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藻类怎样监测?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藻类怎样监测?

2010-05-16 16:21:16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检测循环冷却水或污垢中的菌藻种类及数量方法相同,水样中的菌藻数以个/ml 表示,污垢需先用生理盐水稀释到一定的稀释度的水样,测出水样中菌藻数之后,再折合为每克湿污垢的菌藻个数。有以下三种基本的检测方法。

  (1)镜检法 用血球计数板在生物显微镜上直接计数或判别属种。血球计数板是一种载玻片,上有0.1MM3的空间,面积为1MM2,刻有400小格便于计数。将水样置入后可根据小格内的菌藻数和水样稀释度计算出菌藻每毫升的个数,此法我用于藻类属种判别及计算,也可用于测xx总数,但因其误差大,多不用此法测。

  (2)标准平皿计数法   又称平板法,即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接种到无菌培养皿中,加入培养基,在培养箱中培养,这种培养基中加有凝固剂,冷却后为固体,使菌种不移动,每个菌种经培养后增殖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易于计算。由于不同菌藻所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和PH值不同,所以一种培养基不可能检出水中总xx量,只能用某种特定培养基检测某一特定菌藻,如异养菌、xx、氨化菌及藻类。培养温度影响菌落生长速度和准确度,较合适的条件是:

 异养菌培养基的成分一般为:

  牛肉膏    3克      琼脂     15--20克

  蛋白胨    10克     蒸馏水     1000ML在循环水系统或贮水池中都有各种藻类生长,尤其是使用磷酸盐的冷却水系统如不注意对微生物的控制,藻类的繁殖生长要造成极大危害。循环水系统中的常生长的冷却塔的配水装置、塔的内壁、淋水板和支撑构伯上,在换热器内则不会生长藻类。
  藻类微生物的分析测定,通常是在专门的分析室内进行,一般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1)设备表面藻类的测定  将从设备表面取来的藻样少许,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水,用镊子和解剖针把藻团尽量分开,盖上盖玻片,然后放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定邮属名和种类。
  (2)循环水中的测定   取循环冷却水样1L,倒入离心管中经过离心沉淀,用细的移液管把离心管底的浮游生物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再用移液管取一滴离心管中部的清澈滴于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定出属名和种类

  氯化钠     5克

xx基一般用察氏培养基,其成分为:

 NaNO3                    3g                         FeSO4                    0.01g

     K2HPO4                  1g                          蔗糖      20克

 KCL                           0.5g                        琼脂      20克

 MgSO4*7H2O          0.5g                       蒸馏水     1000ML

 (3)液体稀释法  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加入试管,用某种特定液体培养基培养,使xx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一定化学物质,根据有无这种物质,判断有无这种xx。由于采用稀释绝迹法,水样是按一系列的10倍稀释的(如稀释度10(-1次方)、10(负2次方)、10(负3次方)、10(负4次方、、、、)。

低稀释度的试管生长xx,高稀释度的不生长xx,则可根据稀释法测数统计表得到每毫升听菌数。为判定不同xx不仅培养基的成分和PH不同,而且往往要加入不同的指示剂,下表中七种菌是用此法检测的,培养温度均为28--30摄氏度,检测频率一般每月一次。

  用新的检测仪器或器皿主便现场使用,提高了工效,但随之会使检测费用增加,平皿法和稀释法虽相对较准确,但培养时间长,出数据慢,新的方法则多能缩短检测时间,但有的准确度略差,并需与标准平皿计数法或稀释法作对比试验校正检测数据,新的方法如下。
(1)浸片法  这是一种用已xx并载有培养基的试片代替标准平皿的方法,将测试片浸入水中5秒,取出放入无菌培养袋密封,经12--24小时培养,纸片上出现微红色的菌落,即数得xx总数,或是一种两面分别涂以BHI和改良DHL培养基的生物测试片侵入水中片,再放入套管中培养48小时,根据菌落密度和颜色,判定细胞总数。
(2)测试瓶法  又称小瓶法,用已xx并装有培养基的密封小瓶代替稀释法的试管,采用绝迹稀释法按规定注入水样,并置于30--37摄氏度下培养1--3天,有的为7天,进行xx计数。
(3)亚甲基蓝法  又称褪色法,利用蓝色亚甲基蓝(又称美蓝)作为受氢体,根据亚甲基蓝褪色时间来测定脱氢酶的活力高低的原理测异养菌数,按褪色时间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标准曲线得出水中含菌数,可使培养时间缩短到几至十几小时,
(4)比浊法与比色法  根据xx生长引起菌液浑浊度或颜色变化而检测。 
(5)阻抗法  由xx生长引起培养基的化学变化,并以阻抗的变化形式测知。
(6)电位法 利用xx在培养液中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发生电极电位随时间变化来测定。
(7)发光法  ATP(三磷酸腺苷)存在于菌体内,与荧光素酶相互作用而发出生物光这一原理,制造ATP光度计检测xx总数。
(8)截留法   用涂有一种特殊着色溶液的微孔过滤膜来截留水中xx,由薄膜变色来快速检测xx数。此外,还有如JLQ-S1型半自动菌落计数器、美国Biotren三型全自动菌落计数器、全自动螺旋菌落计数器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藻类怎样监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