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变:iPad - 乔布斯的第三种移动终端- 陆亦琦- 环球博客- Powered by ...

/  2010-05-20 15:26:46

  4月3日富有争议性的苹果iPad终于在全美各苹果直营门店与百思买开卖。仅仅28天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当年最火的iPhone用了74天才跨越百万。从目前的势头来看,销量是远远好于预期,今年的预测将被不断刷新。
  回顾1月乔布斯以他的招牌式魅力演讲声情并茂地向消费者介绍他心目中的第三种移动终端,也就是iPad以来,当时全球反映基本上可以用一片哗然来概括,好评与恶评皆起。与上次iPhone一片赞美声浪不同的是,这次针对iPad的评价似乎反对的声浪要高于支持的声音,这其中可能{zj1}代表性的就是:想不到一直以革命性突破xx潮流的乔布斯这次居然做了个大号的iPod Touch来忽悠我们,搞不好这个iPad的中文翻译甚至有被恶搞成“我呸”的可能性。
  那么iPad到底能否担当得起乔布斯委以的作为第三种移动终端品类的重任?还是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第三者角色?让我们从营销的角度来审视一下,看看iPad究竟有可能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与消费习惯。
  先行者iPod的功绩
  在1月的iPad发布会上,乔布斯不失时机地向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到目前为止苹果已售出2亿5千万只iPod!这{jd1}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我们即使假定一部分售出的iPod已经损坏或更换,保守地估计:这世上也至少有2亿多iPod用户,加上全球4千万iPhone用户,他们都会以某种形式与苹果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这样广大、忠诚的用户基础也许部分得归功于乔布斯在推出iPod时前瞻性地推出的苹果在线商店。
  应该说在苹果在线商店出现前不久就有企业在下对数字化产品的商业模式进行过摸索,只是当{dy}家在线音乐分享商Napster因为协助会员免费分享音乐(那时候的带宽还不够分享视频)而被告上法庭,并在已有百年的版权法之下被判定违法之后,整个数字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一种挫折与茫然之中。Napster的前车之鉴后,在知识产权管制严厉的国度,很多在线商业对数字化产品都选择了等候而不是进一步探索。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催化剂,当iPod以全新的操作界面、的外形风靡全球时,它也刚好顺理成章地将一种全新的、与网络时代高度契合的瞬间小额支付商业模式带动了起来,苹果为唱片商、音乐创作人、软件、游戏开发商,以及任何数字化内容供应商开辟出了一条在网络经济下赢利的新途径(苹果也像信用卡公司一样,在这种在线交易中分得了一杯羹)。
  不过乔布斯的理想应该不只是停留在一场在线数字化产品商业模式的革命。早在iPod上市的头两年,随着iPod拥有者对在线商店的使用习惯养成,Podcast(iPod广播)的概念就已经逐渐形成(那还是苹果以iPhone正式介入移动通讯之前的时代),只是鉴于当时可提供的媒体内容有限,Podcast主要承载的内容还局限在音乐与欧美一直存在,但尚缺乏“催化剂”推动的有声读物。Podcast只是一个理想,它在内容方面并没有传统广播的及时性与丰富性,而在受众基础上更没有传统广播所能触及的广度与细分深度。
  而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今天iPod与iPhone的使用者基数已超过2亿。从乔布斯近年在迪斯尼(同时拥有广播公司ABC)的布局应该不难看出,他的梦应该与跨入媒体有关,只是与传统媒体运营商不同的是:苹果是依靠其硬件设备,借助现有的因特网与移动网络,正在布局一个全新的媒体帝国 – 这有点像{dy}家生产收音机的厂商同时介入了广播内容的提供。只是与收音机时代靠广告支撑媒体内容制作的模式不同,iPod是一个媒体内容的零售终端,可以反复卖出在复制时几乎没有额外成本的数字化内容。而在iPod与iPhone风靡全球的这几年,这种内容主要是音乐、游戏与应用软件,而此次iPad这个终端应该是旨在带动数字化视觉内容的消费,特别是在苹果模式下的数字产品零售消费。
  介于手机与笔记本电脑间的第三种移动终端
