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不化的经济学家【xxxx】 - 止-跃的日志- 网易博客

冥顽不化的经济学家【xxxx】

2010-07-08 15:42:11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标题:
来源:
原文作者: CATHERINE RAMPELL
原文日期: 2010-07-02

冥顽不化的经济学家——800年来一如既往。。。


By

有一个警告投机性金融泡沫的广告,嘲笑一群傻里傻气的法国人被引诱套入一愚蠢的十八世纪的投资组合,广告指出现代之投资人(持股人)拥有优质的信息资源,能避免旧时之陷阱,并热心提示:“今天的投资人地位是多么不同啊!”


这一广告投放在1929年9月14日的《星期六晚邮报》上。一个月后,股市崩盘。

“每个人都认为他们比发展中国家的那些可怜人儿及前辈们要聪明。”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 )说,“但他们错了,我们可以证明这点。”

如同一对金融xx,莱因哈特女士同其搭档哈佛大学的肯尼斯·罗格夫()耗时数年在近千年的经济危机的散乱文献中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曾徘徊在珍本书的地下室里,快速翻阅僧侣保存的已发黄的杂志,向全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祈求几世纪前的债务记录。还要手工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将他们发现输入到你所见过的最庞大的一个电子表格里。

他们的研究包含在其{zx1}的畅销书《这次与众不同》()中,该书定量重现了历史上几百个由聪明人做出灾难性决定的事件。这是一部全景式作品,横向和纵向均是如此。该书涵盖了过去800年间66个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

该书作为莱因哈特女士和罗格夫先生作为经济学家的职业旅行历程, 集中关注经济学一些广受诟病的问题——因经济学家普遍未能预测或应对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而陷入信任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将理论连贯性放在xx,调查和数据放在次位。”罗格夫先生说。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经济学经典著作“既无法准确预测金融危机,也无法在危机爆发后预测如何结束。”

他说:“经济学及几乎要对未关注当前事件感到自豪了!”

肯尼斯·罗格夫和卡门·莱因哈特在莱因哈特女士的家里。他们2003年开始写《不同的世界》,经济开始崩溃前数年。

以往,也有经济学家采用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所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但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学家热衷于理论丰富而数据缺乏的金融论文,实证分析法逐渐失宠。

评论家认为,大多数理论导向的著作,都是基于同一数据集点的拆分组合——通常都来自过去大概25年位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应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和纷繁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计量分析。

这次危机前,少数经济学家——比如莱因哈特教授和罗格夫教授,及其他诸如同僚巴瑞·易臣格瑞(Barry Eichengreen)和艾伦·泰勒(Alan Taylor)等有共识的经济学家——鼓励同行将目光从封闭理论模型转移到历史记录上来。

莱因哈特说:“经济学家是如此类同,读相同的书,使用相同的数据集。对同一人讲述他们的观点,无穷无尽的推断演绎。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所得。”

罗格夫最喜欢的一个经济学笑话——是的!确实存在经济学笑话——和路灯有关:

一个晚上,有一个醉汉,在从酒吧回家的路上发现钥匙丢了。蹲下来在路灯下的地面上到处寻找他的钥匙。这时,过来一名xx。问他在干嘛。

“我把钥匙丢在公园里了!”醉汉回答。

xx迷惑不解,问:“那你为什么在路灯下找呢?”

醉汉说:“因为,这里有光啊!”

罗格夫,今年57岁,他的一生,从来不走寻常路。他,高高的,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他在罗切斯特市(Rochester)长大。父母分别是放射线研究院和图书管理员,是“真正的自由派父母”,他在那里上了一所“艰苦的平民学校”,父母之所以将他送到这里,是因为可以接触到各种社会经济层次的学生。

13岁生日时,收到一副国际象棋,他很快发现,他是象棋天才。他决定将这一发现隐藏起来,以免在食堂被凑。(why???)

他说:“我认为国际象棋同足球或其他运动一样,现在的小孩子玩起来是比较酷的事。但在当时,并未如此。”

很快,他开始独自在全美到处参加比赛,利用奖金支付旅费。14岁时,获得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称号,在纽约州公开赛上获得{gj}后,很快成为“高级大师”。这是象棋界{zg}国家称号。

16岁时,他违背父母意愿,离家到欧洲成为职业国际象棋选手。他曾短暂的在伦敦及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入高中上学,但很少上课。“我当时不确定我应从事什么。”他回忆说。

