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九)
笔、墨、纸、砚的选择、使用和保管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对于学写字的工具,如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也要了解和学会使用的。
(1)毛笔的类别和使用方法
先谈谈毛笔的历史。以往都说蒙恬造笔,实际上使用毛笔要比这早得多。在书籍上庄子已曾描写过画史的“纸笔和墨”。孔子作春秋“”绝笔与获麟“笔则笔,削则削”。诗经上“遗我彤管”、“彤管有炜”。这都在蒙恬以前。
1927年由中国的徐炳昶和美斯文赫定率领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蒙古额济纳河边发现了西汉时代的居延笔。据参加考察的徐森玉先生说居延笔的形状:是一木质笔杆的毛笔,一根木头,上半截劈开六片,兽毛制成的笔头夹在六片之中,六片外面,用细线扎起来。和现代钢笔有一点相似,笔投资可以取下更换的,从唐朝智永的“退笔如山”、“退笔如篓”的形容,可以推测唐代还是用这种形式的笔的。
在这以前,长沙出土的文物,有春秋时绢本书写的文字和图画。而且甲骨上有些未刻的文字,有的朱色,有的墨色,这的确是用笔写的。
①类别:
毛笔的种类甚多,性质亦有所不同。
1.从性质上讲,有三类:
甲、硬性笔:兽类的鬃毛笔、紫毫笔、狼毫笔。
乙、软性笔:鸡毫笔(现在不多用了)、羊毫笔。
丙、中性笔: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
2.从大小讲:有写对联的联笔(或种提斗笔),有写屏条的屏笔,有写大、中、小楷的笔。
②使用的方法;
1.写大字要用大的柔软的笔。如羊毫、鸡毫等,忌用小笔写大字,易抛筋露骨。
2.写小字要用小的刚性笔。如紫毫、狼毫、兼毫等。
3.新毛笔,笔头上有胶,必须先用湿水浸开,但不能全部浸开,否则硬性笔会变成软性笔,用时不好掌握。浸开后用细纸拭干再用。
4.写字后要把笔头余墨用清水洗净,把笔毛抹顺,这样可以保护笔毛,延长笔之寿命,如果用后罩上笔帽也可以,但三五天后笔和笔帽要清洗一次,以免笔帽上的墨胶粘掉笔毛。
古人对用笔很讲究很爱护,今代书法家亦如此。明代赵宦光为笔曾写过一部书,叫《寒山帚谈》,为笔颂就写了十条。沈子善先生对笔非常爱护,轻易不将笔乱借别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笔的性格训练出来了。
③如何对笔进行选择:
1.怎样才算好笔: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尖、齐、圆、健。一支笔拿到手,看他是否尖,然后用手制扁,是否笔锋成齐形。再拢起来看是否圆,小点笔在指甲上,大点笔在手背上盘桓,看他是否抱在一起,如果合上述条件就是好笔。
2.初学写字的应该选用哪种笔?
甲、笔杆要重些的,以便锻炼指力、腕力。
乙、初学中、大楷的,可选用刚劲些的,易于掌握,随着功夫的加深再选用软性的笔。
丙、写寸楷以上的{zh0}用长劲而又圆锐的笔锋较好,长,可以多含墨,便于运转;劲,富于弹力,书写可运用自如。圆锐便于藏锋,写出字显得劲秀。
(2)墨的类别、选择和使用方法
墨的起源,至少不晚于殷商时代。在发现居延笔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些木炭。古人就拿来当墨使。在书籍记载上古人所用的是石墨,晋相陆云给兄陆机(书法家)信中有曹公(操)藏石墨数十万斤的话。到了唐朝墨就渐渐好了。唐朝政府专设了制墨的官,当时的奚鼐、奚鼎弟兄就很出名。
宋朝的文彦博、司马光、苏澥都好墨,有一个名叫何薳的还撰写了一部《墨记》。
清朝制墨有名的有曹素功、汪近圣等人,而胡开文是在后。现在一般人只知道胡开文了。清朝自光绪起,倒推上去墨可以,光绪后采用美国煤烟子作原料,又偷工减料,缩低成本,质量既粗,色又灰败。现在我省正试制好墨,已初步成功,尚还不能大量供应。
①墨的类别:
1.松烟墨,灌黑,无胶水,写在纸上没有光泽,沾水容易渗化,不宜使用。
2.油烟墨,墨边纯黑,但胶水较重,只宜作画。