  虽然我们鉴于之前市场上对电子书的理解,可能总是避免不了把iPad与电子书相比。然而乔布斯在这次iPad新品发布会上却是以第三种移动终端来界定这一新产品,也就是说它将xx一个介于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第三种移动电子产品品类。为什么乔布斯不愿意驾轻就熟地跟进一个已经由亚马逊Kindlexx的电子书品类,反倒要冒营销中{zd0}的风险来做新品类开发哪?我们也许会习惯性地以乔布斯一贯的另类个性来思考,觉得他这么做也不令人感到惊讶。然而,只要我们细细揣摩一下iPad的产品设计与功能界定,或许还是有点能够看出一个新移动品类的雏形。
  使用的是苹果机芯:不久前苹果做过扩展其电脑市场份额的努力,比如现有的苹果电脑装的就是Intel机芯,而苹果的Leopard系统运行软件就提供了一个可以运行Window系统的选项,而这一选项为一批已经在Window系统上投资了学习精力与软件,却又喜欢苹果的时尚与其它功能的Wintel用户体验苹果降低了门槛。然而,我们注意到苹果这一次推出iPad时却没有继续与Intel的战略合作,而是采用了一款苹果机芯。很显然苹果这一次既没有装Intel机芯,也不会提供在iPad上装Window的选项。
  从表面上看,iPad使用苹果机芯这次只是一个简单的硬件选择决定,实际上却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不久前Window刚刚推出了经过改善的触点式互动界面,企图为一直处于尴尬地位的触屏电脑打开一条通路 - 将用户的使用习惯从间接直观的鼠标引向真正直观的点触式界面也是微软的战略目标,但这需要有一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硬件来xx,或者有一批硬件制造商跟进全力支持才行。从近期的市场反应来看,的确有部分生产商,如索尼、联想,等推出了基于微软触点式操作界面的触屏式一体机。不过这些机型基本上属于市场试验性产品,看看消费者是否会跟进,然后厂家再做调整。总体上它们看着仍然像一台普通的电脑,估计被消费者搬回去后,本着路径依赖的使用习惯,多数也还是在用鼠标与键盘操作。
  很显然,iPad这次从出现就没有留给用户拿鼠标的选项,你必须使用iPod Touch/iPhone的触点方式来进行操作与互动。那么为什么这一次苹果没有装了一个Intel机芯,也为现有的微软触点式用户留开一扇后门哪?很简单:因为苹果没必要这么做,微软的触点式界面尚处在市场试验阶段,并没有一个像传统键盘鼠标Window使用者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与此相反,iPod Touch/iPhone巨大的用户基础却是一辆苹果可以自己搭乘的顺风车。而对于仍在触摸屏上摸索的微软,此一时彼一时的苹果当然不会觉得在这种关键时刻对微软有“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的义务。
  使用的是iPhone的操作系统与界面:虽然9.7英寸大小的iPad更像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不过里面装的却是iPod Touch/iPhone的界面。苹果之所以这么做应该是有其战略考虑的:
  {dy},虽然苹果还在卖台式的iMac与笔记本式MacBook,不过从其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苹果电脑显然不可能摆脱其边缘化产品的地位。乔布斯应该已经意识到苹果必须在智能化电子产品市场独辟蹊径才能继续,并在后乔布斯时代以一个市场主流力量存在,苹果的公司更名也反映了其战略重点的转移;
  第二,应该说直到大家看到iPhone之前,所有的手机生产商甚至想都没敢去想一个用户友好型触动界面,在苹果以压倒性优势改写了智能手机的历史之后,乔布斯很清楚这个界面不仅在手机运用上是革命性的,它还有可能帮助苹果实现其它战略目标。这其中最明显的一步便是随后不久马上以iPhone的操作界面推出了iPod Touch,从而促使广大iPod用户在硬件升级时向这个新界面过渡。因此,时至今日iPod Touch/iPhone用户已经非常熟悉这个点触式界面,iPad选择这个界面入市可以省去这些先有苹果粉丝再学习的投入。也许从这点上来说,没错,苹果是为你做了一款大号的iPod Touch;
  第三,目前微软与谷歌的争斗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可以说未来的常用电脑功能是通过带机软件实现?还是通过连线软件实现,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而作为第三种全新的移动终端,苹果目前并不打算让其取代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或者说至少不打算让它成为一个靠带机软件的电脑。从本次iPad的外形设计来看,弧形的背面也表现出这不是一款适合放在办公桌面上的移动终端,更适合的使用方式也许是放在腿上或持在手上,因此它更大的作用也许还是在与休闲式阅读,我们大不用操心日后会在公司的会议桌上看到这第三种移动终端成为像黑莓那样被商务人士既爱又恨的商务 “锁链”。
