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回落步入通缩时代 专家支招避免资产缩水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0%,连续第9个月走低,PPI同比下降3.3%,比上月降幅扩大2.2个百分点。此前市场预测,随着经济的继续下行及国际市场原油、粮食等价格的显著下降,今年1季度CPI或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CPI的涨幅主要在于食品价格的拉动,预计CPI将在2月持续回落,通缩态势已经形成。

通货紧缩势头明显

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8%。食品类价格上涨因素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2.8%(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3.3%),鲜菜价格上涨19.6%,粮食价格上涨3.9%,油脂价格下降13.9%,水产品价格上涨11.6%,鲜果价格下降0.4%,鲜蛋价格上涨1.3%,调味品价格上涨5.6%。

万联证券宏观策略研究员孙亘认为,1月CPI涨幅并未回落到1%以下甚至负增长,环比还出现了0.9%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春节正值消费高峰,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而非食品类价格增长为负,如果排除季节性因素,1月CPI上涨幅度并不大。而从1月PPI负增长来看,则明显存在通缩的势头。

1月份PPI同比下降3.3%,比上月降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对此表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实体经济快速下滑,国际市场原油、矿石、粮食等基础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致使我国此类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进而引起去年持续处于高位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多,并通过产业链条逐渐往中下游传导,导致主要类别产品价格全面走低;其次,去年价格高企的负滞后影响;第三,从分类上看价格仍有涨有落。

孙亘表示,受翘尾因素以及PPI向CPI传导造成非食品价格继续下降的影响,2月CPI将继续下滑,排除春节因素后,甚至出现负增长。

百姓资产价值大大缩水

民生银行分析师周洁贞告诉记者,通缩时代来临,社会商品、能源、劳务等供过于求,其价格会持续下降,企业盈利水平也处于下降通道,市民工资收入水平也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通缩意味着持有的资产实际价值在缩水,债务负担加重,因而消费者处于消极消费的状态。因此尽管通缩带来了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但由于经济不景气造成的通缩,对市民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一般来说,购买蔬菜、肉类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刚性消费需求,一般不会受到通缩的影响,而随着收入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影响到部分人对衣服、饰品、xx品等消费品的需求。

以按揭购房者为例,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行,不少购房者拥有房产的价值低于其银行按揭应负的债务,“形成负资产的主要为06年底、07年初进入楼市的一批人,因为当时楼市正处于高峰,如果房价进一步下调 ,因未来房价仍存在一定下降空间,将会有更多人的房产变为负资产,受负资产影响的主要是投资客,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面积断供,而对于自住的人来说,只要不考虑变卖房产,有能力支付月供,影响就不会很大。”华林证券分析师吴强说。

推荐阅读

[专题] 2009年一月经济数据

[市场] 1月CPI碰触通缩预警线 市场预期降息将继续

[投资] CPI一路下滑或现通缩局面 黄金仍具投资机会

[支招] 理财法则:白领退休生活如何既有闲又有钱?

郑重声明:资讯 【CPI回落步入通缩时代 专家支招避免资产缩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