3.油松烟墨,是松烟和油烟混合的墨,胶水不重,最宜于写字。
②怎样选择好墨:
好墨是烟细、胶轻、色黑。我们只要看到磨过的地方,空孔极小、极少,或竟然看不到小孔,就是烟细、胶轻、色黑的好墨。
颜色黑不黑可以从写出的字仔细地看,有一种沉静的紫光,或绿光、蓝光,和别种黑色来比,还是它黑些就是好的。
现在北京出产的“一得阁”墨汁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他不仅供练习字用,还可以书后进行装裱。
③使用方法:
1.磨墨注水,宁少勿多,磨浓再加,方不致墨未磨浓,墨已浸松了。
2.要重按缓行,不能太急,以无噪声为佳。
3.要垂直顺磨,千万不要两头磨,更不要将墨磨成一个斜角。易于伤砚。
(3)纸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中国的纸始于何时,也难有xx的答复。{zc}后汉和帝时,有一个宦官蔡伦用大的石臼舂材料,改进制法,提高质量,因而便传说纸是蔡伦造的。根据旧书所载,
纸到了晋唐又大为改进,从敦煌唐人写经的纸可见其精良、样多。宋、明的纸不但产生数量多,质量也好。宋有“澄心堂纸”可和今天的宣纸媲美。明朝宣德年间所造的官纸“宣德纸”特别出名。清朝的纸则以乾隆年间仿古纸最为精致。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宣纸不但品种繁多,质量也很精良。
①纸的类别:
适合初学练字的纸有毛边纸。竹帘纸、云书纸。
适应于写屏条、中堂、对联的有宣纸有煮硾宣、玉版宣、清水宣、虎皮宣,以及冷金笺、蜡笺、泥金笺、发笺等。
在性能上纸可分为三类:1.生2.熟3.半生半熟。熟宣是多次加工的生纸,半熟纸加工手续又少些。大体上加工的纸总比生纸好用。
在厚薄上也有名堂:有单宣、夹宣、夹宣中还分二层夹、三层夹、四层夹。
至于外国机制的有光纸、道林纸、新闻纸、拷贝纸均不宜用来写毛笔字。
纸的生产工序是繁复的,特别是宣纸的制成是手工的,要几十道手续,将来我们写宣纸是,要爱惜它。
②使用方法:
1.初学写字的人,要用较粗劣的纸,虽写时感到困难,但练习到相当程度以后,再在其它纸上写,便会起事半功倍之效。
2.初学写字者,为方便,写大字或中字可用九宫格或米字格,衬在下面写。
今天我们用纸是方便多了,只要勤奋学习就可以如愿。以前纸少而贵,穷人买不容易,据说大书法家怀素因家贫买不起纸,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院子起名叫“绿天”。书不过瘾乃漆一盘,不足又添一版,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古人用功于书法的还有智永、张芝、王羲之等人。
(4)砚的类别及使用方法:
砚究竟起于何时,也一样难于确定,古代没有正式的砚石,用蚌壳作砚。到了汉代已有陶砚。在博物馆可以看到陶制的龟形砚台。宋朝米南宫为砚作了一本书《砚史》
苏轼说:“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大体上说唐朝时有石砚总不为过了。
现在被人们所公认的好砚石即::端溪石和歙石。这种所谓石,实际上是一种硬性的粘土,所以砚石的性质“细”、“腻”,要腻能发墨,要细能发的不粗。若是真像石头那样硬和滑,反而不会发墨。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城南,宋朝开采很多,元朝就禁闭了,明朝时开时闭,清朝开了七八次,{zh1}张之洞大为开采。
歙砚出于安徽婺源的龙尾山,相传南唐李少微是个砚官。
①类别:
端砚有青花、火捺、蕉叶白等。
歙砚有罗纹、眉子、刷丝、锦纶、金星等。
另外还有秦砖汉瓦陶砚、玉砚等,就不谈了。
②使用方法:
1.选砚要砚心凹入,可以多储墨,如有盖则更好,不会被风吹干,灰尘不致飞入。
2.写字时,砚的位置放在书桌前右上角为要,既便于磨墨、蘸墨,
3.用过即洗,宿墨胶大,不但损笔,且在写字时滞笔。
从上面所叙之间略情况看来,世间任何事非一手一足之劳动所能成功。写字一事,既小且简,但少许谈到文房四宝、图章、装裱,不知要多少人参加了。
文/李百忍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