  全部装有Wi-Fi,部分加装了内置3G(没有预装3G装通话功能):作为一款苹果的移动终端,iPad带Wi-Fi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国外的Wi-Fi热点正日渐增多,很多家庭、办公场所、机场、宾馆都有无线上网的便利,作为一款针对全球市场的移动终端,自然会带有最通用、最便捷的联网功能,没必要像进入的iPhone那样,因为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特殊性,而有意阉掉Wi-Fi(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联通的正版iPhone推不好,而不得不继续支持xxiPhone的原因)。
  不过,加装3G的iPad没有带通话功能倒是有点出乎意料。按照当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融合理念,未来的产品功能应该是现有产品功能的融合与整合,但iPad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装了3G却舍了通话功能,与手机划清界限。从欧美市场的移动终端使用情况来,我觉得这可能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
  {dy},手机作为一个小巧便携的移动通讯终端,它的存在已经是既成事实,你不可能用一个9.7寸大小的iPad来替代你的手机,不然真的太滑稽了;
  第二,iPad的目标是成为一种新的移动信息终端,在这个可以互动的终端上你可以获取信息,也可以发出信息。它之所以安装了3G,更多的是基于目前Wi-Fi还不能实现无缝衔接的现状,而为使用者提供了第二种联网选择。目前,美国的苹果合作方AT&T提供的不限量3G数据月定价是29.99美元,应该说对于需要的人来说,这还算是一个可以普及的价格;
  第三,如果你真的想用iPad来做语音交流,只要你能联网,你也可以用聊天软件;即便你想模拟一次全仿真电话式的通话经历,你也可以用Skype这样的通话软件达成目的。与中国的电信行业管制不同,欧美主要通过鼓励行业间的竞争来防止垄断,均衡市场各方力量,而VOIP(Voice Over IP)在欧美国家并没有被标注成“黑话吧”,相反是一种合法并且受鼓励的新型通讯方式,在一般的商店中甚至都能买到VOIP的衍生硬件(如不用开电脑就能联网通话的VOIP话机)。因此,只要iPad具有联网功能,你想通话也是xx能通过DIY达成的。
  硬盘的选择:本次iPad提供的硬盘选择并不多,只有16G、32G和64G三档,甚至没有很多上网本的硬盘大(也有人曾经提过上网本就是第三种移动终端,不过乔布斯则认为上网本只是一个便宜的、低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与他提供给我们的第三种移动终端iPad不能相提并论)。显然,iPad这个9.7寸大小的第三种移动终端并不是不能给你更大的储存空间,也不是不能装一个插入闪存的接口。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很可能是故意限制了储存空间的大小:作为一个在联网能力方面已经用Wi-Fi与3G做到双保险的第三种移动终端,乔布斯要鼓励你的是不断更新这个终端里的内容,而不是像一台电脑那样储存很多内容(Wintel的电脑在不联网情况下仍然可以自成一体)。苹果无论是从它作为在线内容供应商来看,还是它与运营商AT&T的3G信息费用分账合作模式来看,你能成为一个经常联网的苹果家族成员应该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只有用这样一个不大的内部储存设定(连外部闪存插入都不支持),乔布斯布局的媒体帝国才能不断地为其上亿的忠实用户以数字零售的方式提供新的媒体内容(产生数字内容消费)。
  彩色的屏幕是:本次iPad采用的是分辨率与色彩还原都非常好的9.7寸彩屏,这对于其含有的上网功能,以及报刊杂志的订阅,书籍的阅读,视频的播放,游戏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不打折扣的显示装置。从苹果之前的成功来看,iPod和iPhone主要打通的还只是数码产品中听觉消费的通道,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用iPod Touch以及iPhone来观看视频内容以及上网,但总体看来,这个屏幕还是有相当的局限性,iPod Touch/iPhone用户在浏览网页,尤其是看视频时往往必须去适应一个比已经习惯了的电脑屏小得多的3.5寸显示屏,视力差一点的用户体验就可想而知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多数用户并不太习惯在iPod Touch/iPhone上看视频或阅读,多数时候iPod Touch/iPhone主要承担的仍然是传送听觉内容的作用。而iPad这个9.7寸的彩屏应该是旨在为苹果在视觉数码产品上打开通道,这样乔布斯的媒体帝国才能得以xx。
  电子书的误区
