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浪费

优雅的浪费

2010-05-14 15:45:27 阅读6 评论0 字号:

2009-03-10 13:56:13 来源: (北京) 

蓝光格式尘埃落定近1年后,还在缠绕中国高清电视市场的死结是什么?

清晰些,再清晰些。

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似乎从未止步,从黑白电视机到彩电,从“标清”到“高清”甚至“全高清”。

但当高清电视逐渐放下身段走进寻常百姓家时,那些梦想着高清电视细腻画质和xx音效的消费者却倍感失望—真正能够观看的高清内容凤毛麟角。对于中国2000万高清电视机的拥有者来说,何时才能在花大价钱购买的高清电视上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高清内容,是一个颇为现实的难题。

事实上,一场由此引发的“视觉之战”已在先行者中悄然展开,只不过,主角是谁尚属悬念。开启这一市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大致有三种主要途径:收看高清频道、下载高清内容、购买高清播放器和碟片。

在国外,高清频道是收视的主要途径之一。2005年底,全球共有67个高清频道,截止到2008年底,这一数字已超过了200个。而Northern Sky Research {zx1}发布的调查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将有近500个高清电视频道。

但中国目前却只有央视高清、文广“新视觉”高清等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清频道。并且,由于网络覆盖的限制,不同地区的观众不能同时收到所有的高清频道。

去年5月1日开播的央视高清综合频道,在会期间让很多人{dy}次体验到了鲜艳的画面效果,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这些观众却又不得不回到了标清频道屏幕前。“奥运之后就没怎么看了,重播的太多,都是些纪录片什么的。”南京一家玩具厂的经理陈醒是一位资深的高清爱好者。对于陈而言,高清频道的{zd0}意义在于观看体育赛事,而更多的时候,他是通过蓝光DVD过一把“高清瘾”。

节目内容有待丰富,成为高清频道吸引受众的主要缺陷,“现在播出的节目很多都是过去几年央视的库存,而央视现在的高清设备有限,使得一些新闻、财经、社教类的节目无法进行高清制作,但这个问题将在今年10月搬进央视新址后得以解决。”央视高清频道编辑部主任刘连喜告诉《环球企业家》。

尽管央视高清频道已在29个城市落地、到达人群1878万,但何时才能在全国落地,何时能让国内现有的高清频道同时“捆绑播出”,何时能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供选择?政策的不明朗,以及种种限制,让高清频道的前路颇为模糊。

作为国内高清电视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创维研究院副院长李海鹰也表示了同样忧虑,虽然创维认为高清电视一体机替代高清机顶盒是未来趋势,但高清电视一体机的生产却同样陷入尴尬。“现在的问题是产品卖出去了,我们都不知道用户能不能收到数字地面信号,所以我们做这个的压力很大。”但要扭转局面,李表示尚需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对于诸多高清爱好者而言,网络下载无疑是最省钱的办法。在中关村E世界电脑城经营HTPC(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缩写,即家庭影院电脑)的纪伟,拥有14个移动硬盘约2万G的高清电影,除了自己收藏,他还将这些辛苦下载的电影卖给客户。“现在买HTPC的人越来越多,06年一个月能卖出去10台左右就不错了,现在能卖三五十台。”纪表示,自己虽然非常看好HTPC的前景,但也承认它“终究是小众的东西”—虽然高清内容丰富且花钱较少,但在十多个小时的下载时间面前,更多人宁愿选择标清。虽然每天通过“思路高清”等网站下载高清电影的人数上万,但这种耗时耗力的下载办法,恐怕难以推及更广。

蓝光乍现

当高清频道和网络下载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成为主流时,启动高清市场的任务似乎就落在了高清播放器身上。

高清播放器市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身处产业链最前端的高清碟机,目前尚无相关的国家标准。国际流行的蓝光DVD、由HDDVD演变而来的CBHD,以及红光EVD的高清升级版,各式各样的标准之争,成为当下高清播放器市场最热闹的景观。毕竟,谁赢得了标准,谁就赢得了未来。

2008年3月,在蓝光格式赢得了那场耗时6年的争夺战之后,国际蓝光光盘协会(BDA)的会员迅速增加至187家,并得到了迪士尼、苹果、华纳、索尼等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在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消费者总计购买2860万张蓝光光碟,2007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950万张;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最近预测称,2009年蓝光播放机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2亿美元。而在蓝光技术的老家日本,蓝光录像机的销售则全面超越了DVD,达到50%的市场份额。显然,蓝光正在风靡全球,并将逐渐代替普通清晰度的DVD。

而在中国,价格高企还是蓝光普及道路上的主要障碍。陈醒的经历就颇能说明问题。2008年,陈从一个DVD爱好者“升级”成为蓝光爱好者,但高昂的价格却让他难以为继:“一张蓝光碟片200元左右,去年一共买了300多张,加上一台蓝光播放机,一台蓝光刻录机,一年下来花在蓝光上的钱将近8万元。”

如今,作为{wy}一家国产蓝光播放器生产商的大连华录集团,正在试图改变蓝光在中国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华录推出的{sk}国产蓝光播放机,就以1999元的惊爆价格震撼了市场。华录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涛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就是要做个国内轰动的价格。”刘透露,去年9月产品推出以后的3、4个月中,国内市场大约200台的销售量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主管蓝光业务的华录集团副总裁尹松鹤则认为,蓝光播放机及碟片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降到正版普通DVD的价格也并非不可能,理由在于,蓝光播放机及碟片的材料跟普通DVD没多大差别,“版权费用和人力成本则是一定的,只要生产量上去了就能降价。”尹松鹤告诉《环球企业家》,现在并不存在技术难关,“主要的问题就是生产量太小。”

产量的提高有赖于市场的成熟,但谈何容易。和陈醒一样的高清爱好者抱怨最多的还有碟片的昂贵和稀少,“没有片源,一切都是瞎掰。”在国内蓝光爱好者云集的“布鲁蓝光网”上,“发烧友”们普遍认为,不解决蓝光碟片的价格和数量问题,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碟片的价格在150至220元之间,至少比正版DVD光盘高出5倍以上。而这也是蓝光一直没有纳入人们购买视野的重要原因。

厂商大规模生产降价有赖于市场需求的提高,而现有的市场难以启动则是因为碟片的昂贵和稀少,这似乎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矛盾中。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尚未成熟,已使观望情绪正在各个厂商间弥漫。步步高和万利达等碟机厂家去年早些时候就表示,要等市场成熟才会做蓝光产品;而号称中国蓝光的CBHD几次宣称要大规模推出蓝光产品,却又一拖再拖。

当然,华录仍旧起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最近,一条比华录投产的单面(25G)蓝光光盘生产线更为先进的双面(50G)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在上海投产,这条由上海文广、索尼共同投资7000万元的生产线,试图进一步完善中国蓝光产业链。索尼影业负责新业务拓展的副总裁Rich Marty向《环球企业家》介绍,到2009年底,索尼将在中国内地实现累计100张蓝光碟的发行,“我们认为蓝光将在中国市场迎来它的转折点。”

而华录也将于今年再推出近100部蓝光电影,“加上迪士尼等其它公司发行的电影,估计我们能占到一半的市场空间。”尹松鹤认为,按照每户家庭一年看20至30部蓝光电影来计算,2009年,市场上已有的200多部蓝光电影,让消费者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预计明年会是蓝光的大发展期。”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优雅的浪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