接下来大概16个月,他在欧洲漂浮,到处参赛,利用奖金或参加展示会支持自己的开支,在展示会上,有时他要同几十个对手同时对弈,有时还要用眼罩遮住双眼。

偶尔,他会入住五星级饭店,但另一个晚上,如果奖金减少时,就住在肮脏的火车旅馆。他很少有朋友,大多数时间,独自一人学习象棋、分析棋局。现在的他轮廓清秀,喜欢穿西服打领带,而在欧洲时,他形容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嬉皮士”。他同时发现,东欧的生活友好但紧张,他说,黑市、商品的稀缺及政府无法xx的许诺使这里的生活窒息。

经过一番痛苦的煎熬,他决定返回美国去耶鲁上大学,而耶鲁也忽视了他一塌糊涂的高中成绩单。一开始他决定修俄语,直到他的同学杰里米·布洛(Jeremy Bulow)给他传授经济学之后。杰里米·布洛现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罗格夫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纵情于计量经济学的精密世界之中,并开始关注比较经济学体系。他曾一段短暂中断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来准备每隔三年一届的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

25岁时,他成为国际象棋国际{zg}段棋手“国际特级大师”。他决定撤离退出棋坛,重返麻省理工学院。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之前落入了特级大师头衔的陷进以及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无法被称为世界{dy}。

他说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放下国际象棋及过去成功带给他的无上快乐。

返回麻省理工,快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他承认这篇论文并不出彩,毕业后成为xx储备的一名研究员,在这里他有许多好的学习榜样,他们能教会他如何专业,如何严谨。最终,他学会了这些。

2001年,他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命为其首席经济学家,正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开始同一名相对不熟悉的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合作,因钦佩她的工作,罗格夫任命莱因哈特为其助手。

54岁的莱因哈特女士,并非一家喻户晓的名字。不像罗格夫,曾在常青藤名校供职。但以其著作被同事及他人引用的次数来衡量——她被几位同事描述为“爆竹”——{jd1}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经济学家。

如同罗格夫,她到今天的职位之前,也是费尽周折。

她原名卡门·卡斯特罗,生于哈瓦那,她机智灵敏,喜欢鲜亮、宽松的衬衫和夹克。孩童时期,她记住了海盗及其贸易路径的传说,她说这是她{dy}次知道了经济财富——尤其是政府收入——“不提前打招呼就突然消失”的观点。

同时,她生活在个人金融及社会动荡之中。10岁时,她的家庭从哈瓦那逃到美国,随身携带的仅三个旅行箱。到美国后,父亲长期作为会计来赚取家用,有时作为木匠赚些小钱。母亲,以前从未在外工作,到美国后成为裁缝。

她说:“大多数孩子成长中不存在经济冲击,但我知道了稀缺性的价值,甚至东西方的那种紧张。很小时,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带着对艺术和文学的激情,她去马里兰上一两年制大学,计划学习时装营销,然而一时心血来潮,上了经济学的课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她到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学习经济学时,遇见了在这里教书的麻省理工毕业生皮特·蒙特埃尔(Peter Montiel)。因赏识其经济学天赋,皮特帮她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dj0}经济学研究所课程。

在哥伦比亚,他遇到了未来的丈夫文森·莱因哈特,现在夫妇两偶尔还会合著一些作品。在研究所时,两人完婚。在华尔街写专题准备赚些钱时,她退学了。

“我们是新婚夫妇,双方名下都没啥钱。”她说。她退学,这样他们“可以拥有一些漂亮的东西和房子,那些我想象中一个家庭应该有的东西。”

在决定完成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所课程及重返挚爱:数据挖掘前,她在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工作了几年,包括曾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职位。“我对类如在平原上集拢牛群一样收集数据很有天分。”她说。

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莱因哈特女士开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

她的经济考古学本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以精进,数年时间,她都在审查成员国经济状况,以确保其经济健康运行。

在基金组织,她与女性经济学家这一稀有品种的另一杰出成员格雷西·卡明斯基(Graciela Kaminsky)合作完成其传世之作《双重危机》()。

这篇文章关注银行业同货币危机的交互作用,及为何同时代的理论无法解释金融丑闻同时发生。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应用了莱因哈特的特长:大量数据,从20个国家几十年间收整理的数据。

挖掘已有数据并将这些无联系的数据集整合起来,她如此做的最终目的是“看到整片树林并解释之。”

莱因哈特已多次进进出出华盛顿(货币基金组织所在地):1996年她离开基金组织去马里兰大学任教,2001年,罗格夫需要助手时,她重返基金组织。完成该职位后,她又再次返回大学任教。

尽管她的著作已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她说她感觉重量级经济学家依旧轻视她的研究,认为她的研究有用但太简单。

“你知道,任何事只要解释清晰了,都很简单。”她辩解道,“就像福尔摩斯,他将A到B的情节推断演绎清楚后,解释所有一切,听起来非常明了。就显得不怎么聪明了。”

但是,他说:“经济学家喜欢聪明人。”