  电子墨水技术主导的黑白显示屏:之前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一直选择了黑白屏幕,其理由主要有二点:
  {dy},黑白的屏幕,尤其是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的黑白屏幕,读起来更像在纸张上读书的感觉。中国的汉王甚至将电子书重新定位成电纸书,以强调这种技术;
  第二,电池的使用长度。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黑白屏可以比一般的电脑彩色屏使用时间长得多(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耗电源是其屏幕)。因此,假定你在从洛杉矶飞的旅程中想读几本书打发时间,你{zh0}是带纸质的书或者是现有的黑白屏电子书,而不是你的笔记本电脑,因为它不可能撑那么久。
  新品类与旧品类相比必须有所超越才能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品类:那么亚马逊这类黑白电子书是否真的像以上解释的那样,是走对了电子书的正确发展方向哪?应该说有对也有错,对的是:亚马逊作为一家全球{zd0}的在线折扣图书销售商,它卖出的图书主体上属于美国人所熟悉的Paperback版本,也就是出版商的低成本再版书籍,这种书用的往往是低质量的纸张,当然一般也没有彩色插图,因此,读者体验xx于文字内容,是一个几乎xx黑白的视觉体验经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在稍发黄的纸上看黑色的字)。因此,亚马逊的Kindle选择的电子墨水黑白界面的确是基于其自身主体用户的阅读习惯。
  错的是:并不是所有书都是黑白的,欧美国家用的教科书就绝大多数附有彩色插图,更不要说其它各种科普读物与风光类书籍了。电子书要想替代纸质书成为一种独立的主流载体,那它必须具有超越现有形式的优势,而不是仅仅模仿纸质书的使用经验(更不用说这只是一部分Paperback书的经验)。
  正如电灯超越了油灯一样,电子书的体验形式必须不亚于纸质书,并且有所超越。而要超越纸质书这个旧的类别,黑白的电子墨水屏显然是做不到的;另外,超越现有的纸质书{zh0}的切入点应该选在内容更新较频的内容:数字形式的内容更新要远远优于纸质形式,因为数字内容是可以瞬息即变的,而纸质载体必须在全部销毁后才能再生,再以Paperback的形式来承载新的文字内容。
  那究竟什么样的书更适合用数码形式或电子书来承载哪?我能够想到一种很适合的便是教科书:教科书具有必须性(大多数国家的中小学都是义务制,而大学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欧美的绝大多数教科书都是彩色的(这不是亚马逊的主要市场),同时教科书对内容更新要求较高,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可能几年就要换个版本。
  从教材出版商的商业模式看,一般是卖出一本书后,这本书将在学校的旧书市场转手2-3次,直到知识的更新要求必须使用新版为止。因此,出版商理论上是每2-3年完成一本教科书的周转,简而言之就是2-3年可以赚一本书的钱。假定学生有个数字化的教科书承载方式,并且可以方便地在上面涂画阅读笔记等,那么学生可以1/3的价钱向出版商买一本全新的电子教科书,甚至可以通过在一年内(或一学期内)不断联网更新来保持精准性(这种类似Window在线更新的方式做也能部分阻碍盗版现象)。因为是数字化的,这种教科书更能展示纸质书前所未有的动态视频等素材,这将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与质量。出版商既提供了一个超越纸质教科书的内容,又没有影响其商业收益。虽然乔布斯还没有提到教科书市场,不过从{zx1}的iPad图书下载价格定价来看,也是纸质书的1/3左右。
  我们不可能再倒退进一个黑白的时代:在iPad上市的压力下,亚马逊Kindle的价格已经应声落地,目前售价为299美元。很显然无论是电子墨水的模仿能力,还是电池的使用寿命,这都不是电子书这个产品该采取怎样一种形态的关键,关键是在经历了由电脑启动的这场数字化多媒体革命后,消费者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一个纯黑白的时代,无论这个理由听起来多充分。
  在电子书显示屏的颜色选择上,的确亚马逊错了,索尼也错了、、、而最近汉王已经对外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彩色的电子书,称2010年是彩色xx的一年、、、汉王也错了,我们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把黑底绿字的电脑终端显示屏淘汰了,十五年前就已经把黑白的掌上商务通逐出了市场,我们更是在10年前就开始要求手机那块小小显示屏也是彩色的、、、我们怎么会是2010年才进入彩色的数码时代哪?
