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xx手足口病_生物病毒_百度空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据统计大约有20多种病毒均可引起本病,但临床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16(CoxA16)。我国1981年始见手足口病报告,自2008年安徽皖北地区暴发了EV71为主要流行株手足口病大流行以来,在全国多个地区暴发了手足口病的大流行。根据卫生部疫情统计报告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态势,而且处于丙类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肛门周围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尚无手足口病这个病名,根据疾病有季节性、传染性、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疱疹、咽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属于疫病的范畴。目前中医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尚未xx一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一般学者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其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其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素体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同时少数患者可以出现湿热邪毒,弥漫三焦,蒙上流下而出现脑干脑炎、肺炎、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或邪陷心肝,引动肝风而出现脑膜炎、循环衰竭等表现。

因此,根据以上认识,中医药xx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采用传统辨证论治方法。根据疾病的属性按照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进行xx,最近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就对普通型患者提出的xx方法就是按照此思路的,“指南”中将普通型分为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证两种不同证型,分别给予甘露xx丹和清瘟败毒饮两个方剂为基本分进行加减,xxxx化湿是xx的主要原则。2.采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型。临床文献报告有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不同成分的中药注射液用于手足口病xx,同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当然,由于手足口病在我国的历史不长,加之过去此病尚未列入法定传染病,人们对此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许多中药静脉注射剂型在申报批准生产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小儿使用标准剂量,这为有效的中药静脉制剂在手足口病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3.中成药。手足口病临床上是以发热、疱疹等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也有许多中成药对于病毒性疾病的发热具有明显的xx作用,因此,对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同样也会产生良好的xx作用,例如青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来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xx,西医可给予脱水、糖皮质xx、丙种球蛋白、xxx等,对于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可采用呼吸机等综合抢救措施,尤其处于此阶段的患者,临床病情危重,临床死亡主要发生在危重症阶段,除了西医xx以外,可以给予中药羚羊钩藤汤、参附汤等xx,如果口服困难可以采用中药结肠滴注,另外也可以采用中药静脉注射剂,例如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应用。

手足口病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xx与疫苗,临床xx上以对症处理为主要方法,而中医药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有肯定的疗效,应当成为临床主要的xx手段,对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应该提倡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xx,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期达到降低临床病死率为主要任务。

(作者张国梁:卫生部手足口病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中医传染病专家工作组成员,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郑重声明:资讯 【中西医结合xx手足口病_生物病毒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