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图 戴耳机听听我的声音吧_源形毕露_新浪博客

    趁自己的{zh1}一个五四青年节下午放假半天,受旅游频道老迟的推荐,我以博主的身份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一次《乐游神州》的节目。说心里话,谈旅游我没啥信心,毕竟去过的地方有限,经历也不资深。所以只是聊聊自己对于旅游的粗略想法,并回忆了自己一些外出时发生的故事。

    这次的五月四日,是自己过的{zh1}一次青年节,因为录节目而变得很有意义。谈完并回忆完自己为数不多的旅游经历之后,我突然感觉就像自己给自己的两个终结:一是不再年轻,二是不再“游荡”。我不是个以四处旅行作为宿命和人生目标的人,我不羡慕环游世界的人,更不想从事与旅游本身有关的工作。我不想让自己的心飘在外面,我只想踏踏实实的把心放在家里,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

    旅游、摄影、博客,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音乐一样,我会在闲暇时充分而投入的去享受。

    这次不发照片了,来听听俺的声音吧,也是除了照片之外,与朋友们沟通的另一种渠道和形式,挺有意思的。好多人说我的样子和声音差别很大,这次就听听吧,哈哈,里面不少说错的地方,还望见谅,记得戴耳机!

 

{dy}段:从第32分钟开始听

描述:主要是讲自己对旅游的看法,以及回忆自己人生中的{dy}次独立出行,是05年毕业时到南方城市调查房地产项目。期间,遇到许多有意思或很可怜的事。

 

第二段:从第26分钟开始听

描述:讲去年去香港旅游的故事,着重讲述自己去香港看老街的事

 

第三段:从第22分钟开始听

描述:讲去年去香港旅游时,跟同行的伊夫、行走40国和徐铁人等前辈学习旅游的经验等等

 

第四段:从第25分钟开始听

描述:讲去年夏天跟同学们去青岛旅游的故事,自己一个人去青岛的老街和电视塔

 

    其实,自己从高三开始就很喜欢玩音频的东西。这次去了真正的电台录节目,才勾起了自己的回忆。高三那年和几个同学一起做网站,除了图文,我们还加入了音频的玩意儿,也就是当年的所谓网络电台。自己当时把写的一些东西,念出来并配上音乐,感觉还是不错的。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但如今重温,听到的是当年的一些回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听听看,我传到自己的播客上了,不过没有图像,只是声音。

 

{dy}段:《寄语校园外》

时间:3:15
制作:2001年
简介:2000年和几个同学一起做了一个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站,并还荣幸登上了当年的《中学生时事报》,小火了一把,可惜高考冲垮了俺们。后来上了大一,网站的主创者们凑到了我家,录音并制作了这么一段寄语。当年也是校园外学生联合会{dy}期CY-Radio作品,听听大家对校园外的寄语,里面还有我的声音,{zh1}一个假装斯文人的。想想十年前在这里每个讲话的朋友,再看看他们如今的模样,特好玩。

链接:

 

第二段:《过去的日子是一首歌》

时间:4:37
制作:2001年
简介:高三时候写的一篇周记散文,后来配上《痛并快乐着》《心酸的浪漫》《心的方向》三首对应主题的歌曲,变成了音乐散文,声音是2001年的。

链接:

 

第三段:《冬天 雪 童年》

时间:1:44
制作:2001年
简介:大一时候我是班里的宣传委员,音频中的文字是自己写过的一期板报文字内容,后来觉得不错,就找来当年做网络电台的声优高手帮忙朗诵,自己配上了音乐。回忆童年,美妙空灵。

链接:

 

第四段:《用音乐和文字记录心情》
时间:3:00
制作:2006年6月
素材:莫文蔚《如果没有你》、黄磊《似水年华》、张敬轩《过云雨》
简介:时隔5年,好久没有作音频的东西了,手和心都跟着痒起来。2006年6月某天,正好一个人整理整理思绪,拿来平日的各种素材,拼凑了一下。突然觉得用这种方式来记录心情,也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里面念到的文字是自己当时臭拽出来的,我特喜欢那句:“心是静止的,其他皆在路上”。

链接:

 

    上学时候还做过好多音频的东西,当时也是一种表达,就像如今用自己拍的照片来表达想法一样,只是形式换了而已。这次因为电台录节目,所以勾起了好多回忆,拿出了一些压箱子底儿的东西,哈哈!必须要严重的追忆一下小时候。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不看图 戴耳机听听我的声音吧_源形毕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