《这次与众不同》去年九月出版,当时,美国真陷入金融危机泥淖,几近失去控制,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尽管救助计划及刺激方案一个接一个的出台,经济末日似乎即将到来。

在此背景下,一部宣称金融危机仅是历史重现,并非xx新颖的灾难的著作成为畅销书并不令人惊奇。据《这次与众不同》的出版公司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提供的数据,该书已售出10万册。

不过,在被问及该书出版时恰当的时机时,两人一笑置之。

“我们开始写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点,对了,七年前,房地产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应该是出版这本巨作的{zj0}时机。”罗格夫说,“不过我认为这就是其中的道理,我们预料无论这本书何时出版,可能都存在或者关注某种危机。”

他们在2003年开始写这本书,当时,距离罗格夫诱使莱因哈特重返货币基金组织担任其助手时间不长。这对搭档合作的成果丰硕,他们发现莱因哈特对数据的跟踪能力和罗格夫的公共政策眼光配合的非常好。

虽然这本书刻意避开意识形态,更关注危机的模式而非政策建议,但其已成为最近就政府债务增加激烈争论的素材。

为支撑其呼吁政府控制支出的观点,预算鹰派引用该书中公共和私人债务增加将增大风险的警告。左倾分析家很快就这一观点与其争论,称财政紧缩将使失业持续,并攻击与此相关的经济学家。

罗格夫因为其在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经历,也遭到攻击。

罗格夫在基金组织工作时及以前,包括xx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在内的评论家就谴责基金组织救助贫穷国家救助经济时冷血及教条主义工作方法。有些评论依然针对罗格夫先生。至于他本人,他辩解,基金组织尽其所能帮助面临困境的国家,批评家提供的方法可能使得这些麻烦重重的经济体更加脆弱。

或许是因为《这次与众不同》是经验主义著作而非规范的经济学著作,其分类遭到挑战。

比如xxxx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称赞该书“是经济危机{zh0}的解释之作”,但将其视为历史书,而为经济分析著作,因为《这次与众不同》“xx没有理论分析”。(暗含真正的“经济分析”应该富含理论)

当然,历史并不是经济学研究中xx新的元素。也有一些关于金融危机历史叙述的著作,比如1978年出版的由查尔斯·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所著的《疯狂、恐慌与崩溃:一部金融危机史》。但这类数据都是典型的叙事性的,而不像数据密集的《这次与众不同》。

但即使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角度,这本书也站在经济学经典著作《美国货币史:1867-1960》的肩膀上。《美国货币史:1867-1960》是由另外一对男女经济学家搭档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合著的。

“阿缪尔森和施瓦茨对美国的贡献是史诗般的。”莱因哈特如是说。“罗格夫同我利用互联网搜索书籍,事件根源以及能帮助我们研究的专家。而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却没有。”

虽然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教授对他们的研究有技术上的优势,但并没有将数据整理工作交给研究生来完成,部分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对数据保持亲近感,但同时也是因为几乎没有学生对此感兴趣或为为这类工作为培训。

1970年代早期,经济学教授开始普遍对经验主义教授感到厌烦。大约那时,经济学家喜欢上理论构造,这一转变没有单一的解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反映了经济喜欢期望被当做描述和发现普遍自然规律的科学家。

“经济学家基督物理学。”纽约大学斯坦恩商学院金融历史学家理查德·苏拉如是说。他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展现了许多物理学理论和概念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和概念。萨缪尔森被称颂用数学工具武装的经济学家。

他说,从那时起,“经济学家喜欢认为如果能得到一正确的模型,世界经济就存在某种物理的稳定状态。”但是,他有补充,“确实不存在这种经济的稳定状态。”

罗格夫说:“他们说历史学家在50多岁时达到顶峰,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智慧,知道应考虑哪些方面,相比之下,经济学家似乎更早就能达到顶峰,很难找到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是由40多岁的经济学家写的。”

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注类如家庭或工人的小单位的经济学领域已应用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想想《魔鬼经济学》)与此相对的是研究国民经济如何运行的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变化缓慢,但《这次与众不同》及相关著作成为受欢迎的成功之作似乎正在改变宏观践行者如何对待研究工具。

同时,《这次与众不同》也改变了政策制定者对自己任命的看法。

罗格夫说日本财务省一名高级官员被《这次与众不同》中记载的日本曾债务违约所触怒,他给罗格夫写了一封义愤填膺的信要求撤回。

罗格夫给他寄去了一张1942年《时代》的头版文章,上面记载了这一已被遗忘的债务违约事件。这位官员回信道歉说:“谢谢!你教了日本人一些自己国家的事情。”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冥顽不化的经济学家【xxxx】 - 止-跃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