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欣外贸新闻 2010年5月21日 今年1月投入运营的深圳LED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是国内{sg}大型专业LED交易市场。一期工程4500平米,汇聚国内超过60家LED显示、照明企业入驻。
“市场的火爆超乎我们的预料,仅两个月时间一期场地已全部爆满。”该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启动二期4000平米场地建设,计划下半年投入运营:“两期项目建成后,预计总交易额将超过20亿。”
来自LED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dy}季度,中国LED应用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外贸LED交易更是呈现倍数增长。”
LED的产业热浪,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倾力支持。继2009年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后,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LED照明与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一起,成为广东省重点扶持的三大新型产业之一。
LED供不应求
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无奈中流露着一丝喜悦:“订单很多,但产能受限。”据调查,尽管今年一季度万润科技销售额同比上涨40%,但其LED灯泡产品,依旧面临高达5亿颗的产能缺口。这正是当前LED产业热潮的一个剪影。以全球照明产业为例,LED照明正日益成为产业主流。
据悉,今年4月的法兰克福国际灯具展上,传统灯具三强欧司朗、飞利浦和GE均大展位力推LED照明产品。国际市场的变化很快传导至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超过70%以上的LED应用照明市场依靠外贸出口海外市场。
相比之下,国内LED商用市场尽管才刚刚起步,但市政工程LED路灯市场则是前景可期。“从政策层面,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LED产业可谓大力支持,该市场潜力巨大。”华烨集团常务副总裁张玉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与多家省、市级政府签订了LED路灯改造合同,总金额超过3亿元。
技术与市场双重刺激LED行业发展
“2010年应该是LED产业化的元年。” – 这是记者走访多家LED封装、应用企业的共同观点。
以LED照明产业为例,LED产业化成熟的标志基于两点:一是光流量可以达到100流明/瓦;二是显色指数(RA值)可以达到75。“基于这两个指标的技术成熟后,LED照明技术可以在工业、办公、家居等多领域实现量产。”冯俊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述两个指标技术逐渐成熟,这为LED产业今年的爆发奠定基础。
与此相关的一个产业现实是,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上游芯片技术的成熟,为中国企业进入LED下游应用产业创造了条件。”张小飞告诉记者,仅珠三角地区,从事LED封装、应用的企业不下700家,其中相当部分是从塑胶、数码等行业转入“淘金”。
量产技术成熟的同时,LED市场也引来另一个爆发的契机。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欧洲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补贴力度。
“欧盟补贴{zg},其中意大利补贴率的高达55%。即凭借销售单据,政府按照售价的55%直接给予消费者补贴。”一长期专注欧洲LED照明市场的厂商人士告诉记者。
“公司一季度销量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洲市场补贴的刺激。”冯俊给记者举例,易特一款销往欧洲市场的灯杯产品,“去年是几千支一单的卖,现在每个月出货量超过10万支。”
LED上游瓶颈
与过往中国在全球IT产业链的结构分布类似,在LED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企业依旧处在中下游产业端。
据悉,在整个LED产业链的构成中,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的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LED应用约占10%~20%。而中国的LED产业超过70%集中在产业中下游,属于利润最薄的部分。
“LED上游核心技术和专利均不在中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副主任周生明告诉记者,目前国产LED外延材料、芯片以中低档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芯片、器件依赖进口。由于相当部分的中国LED应用企业未支付专利使用费,这令其产品在海外市场随时面临侵权风险。
海外LED上游产业链,对位于中下游的中国LED产业价格控制力正在日益凸显。据记者了解,伴随着LED产业全球性的升温,目前欧司朗、Cree、三星等上游芯片供应商纷纷扩充产能,并加大了对MOCVD设备(一种LED芯片核心制造设备)的采购。
但现实的困境在于,德国Aixtron和美国Veeco两家MOCVD设备厂,垄断了全球MOCVD设备90%以上的市场份额。
“MOCVD设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紧缺,目前设备订购排队至少要在半年以上。”张小飞认为,供需紧张局面短期内很难缓解:“不排除Aixtron和Veeco是有意造成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目的就是为了垄断价格。”
事实上,上游的价格垄断对中国LED市场的传导效应已有显现。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开始,大功率外延片、蓝宝石衬底材料均出现价格上涨,涨幅超过30%。
“随着上游芯片价格的上涨,我们的利润也面临着挤压。”冯俊认为,LED市场在拓展之初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价格偏高,所以此轮成本上涨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供稿
本文出自杰欣 固定链接:
欢迎转载,敬请保留原作者及出处,Jeasin.com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