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编纂研究-希望书店
(图片仅供参考)

  
编    号: 323723
著 作 者: 胡大雷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    号: 9787563383221
出版日期: 2009-4-1
市 场 价: ¥56 元
书 店 价: ¥53.2 元
立即节省: ¥2.8 元
人    气: 
   
咨询电话:400-609-8115
8000/8001/8002/8004/8005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在线咨询:

/
/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六章。{dy}章叙说《文选》的编纂者问题,第二章叙说《文选》的编纂思想,第三章叙说《文选》编纂的录文及其录文方式,第四章叙说《文选》编纂的文体分类及编次,第五章叙说《文选》赋、诗编纂的以类相分,第六章叙说《文选》编纂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简介胡大雷,男,1950年出生,浙江宁海人。1982年元月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元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古籍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1991年,获原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8年,获广西自治区政府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目录绪言
{dy}章《文选》的编纂者
{dy}节萧统的文化素养与《文选》编纂
一、萧统的生平与著作
二、萧统的文化素养
第二节萧统文学集团与《文选》编纂
一、萧统文学集团
二、萧统文学集团的活动及萧统与诸学士的关系
三、兄弟之间讨论艺文及萧统的文学思想
四、史载《文选》编纂的参与者及刘孝绰
第二章《文选》的编纂思想
{dy}节“文章志”及总集、别集编纂
一、《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文章志”一类书
二、秘书监编撰“文章志”一类书
三、《后汉书·文苑传》非承绪“文章志”而来
四、“文章志”一类书的体例
五、“文章志”与总集编纂及目录编纂
六、“文章志”与别集编纂
第二节萧统的编纂思想与创作观的差异
一、萧统的创作观是否就是其编纂宗旨
二、编纂宗旨与创作观有所不同
三、萧统的编纂宗旨
第三节“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辨
第四节《文章流别集》与《文选》编纂思想比较
一、挚虞章“原出五经”
二、萧统论“随时变改”
三、“随时变改”的意义
四、对古今作品的看法
第五节《玉台新咏》与《文选》编纂思想比较
一、关于选录
二、关于编纂目的
三、关于书籍编纂的其他方面
第三章《文选》编纂的录文方式
{dy}节总集的录文方式
一、何谓“集”
二、总集录自别集与录自其他总集
第二节“剪截”史书:《文选》的录文方式之一
一、《文选》“剪截”史书的“史论”“史述赞”
二、“别裁”之法
三、把史书对作品的介绍一并“剪截”
四、为什么“剪截”对作品的介绍
五、萧统录文时有考辨或有删节拼凑
第三节从《隋书·经籍志》看《文选》的一次成型
一、《文选》与《文章流别集》的编纂目的不一样
二、《文选》之前对总集“采植孔翠,芟剪繁芜”的要求与作法
三、《文选》为一次成型的“选”
第四节《文选》未录作品考述
一、作品以撰录者时代的眼光为准
二、《文选》未录《文心雕龙》文体论所称说者
三、《文选》未录《世说新语》所称赏者
四、《文选》未录《诗品》所称赏者
五、《文选》未录的其他名作
六、《文选》不录《兰亭集序》辨
第四章《文选》编纂的文体分类及编次
{dy}节文体分类与“诗赋”、文翰、别集
一、文体分类使“诗赋”单独立类
二、别集适应“文章流派渐广”而产生
三、从“诗赋”到文翰、别集的文学史意义
四、别集、总集的以“事类”编次
第二节《文章流别》的文体分类与《文选》
一、《文章流别》的文体分类
二、《文章流别》的以“事类”相分
三、《文选》的文体分类
四、章学诚对《文选》文体分类的批评
第三节从唐代《文选》注看《文选》的文体观
一、《文选》六臣注的基本情况与其文体论
二、六臣注在与《文心雕龙》相同、相似中繁衍出新的内容
