筑布局和布政祖祠相仿,但规模略少。两祠废于上世纪70年代。

 

文献祠

该祠建于明代中后期,是青砖桶耳型外墙,三进式的建筑。该祠为明代进士祁敏后人所建,旧址在今市地新宿舍大楼后面,于50年代拆除。

 

玉溪祠

该祠位于铁门练坊上首,是祁氏长房后人在明代中期为纪念九世祖祁璋(号玉溪)而修建,是青砖桶耳墙、二进式的建筑。该祠于70年代拆除。

 

祁氏大宗祠

这是梨川{zd0}型的古建筑,建于东江之滨,今东江花园小区地。它是梨川长房十六世孙祁之芹于清康熙十年(1672年)修建。大宗祠座西向东北,占地宽广,祁左侧为祁氏家庙(即新祠堂),右侧有二宗祠。大宗祠广数十亩,外围以青砖屏墙,三幢建筑围绕其中,祠后则有高出数丈的宽阔后楼为背靠,前方面临东江,沙堤直达屏墙,堤上柳树成荫,远眺罗浮山景色,尽收眼底。

大宗祠共有三进,正门有石狮守护(今居委会门前石狮)正门两侧有案台,皆红石铺砌。案台后有两个厢房,装潢华丽,案台靠靠墙各有名人书画。大门两旁有精致的木雕对联:“罗浮前朝,叠嶂层峦峰峰顾祖;东江环绕,千丈万脉滴滴归源。”大宗祠每一进檐脊皆有石雕麒麟,鱼跃龙门等吉祥之物,两侧建有宽阔走廊,壁画清雅脱俗,两进间有大天井,地面以红石铺砌,气派不凡。

二进仿效京城府邸,为四檐滴水结构建筑,风格独特。砖石为墙,院木为柱,内有屏风,屏风有匾,上书“世茂堂”三字。下方两侧为历代祖先功名匾,自祁胜宗,祁顺、祁敏等十二多人名字,以铂金字体记叙详尽。三进有三个大神龛,供奉历代祖先神位。两侧有厢房,可供住宿。

祁氏大宗祠为当代莞邑祠堂之佼佼者,建国前后,宗祠长期作为梨川小学校舍,1957年洪水泛滥,修东江大堤时宗祠位于大堤之外,多次受洪水冲击,加之1959年梨川新小学立成使用,大宗祠方被拆除。

 

祁氏二宗祠

位于大宗祠右侧,“徐白星君庙”的后面,是明代风格的三进式建筑,约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前有挡水屏墙,右侧和后面皆为果园,占地宽广,由于日久失修,于1953年辈东江洪水冲垮。其废止后曾用作梨川小学运动场。

 

祁氏家庙

在大宗祠左侧,旧称“新祠堂”,原为“茅溪书院”。该建筑仿照明代祠堂格局,桶耳型外墙,一连三进,建于清康熙年间,前方屏墙与大宗祠相连,祠堂规模比大宗祠略小。建国前该祠与大宗祠一起用作旧梨川小学校舍,直至1959年建设新梨川小学,方被拆除。

 

梨川书院

在新祠堂挡水屏墙的左侧,与天后庙为邻,面向东江,远眺罗浮。书院门庭开阔,临江处有一水埗头,共供乡人洗涤及船舶停靠,埗头前有巨榕,环境优美。书院前称为“茅溪书院”,到了清代后期改称“梨川书院”,建筑年代稍后于新祠堂,属三进式清代建筑物。头进正厅两侧为厢房,可供教师居住,中进大厅为书房,供读书之用。后进则分为正厅和厢房,正厅中设一案台,上方有孔子画像。

在清代,梨川学子都在此接受启蒙教育。民国时期各乡纷纷兴办学校,书院渐渐冷落。梨川书院于1953年被洪水毁坏,后逐步被拆除。

 

一生祁公祠

    该公祠位于海口坊与高地社的交汇处(即高海),是一幢青砖桶耳型三进式古建筑,

为五山后人于明代后期所建。公祠坐北向南,规模颇大。祠前有大地堂,旁边有石岸池塘。传说该池塘可见罗浮山倒影,故名“罗浮影”。公祠在六七十年代曾作高海生产队的队部,后逐渐荒废,原址大部分已经建成厂房,现在只保留后进部分。

 

