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原创] 原来是铁棺材的错! - 枫树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原创] 原来是铁棺材的错!

2010-05-18 22:45:28 阅读8 评论11 字号:

 

引用


       话说宋朝有个xx的大臣,名字叫做包拯,字希仁。后来也有人叫他包文正的。民间关于他的事迹传说很多,特别是戏剧,演唱包公的就更多了!xx的“铡美案”就是其中一出。还有章回小说《包公案》,那里的描写真是扣人心弦,惊险xx!简直是中国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包拯本是安徽合肥人氏,北宋天圣年间考中进士,但当时他的父母年事已高,他不忍心远离父母,就一直在家尽孝。那个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zgj}的也就是马车了,去趟京城要在路上走好几个月的时间。通信也不方便,写一封家书,不知何时才能到亲人手中。包拯于是本着“父母在,不远离”的精神,守着父母,一直到双亲相继离世。又在家里守孝三年,在亲友的劝说下,才离家为官,这其中长达十年之久,是个大孝子。

        包拯在许多地方做过领导工作。最xx的是在北宋嘉佑六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第三年六月离任。前后不到二年,就把号称最难治理的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些骄横的府吏们和无赖的刁民,都被他的正义和智慧所制伏。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包青天”的故事。人们赠送他很多外号:包黑子、包青天、黄河清、包龙图等等,反对他的甚至叫他“包黑炭”。不管叫他什么,总之,他在人民大众中间威望很高。一千多年过去,提起某个清官,还说像“包公”一样。

        这些年,人们总说:“咋现在没有包公那样的清官了?”

        我听见一个故事,它解说了为什么后来没有清官了,说来大家听听:

        包公虽然为官清正,也是有名的孝子,可他一直到五十多岁才有了一个儿子,起名字叫包綖。因为晚年得子,所以家里都很娇惯。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听话,特别对自己的父亲,总是逆着来。父亲让往东,他就偏往西;父亲让打狗,他就偏撵鸡,总之让大人很头疼。包公也拿他没办法,就这么一个老晚子,他又没违法乱纪,就是不听大人的话,能把他怎么办呢?

        就这么别别扭扭的包綖长大了,包公也老了。到了包公临终的时候,包公想:“这个孩子这么别扭,我让他给我死后用个好木头做棺材,他一定不会照着做,可能会用铁来做。如果我说用铁做棺材,那他就会用木头来做了。”于是,包公就吩咐他说:“綖儿呀!等爹爹走后,你用好铁给我做口棺材吧!”

        按照平时包綖的脾气,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可是这一回不知怎么了,包綖看见父亲不在了,想起以往许多和父亲唱反调的事情,忽然良心发现,懊悔得不行,痛哭之后,决定{zh1}一次一定听爹的话,给他用好铁做个棺材。

        于是,包文正包公就被铁棺材装着埋进土里了!据老辈子人说,那木头棺材多年以后就沤了,人就能脱胎xx,这铁棺材不会沤烂,因此老包再也不能xx了!这样一来,后来的世代,再也没有如同老包那样的清官了!绝了!

         谁知这故事是怎么传开的,反正现在咱们是没看见一个敢于为了老百姓抵抗恶势力的清官。反正现在的大多数官只是保住自己的政绩,老百姓活得有没有尊严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

        原来是铁棺材的过错!

        

                                              (故事来源于燕赵慷慨悲歌之地民间传说)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原创] 原来是铁棺材的错! - 枫树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