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玩具书和纸板书,让阅读更快乐_海猫_新浪博客

              

   

     对小宝宝来说,一本好书的意义绝不在于可以听妈妈讲故事,而是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触摸,发现和感受,从小就体会阅读的乐趣。

儿子四个月的时候,我途经伦敦,拐进一家不算大的书店。这里的儿童书不多,幼儿书籍只摆了一个书架。因时间不多,来不及细挑,根据经验,这种规模不大的书店里摆的往往是经典,可以买了就走。但是国内不好买纸板书(board book),所以我买了两本这种书。其中一本,是儿子10个月开始每天必看的看图识物书。另一本,就是Eric Carle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这本书内容不复杂:一粒卵变成了毛毛虫,这只毛毛虫饿得不得了,就出发去找吃的。

它今天吃穿一个苹果,明天吃透两个李子,后天吃过三颗草莓,等等,越长越胖,{zh1}吃到肚子疼,变成了茧。它一动不动,两个星期后,它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我几乎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本好书。从成年人角度看,它的内容很丰富,短短的故事里,有水果名称,星期名称,数字概念,还有蝴蝶一生脱变的科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很巧妙有趣,{yt}又{yt},毛毛虫吃透的水果逐个增多,书页越来越宽,呈现梯形排列,书页上的毛毛虫留下的小洞洞也越来越多。孩子不到1岁时,喜欢看那些颜色斑斓的水果,阶梯状的书页小手也好翻篇,他尤其喜欢用小手指捅上面的小洞洞;慢慢学说话了,学数数了,学说英语了,这本书都能拿来用;结果,这成了一本从内容到设计都能让不同年龄的孩子感兴趣,并参与活动的书。

我很得意自己的慧眼:这本书出版于1969年,三十几年来卖出1200多万册,翻译成二十多中文字,成为现代儿童文学的经典,是各种幼儿推荐书单的{sx}。

纸板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宝宝的小手翻阅,又不易损坏,体现了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图书、开始阅读的理念。

这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其实即是纸板书,又是玩具书。所谓玩具书,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种类,国外的儿童图书里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书。比如,儿子刚出生,就有人送我柔软的布书,很小的宝宝就能翻弄,内容也是小宝宝喜欢的玩具之类的画面;有耐水材料做的洗澡书,可以洗澡的时候翻看;还有书里装了按钮,一按就会发出声响或唱歌的音乐书,比如一本关于交通工具的书中,每个交通工具会发出不同声响;还有配有小玩偶的玩偶书,可以拿着小玩偶边讲故事边表演;有做成车的形状、鞋的形状等异型书;也有三维立体书,比如一本讲修车厂的书,打开书页便立刻呈现一个立体的修车模型;还有触摸书,里面有不同材质的材料,可以让孩子触摸;还有翻翻书,书里有一些“机关”,比如翻开一个小翻页,就能看到洞里藏着的小老鼠等等。

纸板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小宝宝的小手翻阅,又不易损坏,体现了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图书、开始阅读的理念。上期我们讲到,孩子最早的书要有歌谣和看图认物这几类。歌谣常常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而看图认物书,孩子可以自己翻看。做成纸板书,1岁左右的孩子就能翻看。过去,大人常常担心小孩毁坏了图书,孩子一把书拿到手里,就被大人劈手夺下。如今好了,纸板书撕不坏,小手翻阅,孩子从小就以书为伴,很容易成长为一个热情的阅读者。

玩具书,主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而设计,为了增加图书的趣味性,引导孩子参与阅读的全过程。而琳琅满目的玩具书中,我情有独钟的,是触摸书和翻翻书。

最早的触摸书,是一位母亲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末,多萝西康那德——一位有一定造诣的儿童图书作者觉得,儿童图书不该只是一些字印在纸上,而应该有一些互动的因素,促进孩子对阅读和学习的热爱。因此她为自己3岁的女儿伊迪丝写出了“Pat the Bunny”这本书。在这书本里,孩子们可以摸小兔子软软的毛,摸爸爸粗粗的胡须,闻淡淡的花香,照镜子,把手指穿过戒指等等。1940年该书出版,至今卖出了700多万册,成为人们送小婴儿的{dy}本书的{sx}。后来,伊迪丝长大了,自己也出了一系列的触摸书。触摸书也成了儿童图书出版的一个时尚。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买过一套英文小书,是触摸书、翻翻书和触摸书的集合体。孩子可以用小手触摸甲壳虫光亮的外壳,或是蜘蛛毛茸茸的身体,可以翻开树叶,看躲在下面的蜗牛;翻开下一页,一只老虎张开了大嘴;{zh1}还有一面小镜子,告诉孩子他才是家里最可怕的人。

每次打开这套书,孩子就雀跃不已。在整个阅读当中,孩子一直都不闲着,一会儿摸摸,一会儿翻翻,一会儿把小手指头放到老虎嘴巴里,兴致勃勃的参与到阅读过程当中。翻翻书的翻页下面,立体书的弹出部分,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比如翻出一只黏糊糊的蜗牛,弹出一直凶猛的大老虎,大人再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辅以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孩子真是乐此不疲。读书,成了一件活跃的、快乐的事情,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

一旦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好书,哪怕价格不菲,也值得买下,因为一本好的玩具书或纸板书,能给孩子带来的阅读乐趣是那么多,{jd1}是物超所值的。

如今,国内也出了不少玩具书和纸板书。比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的英国DK的《我的{dy}本小百科》,就是一套介绍基本概念的纸板书,很适合买给孩子当{dy}本书。另外,童趣出版社新出的《小小爱因斯坦》系列纸板书,为3岁以下的宝宝设计,内容有宝宝、鸟、猫、狗等等,语言简洁,中英文对照温馨宁静,非常可爱。

中国妇女出版社的《小宝宝翻翻书》系列,包括《穿衣服》《睡觉》《一起玩》《小宝宝》《爸爸妈妈》《捉迷藏》《去农场》《我们的家》共八册,涉及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套书里,每一页都有一个窗口。比如,在《穿衣服》这本书里,解开每一件衣服的小窗口,都能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小动物。袜子里藏的是松鼠。裤子里藏的是斑点狗,帽子里藏的是小兔子。{zh1}一页里,爸爸的大衣里面藏着的,居然是小姑娘自己!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书里描绘的,都是孩子熟悉的衣物。翻开的小窗背后,印有中英文的动物词汇。前边几个窗口,会露出里面藏着的一部分,小动物的小尾巴啦,小脚爪啦,去吸引孩子翻翻看的好奇心。供小手翻翻的地方,都有一个凹口,写着“open”,设计得非常贴心。

吉林美术出版社的《小小孩大开眼界》,是一套含有触摸部分的概念书,包括《汽车》《动物》《昆虫》《建筑》《海洋生物》《飞机》《鸟》《船》《摩托车》共十册。精美的大照片用不同工艺,呈现不同肌理,适合小手触摸。这也是一套很好的看图认物概念书,比如《汽车》这本书里,有早期汽车,老爷车、甲壳虫车、消防车、翻斗车等很多车,没翻开一页,便出现一种,旁边的小图里,还有后视镜啦,尾灯啦等孩子感兴趣的细部。这套书涵盖范围广,宝宝总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

                                                                   摘自《父母》杂志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玩具书和纸板书,让阅读更快乐_海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