  电子书在内容选择方面也许应该更多地关注需要较快更新的内容:从产业角度来看,或许现在市场上的电子书选了一个错误的切入点:因为它们想要承载的多数书都没有频繁更新内容的需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纸质书的继续留守。
  汉王的选择是在其电纸书中预装几千本书的内容,只不过人类的阅读习惯与唱卡拉OK有着本质区别,一群人可以聚在一起从上千首歌里选喜欢的来唱,而一个人读的书往往是有选择的,这些预装的书对任何一个购买者来说,绝大多数是不会被读的。这种卡拉OK式的预灌大量内容的发展思路就是错误的,而赢利效果将无法跟靠联线不断更新内容的零售模式相比。
  如果人类的确需要一个第三种移动终端来承载与交流信息,那它首先选择的突破口应该是更新比较频繁的内容,这种内容可以说一直不适合纸质媒介的承载,而一直在呼唤数字化承载工具的出现。从iPad这次选择的媒体内容来看,虽然我们喜欢往电子书这边去想,苹果却没有过于强调iPad对书的承载,其实它这次首先搞定的是杂志与报纸,而这恰恰是一种更新频率极高的媒体内容。当然,从我本人的观点来看,这种新的移动终端也应该可以很好地运用在教材方面,至于一般的图书,那只是一种附带的额外收获。
  机遇与挑战:中国是全球电子书OEM的主要产地,我国的不少企业已经在电子书这个领域摸打滚爬了好多年,但还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电子书产业集体走过的一段弯路 – 对黑白屏的过度迷信,以及在选择切入的内容种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假如苹果iPad这次真的能领头打出一片第三种移动终端的新天地,那对于我们在电子书这个领域已经有投入的企业倒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苹果在设计一个产品时有它本身的不少考虑,这其中不乏苹果与微软之间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有升级下一代产品的考虑,因此它们二家的产品通常都会因此留有一些人们常说的“啊呀,要是它能那样就更好了”之类的缺憾,如这款似乎“武装到牙齿”的iPad居然连摄像头也没有,导致你连线聊天时竟然还要回到一个没有视频的年代。
  假如这次在方向上由苹果探明了,那iPad设计上的缺憾就给了我们的厂家很大想象与发挥空间,之前不是就以微软的操作系统模仿过iPhone的界面吗?现在微软不是已经有了现成的触点式界面吗?很多的创新其实是将现有的重新规划形成的,苹果是这么做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哪?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richielu

陆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与范德比尔特大学。曾直接从师于全球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是目前国内极少数接受过西方系统商业训练,并亲身经历了大规模全球与区域市场战役的实战型战略品牌营销专家。陆博士2004年来华工作,2007年出任专注大陆性市场经济与品牌发展的美国非赢利性研究机构汇知国际亚太区办事处首席代表与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同时担任国内外数家企业的特聘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顾问。...

郑重声明:资讯 【局变:iPad - 乔布斯的第三种移动终端- 陆亦琦- 环球博客- Powered by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