元宗祠

该祠坐落在梨川东江岸边、栏杆塘的北面,座南向北,是梨川祁氏长房栏杆塘人为纪念祖先而建。祠约建于明末清初,为青砖桶耳墙三进式建筑,颇具规模。宗祠废于上世纪50年代,其旧址在今东江大道旁的水电局宿舍大楼附近。

 

留示祖祠

该祠位于海口坊的渔越祖祠背后,坐南向北,是青砖桶耳二进式的建筑,于1953年被洪水冲毁。

 

珊洲祁公祠

    珊洲祠又名“大书房”,位于大泉坊今康寿园之后。是清代进士祁文友的后人所建,成祠于清代康熙年间。“珊洲”为祁文友的号,故名。该祠为青砖桶耳三进式建筑,右侧有大书房,民国时期曾作为凤山乡乡公所之用。建国后,该祠曾作乡、村行政办公之地。宗祠废于80年代,其原址后来作为文化广场。

 

周氏宗祠及东庄祖祠

周氏族群自清初以来,陆续从常平周屋厦来此定居,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定居梨川。此地原属莞城十二坊管辖,原名兴仁里,民国初年划分入梨川,因居民多姓周,故名周屋厦。“周氏宗祠”位于周屋围村的中央地带,是周氏族人立村以后所建,为青砖桶耳墙二进式结构,规模虽不大,但风貌格局上乘,颇具大家族风范。宗祠曾用作周屋围生产队队部,废于70年代。宗祠旁原有一座规模较少的“周氏东庄祖祠”,是纪念周氏先祖的祠宇。

 

渔越祖祠

位于海口坊的东江边上,约建于清代中期,是青砖桶耳墙二进式清代建筑,于1954年拆除。

 

渔隐祖祠

位于上下大街交汇处(闸门头附近),约建于清代中期,是青砖桶耳墙二进式清代建筑,于50年代拆除。

 

大仙庙

位于梨川大泉尾,今东盛大厦与大泉坊交界处。明清时期有梨溪水流经庙前,通过水龟氹(俗名水鬼氹)流入新涌,它是梨川最早的庙宇,庙外开阔,林荫掩映,曾有过香火旺盛时期。该庙历史久远,20世纪初已废。

 

天后庙

位于海口坊梨川书院之旁,与包公庙为邻,是二进式的明代建筑。庙前是一片临江空地,中间植有古榕,江岸筑有护岸石栏,景观清雅宁静。入庙内为前厅,往内是大天井,地面为红石铺砌,正殿中央供奉前大型的天后神像,以前曾是香火旺盛的庙宇。该庙约建于明万历时期,废于60年代。

 

玉皇庙

玉皇庙也称玉皇楼,是明代的庙宇,原址在周大氹与上湖塘交汇处(即现在东川楼附近),于民国初已废,只剩下一片三合土夯成的大地塘。70年代,梨川渔业组用其作为晒鱼网及做工作场所。该庙由兴到废经历约有四百余年。

 

文昌庙

该庙在上湖鱼塘东侧,位于玉皇庙旁边,即现在东城医院梨川门诊部附近。该庙在明代已存在,比近邻“东湖寺”建筑年代还要早。该庙在20世纪初已废。

 

包公庙

位于梨川海口坊东江岸边,约建于清道光年间,以后几经翻修,一直延续到60年代。庙的右首有天后庙,后面有地母庙,庙侧植有大芒果树一株,枝粗干壮,至今依然枝叶繁茂,东江之水流经庙前,宛如素带,门含罗浮远山,可谓绿水青山,尽收眼底。庙为长条型二进式建筑,规模虽不大,但庙中包拯神像位于中央,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塑像傍立两旁,铡刀闪亮,极具肃穆威严气氛。在建国前,来庙祈福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每当庙诞之时,参拜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更有人自愿捐资出钱、出力,在庙前搭戏棚,请来粤剧红伶前来参加庙会演出助兴。晚上从新涌到梨川,整条麻石壆上大光灯高挂,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让莞城及近邻各乡人等前来观看演出。该庙在xx期间拆除。

    1957年,村民在包公庙对出河面捕获中华白海豚一条,重达260余斤。海豚被村民抬至大书房鱼塘放养,引来无数莞城居民围观。

*本文参考《梨川村志》,特此鸣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梨川古建筑兴废记_太虚山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