三、六臣注与《文心雕龙》的不同及补充
四、《文选钞》论《文选》的文体
第四节《文选》“文”类辨
一、“文”类不当称为“文”
二、历代著录情况
三、《文选集注》“策秀才文”
第五节《文选》赋、诗、骚的编次
第五章《文选》赋、诗编纂的以类相分
{dy}节总集、别集编纂的以类相分
一、佛典与总集编纂的以事类相分
二、别集有以事类分篇分卷者
第二节赋的以类相分与“畋猎类”
一、目录书中赋的分类
二、文论中赋的分类
三、《文选》赋的分类及“畋猎类”
四、“《长杨》《羽猎》之制”的“劝百而讽一”
五、以讲求肯定畋猎
六、“畋猎”类赋作回归自身
七、《子虚》、《上林》的相分相合
八、前辈所说《文选》赋分类不当之处
第三节诗的以类相分
一、《文选序》论诗的分类
二、《文选》诗类别的三大情况
三、《文选》诗有编纂者删节及自取题目者
四、《文选》诗题目情况¨
五、《文选》诗的分类与赋的分类比较
六、《诗经》与《文选》诗的类别
七、《楚辞》与《文选》诗的类别
八、几个数字
九、萧统诗作可入《文选》诗哪几类
十、《诗品》与《文选》诗
十一、《文心雕龙》与《文选》诗
第四节《文选》赋、诗编纂以类相分的形成与影响
一、诗的以体相分
二、诗的以类相分
三、诗以“类”相分的渊源
四、诗的以类相分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
第五节《文选》诗分类举隅之一:游览类
一、游览类诗作的题目特征与所“游”景物分类
二、游览类诗作的三种抒情模式
三、游览类诗作对山水诗形成的意义
四、游览类诗作的时代特征
五、与行旅类、公宴类及赋游览类的比较
第六节《文选》诗分类举隅之二:行旅类
一、依“行旅”立足点的分类
二、羁宦之情
三、忧世之感
四、欣喜之意——兼论与游览类诗作的关系
五、行旅类诗作对山水诗形成的意义
六、行旅类诗作显示诗人情性的主导面
七、叙写“行旅”而不入行旅类及与赋纪行类的区别
第六章《文选》编纂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dy}节《文选》赋“序”的问题
一、“序”的文体特征
二、作为作品自身部分的“序”
三、《文选》“误析”本文为赋“序”辨析
四、“序”有脱离作品而单行者
五、《文选》“剪截”史辞为赋“序”辨析
第二节《文选》诗“序”的情况
一、《文选》的诗“序”
二、李善注补充《文选》诗“序”
第三节《文选》不录“说”体辨
一、“说”为解说、论说、、叙说、诸事
二、“说”为辨说、上书
三、“说”的文体特征
四、《文选》不录“说”体辨
五、《古文辞类巷》的“书说类”
第四节《文选》录“苏李诗”辨
一、六朝及唐人视“苏李诗”为苏武李陵作
二、萧统录“苏李诗”时或有所怀疑
三、“苏李诗”出自代言体辨
第五节陶渊明诗不入“隐逸类”辨
一、萧统对陶渊明隐士身份及其作品隐逸内容的认定
二、《文选》诗“招隐”、“反招隐”类作品的隐逸品格
三、陶渊明诗作的隐逸品格
四、《艺文类聚》人部“隐逸”类诗作的隐逸品格
五、南北朝唐宋人对陶渊明诗歌类别的判定
六、总集对诗歌类别规定性的重视
七、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未被认可
附录:梁代人对萧统的评价
一、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
二、萧子范《求撰昭明太子集表》
三、萧纲《上昭明太子集别传等表》
四、萧纲《昭明太子集序》
五、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书摘插图{dy}章《文选》的编纂者
{dy}节萧统的文化素养与《文选》编纂
一、萧统的生平与著作
以下依《梁书。昭明太子传》、《南史。梁武帝诸子.昭明太子统传》,简述萧统生平与著作。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齐中兴元年(501)九月,出生于襄阳;次年,萧衍登基,国号为梁,改元天监,十一月甲子(初十),立萧统为皇太子。萧统生而聪慧,天性孝敬恭谨,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都能讽诵;天监五年(506)六月,出居东宫,天监八年(509)九月,在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便在国学行释奠礼,正式入学。
天监十四年(515)正月朔旦,梁武帝亲临太极殿给太子行加冠礼。按照旧制,太子须著远游冠、金蝉、翠矮缨,这次武帝又下诏加金博山。
……



郑重声明:资讯 【《文选》编纂研究-希望书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